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闹哄哄的。
“不止呢!秀秀姐,某些人的好事也要近了。”
方秀秀一愣,随即扫视一圈,看着得意的唐志高和埋着脑袋的廖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你俩要扯证!”方秀秀声音有些大。
唐志高端起酒,“是,年前就办席了,到时候在座的一个都跑不掉,早点来帮忙。”
方秀秀一拍手,“你是在山上办还是哪里办?请一条龙?”
“在镇上的饭店里办,身份特殊,也不能大办,主要就是请山上的兄弟们吃个席面,廖杏家也只有她弟弟弟妹,我家就我爸妈,场面不大,放心。”
那天苏曼华和廖杏说完以后,她和唐志高没两天就和好了,再然后廖杏就跟着他去了山上。
再然后,就是唐志高的爹妈要来秦山镇看着他俩结婚,他三个姐姐一个也不来,就大姐夫来,主要还是为了看董月来的。
廖杏说不难受是假的,不过看唐志高那个兴奋劲儿,又忍不住的心里冒甜泡。
廖杏本来想着,今年先把小饭桌的暑假忙过去,明年开春再慢慢商议。
唐志高不干,他说山上的兄弟好些过年都不能回家,还不如趁这个机会,好好热闹热闹,正好找个正当理由请兄弟们喝大酒。
廖杏向来不是他的对手,只好依着他,唐志高还专门找人看了个好日子。
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好好热闹两天,后头就是过年。
正好他爹妈也没在边城过过年,正好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我也有喜事儿呢!”王荷花清清嗓子,“摊子上的毛衣,我可是支棱起来了!这都订出去小二十件了!就等着我赶工织出来呢!”
方秀秀睁大眼,“你电话里不是和我说你定的二十一件吗?这么好卖?”
当然好卖,王荷花的毛衣不是现在常见的款,老旧的麻花条纹,深色古朴的稳重颜色。
任谁有一件毛衣,那都是用来保暖的,不是用来时髦的。
偏偏王荷花的毛衣款式就是好看,总共就三个款式,一件件的跟电影明星穿的似的,简直就是“时髦”代言人。
款式方面王荷花可是下了真功夫的,家里拆出来的花样配色模板都起码十来个了。
愣是不嫌麻烦,一版接一版的改。
质量也好,这不生意就哗哗来。
方秀秀笑笑,“那敢情好,回头我专门给你留个角落你卖毛衣。”
“不用留,我让老鬼给我焊了个衣架子,就在你摊位边上,我就放那儿卖就成!”
方秀秀没想到她就离开两个月发生了这么多好事儿。
陈守民也站起来,“我这些日子,两位唐营长,还有桂营长,我真是...我真是不知道怎么谢你们还有几位弟妹嫂子。”
桂冬来摆摆手,“坐下吧,客气什么。”
“对了,你什么时候回老家?”
“秀秀两个月不在家,地里肯定要收整一下,我帮着把地里收拾出来,还有冬罗卜和白菜种下去。
再弄个十来个平方的大棚试试水,如果好用,明年冬天我再扩大面积。”
王荷花挑眉,“事儿不少哩!你单位那边能同意?”
陈守民干瘦的脸上沉重已经褪去,剩得都是轻松,以往那股子严肃劲儿也散去不少。
“小飞机做手术,营里这边给单位去过电话,单位啥也没说就给批了,我就干脆请了三个月,等这边忙完也差不多了。
回去收拾好了等过年放假再来陪孩子。”
苏曼华笑笑,“听你这意思,今年过年大人孩子都不在老家过了,老爷子没意见?”
陈守民笑笑,“我过大年再赶回去陪他,小年肯定要来陪孩子的。”
“你那大棚,你有谱没?现在国内可太少见了。”
陈守民轻蹙眉头,“说实话,没谱。”
冯雁抬头,“你去边城职工工会打听打听,边城退休人员有没有农学方面的专家呗,去拜访拜访,自己一个人埋头干哪能成啊。”
唐敬安点点头,“我也打听过,即使只有十平方大小,那成本也不低,要干还是干好,不然花了钱糟心。”
特别现在小飞机在医院待了这么久,俩口子又背了好几千的债。
方秀秀点点头,“让守民先看看,如果不行,那今年先不弄,反正我也要忙罐头的事儿。
等有把握了开春或者来年再搭也行。”
家里债不清完,她也不敢放手去做。
“你放心。”王荷花替冯雁夹了一筷子清淡的菜才抬头,“你走这俩月,正好撞上国庆和中秋,你那仓库里罐头可销了不少,我估摸着三分之一是有的。”
冯雁低头笑笑,把碗里的菜夹进了嘴里。
方秀秀放了心,“那就好,我得好好筹备过年,肯定又得走一批货。”
“诶对了。”陈守民满眼向往,“我听说,孤云岭好大一部分人要去首都是吗?”
桂冬来和唐敬安对视一眼,也没瞒他,“是,间谍的事儿,你也知道点,那会儿你还没转业,定论了。
参与行动的人都要去首都开表彰大会。”
陈守民低头笑笑,“我要是没转业,肯定也要申请参与行动的。”
唐志高拍拍他,“你现在在公安局,一样是一线,你又是老兵出身,建功立业,迟早的事儿。心态放平,好好干。”
陈守民点点头,“谢谢唐营长,我们领导也很重视我,我一定好好干。”
苏曼华低头偷笑,说起她就开心,曼华饭桌也受邀了呢!
说实话,要不是当初起念立了块孤云岭教育扶持点的牌子,哪轮得到她?
这把真是光宗耀祖了。
“时间呢?”方秀秀也好奇。
冯雁抬头,“我听老莫说,初步定在大年,首都军区为战士们筹备了年夜饭。”
王荷花拐拐桂冬来,“山上不少人要去吧?你可真行,一点儿不和我说,就怕老娘跟着你去沾你的光是不是?”
“那名单还没出来,我和你说啥嘛!”
“你去你的,老娘不去!”
“你这婆娘又开始了!”
饭桌上几人习以为常,笑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