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侯府小丫鬟 > 第453章 前去曹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眉宇温和,眼中带着一丝悲悯,这样的许或,林岁安从未见过。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难得他还能可怜那些无家可归的乞丐。

“还真住着些乞儿。”林岁安喃喃自语。

林岁安原本也以为庄子里藏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只是她派人搜寻了一圈儿,能藏人的地方都细细看了,都未见任何人生活过的痕迹。

原来那庄子里,还有密窖。

“多谢许公子告知。”林岁安福了福身。

见她又改口唤自己许公子,许或不禁勾了勾唇角。

这可真是,瞧见他不高兴便是‘许大人’,得了好处就是‘许公子’,分得倒是清楚。

“那密窖入口在山坡靠着宅子后门处,里面大多是些小乞丐,由一个婆婆照看着。白日他们混进城中乞讨,夜里才回那密窖里。”

意思是若要找到他们,还得夜里去。

不过,明日一早她便要同舅舅启程去曹州,今晚得好好休息。这些事,只有托爹娘去处理。

只是既然人在自己的庄子里,总得想办法安置才是。

“我会将他们安置妥当。”林岁安道。

许或点点头,“有什么用得着许某的地方,尽管开口。”

“多谢。”林岁安又道了声谢。

红藤看在门外说话的二人,神情微动。

这许大人的心思昭然若揭,只是不知安儿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待许或走后,林岁安回到雅间。

才收敛了神情,与红藤道:“姐姐刚刚说的那法子听着倒是诱人,在我这儿却行不通。先不说寡妇难不难为,就是我爹娘那关都过不去。此事便先放着吧,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说着,林岁安却莫名笑了起来。

“没准儿,我此行去曹州就捡个夫婿回来也说不定。”

红藤瞪了林岁安一眼,“真是个不害臊的疯丫头。”

说完,红藤又从怀中摸出一封信。

“那作坊还有我满姐儿的一份儿,我怎么都要出些力。这是我的手信,你拿着。”

红藤将信递给林岁安,信中是红藤的笔墨,盖着大掌柜的信印。还有一张小纸上,写着两处地址。

“老夫人在曹州有两家粮食铺子,你拿着我的手信去寻粮食铺子的掌柜。曹州哪家首饰铺子口碑佳,生意好,他们还是清楚的。叫他们给你引荐一二,少走许多弯路。”

林岁安毫不客气地将东西收下,笑着同红藤福身。

“姐姐真是太好了,姐姐怎么就不是个男子呢,不然我哪儿还需得着愁什么婚事。”

“那不如嫁给我得了。”红藤装作轻佻的模样,就要去摸林岁安的脸。

“登徒子。”林岁安笑骂一句,躲了开去。

林岁安将事情交代完,别了红藤,便回了家。

顾红藤倚在雅间窗口,瞧着林岁安的马车离去,才起身往外走。

路过一间雅间时,听见里面有熟悉的说话声。

她犹豫了半晌,终是敲响了那雅间之门。

林岁安回到家里,见自己的屋子里堆着大大小小的箱笼包袱。

她微张着嘴,看见张慧娘同兜儿还在往一个木箱子里装东西。

“娘,您这是要将我扫地出门么?”林岁安走过去,挽住张慧娘,惊讶地问。

“胡说什么,这些都是你去曹州要带的东西。”

张慧娘轻轻拍了她一下,这屋子里的东西,可是她同兜儿收拾大半日的成果。

“现在是七月,天气炎热,等你回来时便到了八月。入了秋,是冷是热谁也说不准。夏日的、秋日的衣裳鞋袜都得多带几身。首饰和梳洗打扮用的胭脂水粉装在这个小箱笼里,这个包袱是一些常用的药材药丸。另还有你用惯的被褥枕头、茶具碗筷,出门用的小桌子小凳子,零碎的还有茶叶、蜡烛、蓑衣、斗笠、油纸伞、夜壶、火折子,驱虫的药粉,一些贴身物件儿......这些,娘都给你备齐了。”

林岁安感受着来自生母浓烈的母爱,抚了抚有些疼的额头。

“娘,此回女儿跟着舅舅是去谈生意,不是游山玩水。舅舅带着不少货,路上耽搁不得,还是轻装简行的好。若实在差什么东西,路上总有城镇,届时再买就是。”

她拉着张慧娘,吩咐兜儿。

“兜儿,夏日的衣裳带三四套,秋日的带两套,合成一个箱笼就成。首饰收拾一套贵重的出来,其余的越简洁越好。胭脂水粉那些瓶瓶罐罐的皆不要,只带春鸢姐姐给我做的那罐儿面脂,其余的到了曹州再买。草药、药丸可以多带些。旁的按照我之前交代你的收拾便是,除了十分必要,能不带都不带。”

张慧娘收拾出来的东西被林岁安砍去大半,直到天幕渐合,才将东西都规整好。

好生休息了一夜,次日一早,便随着张成业一同往存放货物的仓房去。

林岁安与兜儿和阿蛮皆换上便捷的男装。

箭袖圆领锦袍,长发被发冠束在头顶。林岁安肤白秀美,身姿窈窕,即便穿着男儿的衣裳,细细看去,依旧能瞧出是个女子。

此行她也不是为了扮成男儿模样,而是图这衣裳方便,干净利落。同时,她与一群大老爷们同行才不会太扎眼。

在京都码头上了船,在船上待了三日,到了曹州府与亳州府相邻处的码头。

张成业命大家在码头外的镇上休整一日。

商队随行之人将船上的货卸下来,装上骡车。

林岁安带着兜儿和阿蛮,跟着张成业,在码头不远处的镇上逛了起来。

“这处码头,叫曹水码头,本是曹州与亳州的交界处,当初曹州为了这名字,修建码头时,还多出了不少银钱呢。这曹水镇都是曹水码头修建好后,才慢慢繁荣起来。想当年,舅舅头一回跑曹州时,这个曹水镇还只是一处小镇,没有现在这样繁荣,发展得真快啊。”

张成业一边走着,一边与林岁安说着曹水码头、曹水镇的过往。

几人逛了会儿,张成业便领着她们到了一处客栈。

张成业一过去,掌柜的便迎了上来。

“张爷,许久未见,快请进。房间都给你们留着呢。”

“江掌柜,幸会。劳烦给我们准备两间上房,再备上热汤,去去乏气。另饭食做精细些,底下人的酒肉尽管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