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 第286章 向唐老爷子取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玩?”

唐老爷子挑了挑眉。

“你是说瀛洲那几个小辈?都是不太成器的,让你练练手。”

“仅仅这样?”

秦青川有些惊讶,狐疑追问。

“那他们说什么买票上船,什么打擂台,又是怎么回事?”

唐老爷子语气很是随意,漫不经心道。

“这话说的,下馆子吃饭还要掏钱呢,他们想上桌,总不能啥也不出吧?

至于打擂台,近几年兴起的说法,大院子弟给自己脸上贴金,其实就是磨炼,如果处级兜不住,未来走不远。

各家各户需要主心骨,不过是筛选罢了,如果全都筛下去,尽早找个大树好乘凉。”

秦青川似有所悟,仍有不解。

“亏我还热血沸腾,以为您和苏老有啥谋划呢,临回来前,还给他们几个挖了坑。”

闻听此言,唐老爷子顿时来了兴趣,努了努下巴。

“反正闲得没事,讲讲。”

秦青川稍稍梳理后,娓娓道来。

“起初,赵崇光和杨泽宇莫名互掐,陈德虎向李淑琴献殷勤......后来,铝厂搬迁,我让宋廉明用粉丝厂去试探,杨泽宇掉转枪头......再然后,我装腔作势,吓唬杨泽宇,鼓动他和赵崇光去对付陈德虎......”

耐心听完,唐老爷子放声大笑。

“哈哈哈,好小子,不成器那也是后辈,真要是陈家小子煽动群众,拿而不引,陈老头势必要出血喽。”

说着,满眼欣慰,灼灼而望。

“不错,什么也不知道,还能帮上忙,最主要没粘上泥。”

秦青川微微带笑,谦虚道。

“您可别夸,他们上任后,骨子里的不屑,真有几瞬间,让我还犯嘀咕呢。”

说完,笑着请教。

“您老受受累,给讲讲这几家的情况。”

唐老爷子倒也没藏着掖着。

“裁军如火如荼,老陈马上退休,陈家青黄不接,子辈在厅级晃荡,孙辈也不成才,陈德虎算是矮个子里拔高个。

你说他惦记李家小丫头,可能性极大,目光放得远,计划也有可取之处,唯独具体实施,有些剑走偏锋。

李家掌握宣传口,如果能得到陈家相助,横插一脚卫戍,未来的路将会更宽,所有,李家长辈大概有心思,小丫头嘛,不好说。

赵家工业,杨家石油,两家多年来,过于专精一道,想要均衡发展,安排后辈试试水,倒也能理解。

还有......”

说得蛮详细,秦青川耐心听完,有收获但不多,了解是一方面,理解是另一方面。

“那爷爷,他们几家到瀛洲蹭吃蹭喝,咱们得到了什么?”

“市委副书记,保市长,保书记。”

唐老爷子轻飘飘一声,陡然话锋一转。

“这些弯弯绕绕,你慢慢消化,眼下都是小打小闹,等你迈过厅级才是该考虑的时候。”

“明白。”

......

之后,爷孙二人摆上棋盘,边玩边聊,杀得有来有回。

没辙啊,老爷子不讲武德,前脚悔棋,后脚摁住棋子,让换个招。

正玩得起劲,一道声音打门外远远传来。

“老爷子,我又来看您了。”

声音太熟悉,当初可没少蹬自行车,兼职司机,秦青川起身去迎,果然是齐振谋。

“齐叔,快请进。”

齐振谋一怔,很是惊讶。

“嘿,三儿,你也在,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晚半夜刚回来。”

......

齐振谋属于草根,当初听从秦青川的建议,死皮赖脸,搭上张秉渊,又推荐唐敬贤,自此有了主心骨。

从镇长,到镇委书记,再到区常委,张秉渊南下荆楚前,又特意推了一把,调到东区,现在是常委副区长,主管经济。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不管有没有别的想法,唐敬贤不在,唐老爷子回来,没事就来陪着说说话,帮着尽尽孝,顺便也请教请教......

秦青川重新沏了壶茶,三人抽烟,闲聊。

约莫十来分钟,唐老爷子笑着主动提及。

“小齐,最近工作还好吧?”

齐振谋也没客气。

“不瞒您说,还是老样子,经济在涨,只能算是在预期内,没什么亮点。”

唐老爷子眼珠突然来回乱动。

“你啊,咱家有经济高材生,你咋不拉着探讨探讨呢?”

齐振谋顺着目光,看向秦青川,眸中泛光。

“对啊,三儿,东区经济按部就班,你有没有好点子?”

秦青川无语又无奈。

“爷爷,齐叔,我又不瞎,您二位就算使眼色,能不能稍微避着点,或者隐晦点?”

唐老爷子眉毛一抖,微微拔高声音。

“咋啦,年纪大了,逗个闷子也不行?”

“行行行,您老只要开心,想怎么逗就怎么逗。”

面对越发像是老顽童的唐老爷子,秦青川只能举手投降。

齐振谋不禁一乐。

“羡慕啊,我家那小子见了我,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一点都不大气。”

说完,看向秦青川。

“三儿,说说呗,如今商场商厦,外资投资,都是市里在规划,便民市场,小商小贩,哪怕再使劲,提升也不高,你说说,还能从哪方面入手?”

秦青川快速翻阅记忆,想起前世出差,听到的消息。

改开之后三四十年,京城经济井喷,有三大助力:私企,外商,驻京办。

前两个自不用多说,驻京办可有说法。

各省各市各县,为了要项目要资金,数千家齐聚进城,衍生出‘跑部钱进’现象。

迎来送往花费可不低,绝大部分全靠‘家里’支援。

最后,也不知道是谁,竟然突发奇想,萌生边‘打工’边工作,经商活动,越做越大。

“齐叔,让驻京办发发力,绝对不次于私企,甚至外商。”

“驻京办?”

齐振谋蹙眉反问,“让他们做什么?”

旁边,唐老爷子也侧目望去。

秦青川笑着解释。

“驻京办为了完成工作,势必要进行招待,他们花费可不低,全靠各地支援,容易给下面造成负担,倒不如让他们自给自足,比如开个特色饭店,特产转卖,甚至酒店啥的......”

齐振谋越听,眼珠瞪得越大,最后狠狠一握拳。

“好主意,三儿,你绝对是天才,这种办法都能想到。”

拾人牙慧,秦青川也不揽功。

“您老也甭夸,现在没人注意,等到各个办事处资金紧张,总有人能想到,我也是在瀛洲,有人建议弄个办事处,闲的没事瞎捉摸。”

唐老爷子沉吟片刻,温声提醒。

“办法不错,却容易滋生腐败,小齐,你最好整理成计划书,上报区委,甚至市委,既是分功也是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