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号那一天,是所有参加春晚节目的最后一次审查。
而这一回,则是需要王多余整体的装扮起来。
把自己装扮的美美哒,这一点王多余自己就可以做到,但是演唱京剧的戏服,却有一些不太好淘换了。
原来他也想着自己在市面上随便买一套,看了一圈下来以后,这些衣服太过于简陋了,想要重新定制一套,时间明显是不够用了。
于是他就想到了,在第五届cctV― mtV上为他化妆的那位老李头。
王多余拨通了老李头的电话,接电话的却不是本人,对方说李老师正在台上表演,一会才可以回电。
王多余暗自揣测:这老李头不会大冷天在什刹海或者北海公园唱戏吧。
七八分钟后,老李头回电了。原来京剧票友们正在老舍茶馆聚会。
老李头兴奋地邀王多余过去,不过活动快结束了;若不急,下午去湖广会馆,那儿有京剧票友活动。
借服装的事不好在电话里说,王多余便决定立刻前往。
等他坐车赶到老舍茶馆,活动已近尾声。
原来是两位新加坡的京剧票友回国探亲组织了这场活动。
老李头正想尽地主之谊安排吃饭,被王多余拦下。
王多余诚恳地说:“李老师,上次您给我化妆我还没感谢您。”
“接下来还有事麻烦您,这次吃饭就让我安排,顺便和票友们认识认识。”老李头听他这么说,便不再推辞。
接着,老李头拉着王多余来到小舞台,非要他露一手。
王多余没有推辞,近一个多月来,每晚在睡梦空间里,他已练熟了几个曲目。
他告诉伴奏师傅,要唱一段《穆桂英挂帅》。
只见王多余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上舞台中央,双脚稳稳站立,双手自然下垂,眼神瞬间变得坚定而明亮,仿佛一下子化身为穆桂英,浑身散发着女英雄的豪迈气概。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视全场,那眼神中既有对京剧舞台的敬畏,又有自信满满的从容。
随着伴奏声起,王多余轻轻张开嘴,宽厚嘹亮的嗓音如同洪钟般响起:“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
他的声音清脆明快,在茶馆的小舞台上回荡,仿佛真的将众人带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
唱到“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时,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像是被穆桂英的壮志所点燃,整个人的气势陡然提升。
在演唱过程中,他巧妙地运用了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当唱到高音部分时,他的真声饱满有力,穿透性极强,让人为之振奋。
而在一些婉转的曲调中,他又灵活地切换到假声,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细腻地表现出穆桂英内心的情感变化。
他的面部表情也随着唱词和曲调不断变化。
唱到穆桂英回忆往事时,他微微皱眉,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慨;而当唱到出征的豪情时,他扬起下巴,嘴角微微上扬,展现出无畏的勇气。
他的双手随着节奏轻轻舞动,仿佛手中真的握着兵器,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台下的票友们都被王多余的演唱吸引住了,有的微微闭上眼睛,沉浸在他的歌声中。
有的则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脸上露出惊叹的神情。随着他的演唱,大家的情绪也被带动起来,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充满激情和热血的时代。
一曲唱罢,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大家纷纷站起身来,为王多余的精彩表演喝彩。
王多余微微鞠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时,排骨回来告知饭店已安排好。
王多余招呼众人去饭店,还笑着说:“下午还有时间,想听的话咱们下午继续。”
吃饭时,王多余说出自己入选春晚,需要借套京剧戏服。
老李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还笑嘻嘻地说:“你只要下午给大家唱一个全本的《穆桂英挂帅》,你上春晚的服装我来操办,再给你找个专业化妆师陪你去。”
王多余欣然点头,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借到戏服的机会,更是一次在京剧舞台上证明自己的挑战。
吃过饭的众人,稍作休息以后,全都来到了湖广会馆。
只见湖广会馆内雕梁画栋间浮动着丝竹余韵,当几位身着墨绿团花长袍的专业京剧演员踏入后台时,空气里悄然漫开一丝微妙的紧张。
他们目光扫过正对着戏服发怔的王多余,绣着金线的蟒袍在他臂弯里垂落,蟒纹的鳞片仿佛都透着疑惑。
老李头和好友张老师默契地交换眼神,三两下便将繁复的戏服披挂妥当。
凤冠上的珍珠流苏轻晃,将王多余衬得英气逼人。
当他缓步踱至台前,报出要唱《穆桂英挂帅》全本时,台下顿时响起细碎的私语声。
专业演员们眉间的褶皱更深了——这出戏需要深厚功底,岂是半路出家之人能轻易驾驭?
锣鼓声骤然响起,仿佛惊蛰的春雷。
王多余启嗓的刹那,满堂皆静。“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那声线如出鞘的青锋,既有大青衣的婉转,又裹挟着沙场点兵的豪迈。
水袖翻飞间,他仿佛真成了五十三岁重披战袍的穆桂英,眉眼间的威严与柔情交织。
唱到“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时,尾音高高扬起,穿透雕花窗棂,惊得梁间燕雀扑棱棱飞起。
专业演员们攥着折扇的手渐渐收紧,眼底的轻视化作了惊愕。
新加坡票友举着照相机的手微微颤抖,镜头里王多余的身影与戏台上的光影融为一体,声浪裹挟着千年的家国情怀,在会馆内激荡回响。
余韵未散,众人便起哄着让他演唱春晚曲目。
王多余坐到电子琴前,指尖轻触琴键,舒缓的旋律流淌而出。
“花开又花谢 花漫天
是你忽隐又忽现
朝朝又暮暮 朝暮间
却难勾勒你的脸
我轻叹浮生 叹红颜
来来去去多少年
半生的遗憾 谁来写
唯有过客留人间……”。
当京剧唱腔与流行旋律碰撞,刚柔并济的嗓音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全新的听觉世界。
那几位专业演员们起初蹙着眉,可随着旋律推进,他们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轻点起脚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