采购部张经理面带微笑,脚步轻快地走到会议桌的主位旁边。他手中拿着一份光感供应商名单,仿佛这是一份珍贵的宝藏。张经理将名单轻轻放在桌上,然后熟练地操作着全息幕布,将名单上的内容投影出来。
随着名单的投影,一个清晰的交互界面出现在空中。张经理的指尖在悬浮的界面上灵活滑动,像是一位钢琴家在演奏美妙的乐曲。很快,两组关键数据展现在大家面前:“张华,低成本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第三轮样品测试结果刚刚出来,令人振奋的是,各项指标全部合格!”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接着详细介绍道:“这种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达到了惊人的 2800c,比行业标准高出整整 15%!不仅如此,它的机械强度也非常出色,通过了 10 万次星际航行振动模拟的严格测试。”
张经理稍作停顿,让大家消化一下这些数据带来的震撼。然后,他继续展示合作的细节:“这家新的供应商是我们在星际材料博览会上偶然发现的。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纳米烧结工艺,这种工艺不仅能够保证材料的质量,还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们的报价比我们原计划还要低 22%!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张经理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经过与供应商的深入沟通和协商,我们已经签订了年度采购协议。首批 500 吨原材料将在下月初运抵月球加工厂,完全能够满足动力模块首批 3000 台的量产需求。”
随后,张经理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屏幕上的画面迅速切换到了库存管理系统的界面。只见蓝色的库存周转率曲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犹如一条蜿蜒的蓝色巨龙。
张经理指着屏幕上的曲线,信心满满地说道:“大家看,深海探测设备的原材料储备非常充足。特别是钛合金外壳和高压密封组件这些核心部件,我们的库存足以满足未来四个月的生产需求。”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不仅如此,我们还对海外储备中心的调度机制进行了优化。通过这种优化,库存周转率得到了显着提升,整整提高了 20%!这意味着我们的资金占用成本直接下降了 8%。财务部门刚刚进行了详细的测算,仅仅这一项改进,每年就能为公司节省近 300 万星际币的运营成本!”
张华听着张经理的介绍,不住地点头表示认可。他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微笑着对大家说:“供应链的效率就是竞争力啊!成本控制和库存周转的双重优化,为我们后续的量产和降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话锋转向市场拓展:“对了,私人星际飞行器厂商有没有接触?我们的场能驱动动力模块下个月就要进入量产阶段,得提前对接下游客户,抢占市场先机。”
负责市场合作的王经理听到问题后,像弹簧一样从座位上弹了起来,迅速打开电脑,调出一份合作意向表。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显然对这份表格非常熟悉。
王经理指着表格上的数据,兴奋地说道:“我们已经积极主动地与三家头部厂商进行了接触,分别是星途、银河领航和星际行者。这三家公司都非常重视我们的动力模块,他们都专门派遣了技术团队来我们的实验室进行测试。经过严格的检测,他们对动力模块的能耗和推力数据都非常满意,并且都明确表示愿意先试用 50 台。”
说到这里,王经理稍微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更加激动的语气继续说道:“在这三家厂商中,‘星途’的合作意愿最为强烈。他们计划在明年 3 月举行的星际飞行器新品发布会上,独家搭载我们的 V3.0 版本动力模块!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能够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王经理的声音越来越大,他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接着,他又详细介绍了与“星途”的合作进展:“目前,我们正在就独家合作条款进行深入谈判。‘星途’提出愿意预付 30%的采购款,以换取未来半年内的优先供货权。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诚意的提议,所以我已经将初步方案发送给了法务部进行审核。”
张华听完,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鳞次栉比的科技园区建筑群,远处的研发中心顶端,“星耀科技”的发光logo在暮色中格外醒目。他望着眼前的景象,声音里带着对过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各位,回想一年前,我们还在应对欧洲的恶意诉讼,核心技术面临被质疑的危机;而现在,我们不仅实现了技术攻坚,还完成了从单一设备到‘星际+深海’的多元布局,甚至启动了上市筹备——这一年,我们用加速度走完了别人可能需要三年的路。”
他慢慢地转过身来,那深邃而锐利的目光如同一道闪电,迅速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管理者。他的眼神坚定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人们的灵魂,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下周的路演,我会亲自带队去。”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会议室里回荡着,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人们的耳膜。
接着,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给大家一些时间来消化他刚刚说的话。然后,他继续说道:“我想强调的是,这次路演对于我们星耀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为了融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借此机会向全球的投资者和行业伙伴展示我们星耀的技术实力和未来愿景。”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让人无法忽视。在场的管理者们都专注地听着,没有人敢打断他的发言。
“我们绝不是单纯为了上市圈钱而举办这次路演。”他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我们的目标是借助资本的力量,将我们的技术做得更加精湛,将我们的产品推广得更加广泛。”
说到这里,张华突然站起身来,径直走到会议室中央的全息幕布前。他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控制器,幕布上立刻显现出一幅公司的战略规划图。
这张图上,清晰地标注着“动力模块”“量子通信”“环境监测仪”三大核心业务的发展路径。张华用手指着图上的各个板块,详细地解释着每个业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上市只是我们星耀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张华的声音充满了激情,“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星耀的技术服务于更广阔的宇宙和深海。”
他的目光落在了“动力模块”这一板块上,“我们要突破动力模块的成本瓶颈,让私人星际旅行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大众消费。
量子通信要解决深海信号传输难题,让深海探测能实时传回高清数据;环境监测仪要覆盖更多星际航线,提前预警宇宙射线、磁场异常,让每一次星际出行都更安全——这才是我们作为科技企业真正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