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地球不屈:混沌秩序 > 第472章 欧洲之旅(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告别了马修这位年轻的退役军人,哈依姆在巴黎这座充满艺术气息与科技魅力的城市,又待了一段时间。短暂的驻足,让他得以消化之前在北美的所见所闻,并为接下来的旅程做准备。

随后,他重新踏上征途,继续向东进发,搭乘新欧盟内部高速磁悬浮列车,抵达了新欧盟的另一个核心重镇——柏林。这座曾经被铁幕一分为二的城市,如今已成为“抵抗派”在欧洲大陆的权力与科技中心,其内部涌动着对未来秩序的探索。

在柏林短暂休整后,哈依姆一路辗转,他的足迹好似无声的画笔,勾勒着欧洲大陆的复杂版图。他走访了历史悠久的波兰,穿梭于捷克那充满波西米亚风情的古老街道,又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麓感受那份宁静与壮丽。

接着,他的旅程将他带到了“主动派”势力牢牢掌控下的意大利与巴尔干半岛国家,那是一片被强硬意识形态所塑造的土地。

他沿着意大利那古老而多情的海岸线一路前行,一方面感受着这个欧洲古老国家的独特浪漫与深厚文化底蕴,那份历史的沉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另一方面,他却又不可避免地,亲眼见识到了“主动派”铁腕统治下的黑暗与残酷,光明与阴影的对比,令人心生寒意。

在那不勒斯那充满活力的港口里,空气中弥漫着海风、鱼腥味以及某种不易察觉的腐朽气息。乔装打扮的哈依姆,凭借他那份作为资深情报贩子的伪装技巧,成功混进了某承包商的货运队伍,他的目光犹如扫描仪般,细致地观察着码头上的每一个细节。

在混乱而繁忙的货物装卸中,他暗中窥探到了无数桩黑暗而血腥的人口交易。那些被改装过的货柜,并非是运载合法的商品,一些货柜,他曾短暂清晰地看到,里面装的都是瘦弱的女人与孩童,他们眼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还有一些,则是青壮年的男人,他们被剥夺了自由,只被保留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仿佛牲畜般被囚禁。随后,这些“特殊货物”将被转运至内陆或是其他更遥远的地方,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像这样的货柜,多如牛毛,如同死神的棺椁,遍布了那不勒斯港口半座码头。哈依姆只能无奈地看着,无力感让他感到心头沉重。老实说,对于这样大规模、系统化的人口贩卖情况,他早已司空见惯,内心深处虽然悲愤,却也麻木。

早在十年前,他还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当情报贩子,游走于战火与阴影之间时,他就已经见识过太多太多这样毫无人性的事情了,那份罪恶,从未在这片土地上绝迹。

这些货柜里的人口是从何而来的?哈依姆也只能通过货船船身那模糊不清的名字与舷号,以及船体上那些独特的涂装,猜测它们的归属地和来源。一些货船来自其他地中海国家,如利比亚、突尼斯,它们是战乱与贫困的受害者;一些则来自遥远的非洲,甚至是美洲的港口,其船身印有*“主动派”旗下公司的标志,可见其人口贩卖的业务范围,已经几乎遍及全球每一个角落,形成了一个庞大而隐秘的黑色产业链。

没有人知道这些被贩卖的人的下场会是如何,他们的未来好似被抽走了所有色彩的空白。也许他们会成为无偿劳动的奴隶,在“主动派”的秘密矿场或工厂中被榨干最后一丝价值;也许会被拐卖到偏远地区,沦为廉价的劳动力;也有可能是被抓去摘取器官,成为那些富人延续生命的“血库”,谁也说不准,这里面的黑暗,深不见底。

离开了那不勒斯后,哈依姆没有多做停留。他直接乘船,穿越爱琴海,踏上了希腊的土地。他接下来的旅途,将会遍历数个“主动派”势力牢牢掌控下的巴尔干半岛国家。

因此,除了必要的外出调查与实地走访,他都尽量不让自己抛头露面,那份谨慎,是他在灰色地带生存多年的经验。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低调是他的伪装。要知道,“主动派”与“出走派”在眼下国际社会中,仍处于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抗争之中,双方视对方为死敌,冲突不断。

像他这样独自一人,且身份敏感地深入敌方腹地的行为,若是被抓住,极有可能会被当做“出走派”**的间谍与特务,遭到最严厉的严肃处理,甚至可能被秘密处决。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让自己的行踪被记录在案,哈依姆选择避开那些需要登记身份资料、留下数字足迹的公共交通工具,如高速列车或民航。他转而搭乘各种便车,依靠现金交易,一路向北,穿越了保加利亚那片充满历史感的土地,又经过了罗马尼亚的喀尔巴阡山脉。

在收集了足够的情报后,他选择重新向西,暂时进入匈牙利境内以休整一段时间,为接下来的旅程做准备。虽然这个国家仍旧保留着自己的国名,但在实际上,它已经是属于“新欧盟”的一份子,一个正在逐步融入新欧盟体系的准加盟国了。

因此,哈依姆在进入匈牙利后,也就不必再需要为自己那份敏感身份可能带来的人身安全所担忧,短暂的安全感让他得以片刻小憩,放松紧绷的神经。

而他接下来在欧洲的终点站,那份旅程中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将会是一段迄今为止最神秘、最难以预测的旅程——前往莫斯科,“欧亚联邦”的权力核心。

而在此之前,他首先需要穿过广袤而充满历史伤痕的乌克兰平原,利沃夫,这座位于欧亚联邦最西部的古老城市,便是他的下一站。

虽说那场惨烈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许多年,但当哈依姆踏上了这片斯拉夫民族的土地时,他仍旧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战争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那份挥之不去的阴霾——被摧毁的村庄,残破的城市,以及人民眼中那份深沉的悲伤。

现在世人所称的“欧亚联邦”,这个庞大的政治实体,采取了针对外国公民非常严格的出入境管理政策,其边境犹如铁幕般森严。不同于其他国家地区,或多或少都有各大“反外星同盟”或“亲外星势力”的势力分支,在“欧亚联邦”,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无论是‘抵抗派’、‘主动派’、‘服从派’还是‘求安派’**,能在这里有所建树,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

无论是亲外星的“服从派”、“求安派”,亦或是反外星的“学院派”与“出走派”,都无法在这里制造有份量的影响力,更别提像其他国家那样,拥有该国的某个控制点或秘密基地。

原因无二,整个“欧亚联邦”都处于“全国人民委员会”的铁腕控制之下,那是一个高度集权、高效运转的政治机器。其下辖的“俄联邦安全局”(FSb),则如同无形之手,负责监视全国上下的一举一动,其情报网络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任何来自境外的非法活动、渗透企图,或是间谍活动,都无所遁形,将在其严密的监控下被彻底粉碎,那份森严与效率,令人望而生畏。哈依姆知道,进入“欧亚联邦”,将是他此行最敏感、也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