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代富的目光越过人群,最后落到张代国和张代强的身上,见两人全须全尾还冲他点了头,他才终于放下心来。

一看这些领导就是大哥、四弟用非正常的手段给强行拉来的。

这活儿交给两个魁梧的兄弟算是交对人了!

“没有没有,这哪能呢?”

一直装死的杨老大见孙厂长过来,终是装不下去了,忙起身让座。

“孙厂长,瞧您说的,我们家真真是老二唯一的孩子,怎么能说是人家的孩子呢?”

杨大嫂也忙着赔笑脸,还想要老生常谈的提一提儿女孝顺父母天经地义那一套。

“你们杨家的事当谁不知道呢!说吧,老太太没了,杨老二将来谁照顾?你们家是怎么安排的?”

比起脸上还带着酒气的孙厂长,街道的李主任耐心更是欠奉。

难得过年她女儿女婿回来,她刚在家里正做着饭呢,就被一愣头青给强拉硬拽过来了。

说是不管就会闹出人命来,这结果她哪里承受得了啊?

一听又是杨家的那些糟心事,她只想快刀斩乱麻,解决好了好回家做饭去。

她就不明白了,上回杨老二闹离婚的事闹得那么难看,他们都不长记性的吗?

虽然人家是乡下人,可处理起问题来却有条理有章程,上回家都被砸没了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这次还敢算计人!

“对,你们怎么安排。我才听孩子舅舅说了,你们想让孩子退学回来照顾人家不愿意,这肯定不行。”

孙厂长也不甘人后的开口。

杨家是纺织厂的职工,住的是纺织厂的家属院。

发生了什么纠纷就应该内部解决。

上回他们家的离婚案,闹到街道吵得沸沸扬扬的,连带着他都被笑话了好几次。

想不到这才过去多久,又闹起来了!

还又叫来了街道的李主任,尽给他添乱!

他看向身后身材魁梧,生怕他转身跑了的张代国,目光是幽怨的。

这家人办事,怎么就这么喜欢大张旗鼓呢?

偏他有苦说不出,人家这办事流程除了让他有些丢脸,其他没问题。

所以他跟李主任的想法一致,跟这样的人家打交道,能别扯皮就尽量别扯皮。

“主任,厂长,不是我跟我媳妇推卸责任,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一直没有出声的杨老三这时才站起身,幽幽地叹息一声。

“两位是知道我家情况的,我家住房紧张,我就是倒插门出去的,现在跟媳妇儿都是住在她娘家,哪里照顾得了二哥?”

杨大嫂刚想撇清关系,可话还没出口就被老三给堵住了,顿时胸口被气得一噎。

她就说出谋划策的时候就数老三跳得最欢,真见了人为啥一声不吭了呢。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老三,你这话说得就丧良心啊!”

“啥叫你是倒插门出去的?当初为了给你成家,家里花费还不多吗?二老全都补贴你不算,连老二的补偿金都贴给你不少了!”

“花了老二的钱,不应该你们夫妻照顾吗?”

杨大嫂算是看明白了,既然杨真真指望不上,那她就只能把杨老二这个烫手的山芋踢出去,踢到杨老三的手里。

“大嫂你这话我可不爱听啊,我们结婚啥时候用二哥的钱了?虽然老三不是倒插门,但我们常年住在娘家是不是实事?不跟倒插门差不多?”

老三和他媳妇气得要死。

明明商量好的,只管一个劲儿的把老二往他女儿那里推就是了,偏大嫂的嘴巴就是个漏斗。

怎么啥都往外说啊!

用了杨老二的钱这话是能说的吗?

老三媳妇可不像没口没嘴的张秋芳,杨老太在世时对她都退避三舍的主,哪里会让杨大嫂占了上风。

当即就谁用了钱的问题,开始狗咬狗。

可两个妇人说来说去,都是踢皮球的车咕噜话,没有一点营养。

孙厂长和李主任听着都头痛。

老大一家分房子住出去了,肯定不愿意照顾杨老头和杨老二那个瘫子。

老三一家都不想住回来,明显没戏。

剩下这一老一残的爷俩,生活还真的成了问题。

不过别人家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得等出殡出后,只有杨家,老娘的尸骨都未寒呢,一家子就在这里吵上了。

孙厂长和李主任全都看得心底一片冰凉。

这家人太没人情味儿了,不管那爷俩判给谁家照顾,又或者一家一家轮流,将来都少不了麻烦他们的时候。

两人对视一眼,趁着那两兄弟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心照不宣的凑到一块儿商量。

不一会儿两人齐齐找上张家兄弟。

“其实这事也好办。”

“杨老二以前是厂里的职工,虽然他没法上班了,但每月厂里都会给他发一笔残疾人补助金,杨真真是他的女儿,往后这笔钱全发放给杨真真,就由她照顾自己的爷爷和父亲,你们看怎么样?”

继孙厂长之后,李主任也表了态,“杨真真情况特殊,家里又的确有困难,我们街道也会向上申请,尽快帮她解决户口问题。”

“有了收入还有了粮本,杨真真的生活问题得到解决,你愿意回家来照顾爷爷和父亲吗?”

张家兄弟一听这个条件,当即也愣住了。

这时候的城乡户口,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光李主任这个帮忙解决户口的条件,就足够让人眼红了。

但兄弟三人都没出声,齐齐把目光转向杨真真。

杨真真也是一愣。

她出生这些年,一直就因为没有城市户口,没有粮本买不到指标粮成了家里的原罪。

曾经她做梦就想自己能上杨家的户口本,这样或许她跟妈妈就会少挨一些打骂,也能吃饱一点点。

可这个愿望,现在就这么毫无征兆的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条件就是需要照顾爷爷和爸爸。

只要答应回来,她就有了口粮,还能拿到补助款。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厂长、主任,照顾老二就能解决户口拿补助?”

杨真真还没表态,原本吵架吵得不可开交的杨大嫂和老三媳妇竟然齐齐住了嘴,一脸惊讶的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