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805章 一席之邀,故人之情(徐庶视角续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5章 一席之邀,故人之情(徐庶视角续二)

府衙正堂内的欢庆气氛,在盟约签订后达到了顶峰。

刘备拉着我的手,言辞恳切,情真意切地述说着两家联合之后的美好前景,展望着北伐曹贼、兴复汉室的宏图伟业。

他的话语极具感染力,让周围的蜀中官员无不热血沸腾,纷纷附和。

关羽依旧惜字如金,只是对我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这份盟约。

而张飞则豪爽地拍着我的肩膀,大声嚷嚷着回头定要与我痛饮三百杯,不醉不归。

我周旋于众人之间,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心中却始终保持着一丝清明。

我明白,这场盛大的欢迎与庆贺,既是出于刘备的真情流露,也是一种政治姿态。

它在向我,向我背后的主公,展示着西川的诚意与热情。

然而,我的余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一个人——诸葛孔明。

自盟约签订之后,他便悄然后退,脱离了这片欢庆的中心。

他安静地站在一根廊柱旁,手持羽扇,轻轻摇动,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看客,在欣赏着眼前这出由他亲手导演的戏剧。

他的目光时不时地与我交汇,那眼神平静如水,却又深不见底,仿佛在说:

元直,公事已毕,你我之间的帐,才刚刚开始。

终于,酒过三巡,宴席暂告一段落。

刘备以我远来劳顿为由,命人带我去驿馆歇息,并约定晚间再设家宴,为我接风洗尘。

众人纷纷散去,我正欲躬身告辞,一个清朗的声音却在身后响起。

“元直兄,请留步。”

我心中一动,回过身来,果然看到孔明正缓步向我走来。

周围原本准备离去的蜀中官员,见状纷纷停下脚步,目光在我们二人之间游移,带着几分探究与好奇。

毕竟,一个是汉中来使,一个是西川军师,两人都是荆襄名士圈中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们私下的会面,无疑充满了让人遐想的空间。

孔明走到我面前,对周围的官员们微微一笑,道:

“亮与元直兄乃是旧识,多年未见,想请元直兄小坐片刻,叙叙旧情,诸位请自便。”

他的话语轻描淡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份量。

官员们闻言,纷纷躬身行礼,然后识趣地快步离去,不敢在此多做停留。

转眼间,原本热闹的廊下,便只剩下我和他二人,以及远处值守的卫士。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在青石板铺就的走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只剩下微风拂过庭院树叶的沙沙声。

“元直兄,远来辛苦。”孔明再次开口,声音里褪去了方才在堂上的公事公办,多了一丝属于故人间的温和。

“为天下大义,不敢言苦。”

我依旧是那套官方说辞,目光却紧紧地盯着他,等待着他的下文。

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哑然失笑,轻轻摇了摇羽扇,道:

“元直兄还是这般谨慎。也罢,公事已了,你我之间,何必再说这些场面话。”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的天空,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之色,轻声叹道:

“想当年,你我与石韬、孟建等人,常于隆中高卧,纵论天下。

那时节,何等快意。

一晃经年,物是人非,如今你我各为其主,再见之时,竟已是在这庙堂之上,言语之间,皆是国之大事,再无半分昔日闲情。”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柄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我的心上。

隆中!

他提到了隆中!

那是我与他,以及所有荆襄名士共同的记忆。

那里有我们的青春,有我们的理想,有我们未经世事打磨的激昂与纯粹。

那段时光,是我记忆中最宝贵的一部分,也是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他避开了更早的“水镜山庄”,因为那里有更复杂的师门情谊,也避开了后来的“新野相逢”,因为那里牵扯到主公与刘备的恩怨。

他单单只提“隆中”,这个最纯粹、最只属于我们这群“友人”的地方。

这一刻,我心中所有的防备,所有的警惕,都因为“隆中”这两个字,而出现了一丝裂痕。

我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份不似作伪的追忆与感慨,沉默了片刻,终于也卸下了那副使节的面具,叹息道:

“是啊,孔明。世事如棋,谁能想到,你我竟会以今日之方式重逢。”

“所以,”他转过头,目光清澈地看着我,嘴角勾起一抹真诚的笑意,

“公事已毕,私交当叙。亮已备下薄酒一壶,皆是南阳故地所酿。

不知元直兄,可愿到亮之寒舍,共饮一杯这南阳薄酒,一叙昔日……隆中之情?”

“南阳薄酒”,“隆中之情”。

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敲打在我的心弦之上。

他没有说“共商国是”,也没有说“探讨盟约”,他只说“叙情”。

他将这场会面的性质,从两个敌对势力谋主间的博弈,巧妙地转换成了两个失散多年故友间的重逢。

我心中了然。

这,才是他此行真正的目的所在。

府衙正堂上的顺利,只是为了尽快结束“公事”。

而此刻的这一席之邀,才是他真正想与我谈的“私事”。

他要在一个不受任何人打扰的环境里,与我进行一场推心置腹的交流。

这场交流,将决定他对我的主公,对我方势力的最终判断。

而我,也需要通过这场交流,去探寻那个主公交代的,“诛心之问”的答案。

我看着他伸出的手,那只摇动羽扇的手,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修长而有力。

我知道,一旦我点头,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一场比府衙正堂上唇枪舌剑激烈百倍的,无声的交锋。

但我别无选择。

因为,这同样是我此行的……真正目的。

我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自进入成都以来的第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孔明相邀,庶,岂敢不从?”

“请。”

“请。”

我们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初冬的暖阳下,我们并肩而行,穿过长长的走廊,走向那座即将上演一场顶级智斗的诸葛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