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691章 伤兵抚恤,仁心收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1章 伤兵抚恤,仁心收揽

新立的医署虽然简陋,却是我此刻最为关注的地方之一。

每日处理完繁杂的政务,我总会抽出时间,亲自前往查看。

这里比起最初仓促搭建时,已经有了规矩,空气流通和基本清洁都好了不少,

可见徐庶这段时日确实下了功夫,而那位张家小娘子最初提出的那些条理分明的章程,

也正在被这些郎中和学徒们磕磕绊绊地实践着。

这里不仅收治着在平定阎圃叛乱中受伤的将士,也暂时安置着部分伤势较重的俘虏。

空气中弥漫着草药和淡淡血腥味混合的气息,

不再是之前那种令人作呕的腐败味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秩序感,

尽管这秩序是建立在痛苦和呻吟之上的。

今天,孙尚香也陪我一同前来。

自从上次刺杀事件后,她对我安全的警惕性提高了不止一个等级,几乎是寸步不离。

我理解她的担忧,也乐得有她陪伴,

只是看着她一身劲装,英气勃勃地走在伤兵营里,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平日里爽朗的笑容收敛了许多,眼神里带着一丝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拘谨。

她习惯了沙场冲杀,对于这种充满了呻吟、伤痛和药味的场面,显然还不太适应。

我们首先来到安置己方伤兵的区域。

这里的条件相对好一些,至少有干净的床铺(其实就是草席加厚了一些)和稍微充足一些的汤药。

医署的郎中和学徒们正忙碌地穿梭其间,按照我传授并由张家小娘子细化的一些急救和护理方法的方法,

用煮沸冷却的盐水清洗伤口,更换干净的麻布。

虽然他们的动作还略显生涩,但那种认真和专注,让人看到了希望。

我走到一个断了胳膊的年轻士兵床前,他是在冲击阎圃府邸时被滚木砸伤的。

看到我,他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被我按住了。

“躺好,安心养伤。”

我温和地说道,检查了一下他伤处的包扎情况,虽然依旧简陋,但至少保持了清洁干燥。

“感觉如何?药还够用吗?”

士兵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带着哽咽:

“谢府君挂怀!小人……小人好多了!

医署的先生们尽心尽力,药也按时给。

府君还给……给我们发了抚恤金,还有……还有田契!”

他说到最后,声音都有些颤抖。

军功授田的政策,我已经开始逐步兑现。

对于在此次平叛中受伤的将士,

除了医药费全免,我还根据功劳大小和伤残等级,发放了不同数额的抚恤金,

并且优先分配了丈量好的田地。

那些不幸牺牲的将士,他们的家人更是得到了加倍的抚恤和田产,并承诺其子嗣若有从军之意,优先录用。

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收买军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但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手段,更是我推行新政的核心理念

——让付出者得到回报,让流血牺牲者及其家人得到保障。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凝聚军心,让士兵们心甘情愿地为我效死命。

“这是你们应得的。”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们为了守护汉中,为了新政流血负伤,我陆昭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功之士。

好好养伤,等你伤好了,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你去驰骋!”

士兵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用力地点头:“小人定为府君效死!”

周围的伤兵们也都听到了我们的对话,纷纷用充满感激和信赖的目光望着我。

那一刻,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名为“忠诚”的东西,正在这些饱经战火的士兵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孙尚香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她的眼神有些复杂,似乎被眼前的情景所触动。

她出身高贵,或许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底层士兵的伤痛与渴望。

我能看到她紧握的拳头微微松开,平日里带着几分骄傲的神情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我走到另一位重伤的百夫长身边,他腹部中了一刀,虽然捡回一条命,但伤势很重,脸色苍白如纸。

我俯下身,仔细询问了他的情况,并嘱咐医署的负责人务必用最好的药材。

“多谢府君……”百夫长虚弱地说道,“属下……属下无能……”

“说什么傻话。”

我打断他,

“你作战英勇,我都看在眼里。

安心养伤,你的功劳,我记着。”

就在这时,孙尚香忽然走上前来,

她从腰间解下一个小巧精致的锦囊,递到百夫长面前,声音清脆却带着一丝少有的温柔:

“这是我从江东带来的伤药,或许对你的伤势有些用处。”

百夫长愣住了,周围的士兵也都愣住了。

他们显然没想到,这位传说中如同烈火般骄傲的江东郡主,竟然会主动关心一个普通的伤兵。

孙尚香似乎有些不习惯被这么多人注视,脸颊微微泛红,但还是坚持着将锦囊塞到百夫长手中:

“拿着吧,好好养伤,以后……以后还要跟着府君建功立业呢。”

百夫长激动得热泪盈眶,挣扎着想要道谢,却被孙尚香轻轻按住:

“别动,牵动伤口就不好了。”

我心中暗暗点头。

孙尚香这一举动,胜过我说千言万语。

她或许不擅长言辞安抚,但这种真诚的关怀,尤其是出自她这样身份尊贵、英武不凡的女子之手,

更能打动这些铁血汉子的心。

我看到她眼神中的那份关切并非伪装,而是发自内心的。

或许是连日的相处,或许是这伤兵营的氛围感染了她,她正在逐渐褪去郡主的矜贵,展现出属于“战友”的温情。

(哼,算你还有点良心,知道爱惜这些为你卖命的士卒!

看你这般……这般笼络人心的模样,倒也……有几分道理。

本郡主带来的药,自然是极好的,给他们用了,也能让他们更快好起来为你效力!

对,就是这样!——尚香内心oS)

离开己方伤兵区,我们来到了安置俘虏伤兵的地方。

这里的条件自然差了很多,但基本的治疗还是有的。

按照我的命令,对于那些愿意宣誓效忠、彻底与阎圃等叛逆划清界限的俘虏,

可以获得与我方士兵同等的治疗待遇;

对于那些顽固不化或者罪行较重的,则只是维持基本生存,待伤势稍有好转后另行处置。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资源本就紧张,还要分出一部分给曾经的敌人,必然会引起一些部下的不解甚至反对。

但我考虑得更长远。

汉中刚刚经历内乱,人口损失不小,这些俘虏,尤其是那些被裹挟的普通士兵,是潜在的人力资源。

用仁政治疗争取一部分,用铁腕震慑另一部分,

恩威并施,才能最大限度地瓦解残余的敌对势力,补充我方的力量。

徐庶将我的意图贯彻得很到位。

他派人反复向俘虏宣讲政策,

告知他们府君并非嗜杀之人,只要迷途知返,就有获得新生、甚至在新政下获得土地和前程的机会。

我们走过俘虏区时,看到的情景便复杂了许多。

有些俘虏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有些则带着麻木和茫然,

但也有一部分,眼神中流露出犹豫和挣扎,甚至是一丝希冀。

一个年轻的俘虏看到我,忽然挣扎着跪倒在地,连连叩头:

“府君饶命!府君饶命!

小人是被阎圃老贼逼迫的!

小人愿降!愿为府君效犬马之劳!”

他身边的几个俘虏也跟着跪下求饶。

我没有立刻表态,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

“空口白话,谁都会说。

你们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证明了你们的选择。

现在想要归顺,拿什么来证明你们的诚意?”

徐庶适时地上前一步,对那几个俘虏说道:

“府君仁德,给你们机会。

但机会不是凭空得来的。

你们若真心归降,便需坦白交代所知阎圃余孽的线索,并在此安心养伤,待伤愈后,编入辅兵营,以观后效。

若再有反复,定斩不饶!”

那几个俘虏闻言,如蒙大赦,连连点头称是。

当然,也有一些顽固分子,或是阎圃的心腹死党,他们躺在地上,用怨毒的目光看着我,嘴里或许还低声咒骂着。

对于这些人,我没有丝毫怜悯。

等待他们的,将是律法的严惩。

离开医署时,天色已近黄昏。

夕阳的余晖洒在南郑城残破的城墙上,也照亮了孙尚香略显疲惫却又带着几分满足的脸庞。

“没想到,治理地方,比沙场厮杀还要累人。”她轻轻吁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是啊,”我点头道,

“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

尤其是要推行新政,打破旧的藩篱,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军心,是这一切的根基。

只有让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并且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希望,这支军队,才能真正成为我的铁拳,无坚不摧。”

我看着她,眼神诚恳:“今日,多谢你,尚香。你的举动,比我做任何事都更能温暖将士们的心。”

孙尚香的脸颊又是一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别过头,嘟囔道:

“我……我只是看他们怪可怜的。

再说了,他们也是为了保护你才受的伤……”

看着她难得一见的娇羞模样,我心中不禁莞尔。

这位英姿飒爽的江东郡主,正在以她自己的方式,融入这个团队,理解我的事业,并贡献着她独特的力量。

(哼,算你识相!知道本郡主的好意!

我……我当然是心疼这些忠勇的将士……

他们为你流血,我自然要关心!

……再说,看到你这般……重视他们,

我……我也不能落后了,得让他们知道,我孙尚香也不是只会舞刀弄枪!

——尚香内心oS微调版)

我知道,收揽军心的道路还很长,但今天,无疑是迈出了坚实而温暖的一步。

有了这支逐渐凝聚起来的忠勇之师,我才有底气,去面对汉中更加复杂的局面,去推行更加彻底的改革。

仁心与铁腕,缺一不可。

而此刻,我更愿意让仁德的光芒,暂时驱散一些战争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