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全民转职:我,唯一神级职业 > 第446章 它喝下去了,然后咳出一颗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6章 它喝下去了,然后咳出一颗种

次日清晨,黎明的第一缕光还未刺破地平线,整个城市依然沉浸在灰蓝色的静谧之中。

林逸几乎一夜未眠,那地下深处传来的悸动,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感官里。

他再次来到水泵站,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然一缩。

那片曾被黑色淤泥覆盖的混凝土地面,此刻赫然裂开了一道发丝般的细缝。

裂缝不长,却深不见底,仿佛大地睁开了一道疲惫的眼。

更诡异的是,从缝隙中缓缓涌出的,不再是那象征着绝望与痛苦的黑色液体,而是一种半透明的凝胶状物质。

它在微弱的晨光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泽,一股淡淡的、仿佛新收麦穗被碾开时的清香,在冰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没有半分犹豫,林逸立刻穿上防护服,用高分子采集钳小心翼翼地取下一份样本。

临时搭建的移动实验室内,精密的仪器开始飞速运转。

分析结果很快出现在屏幕上,每一行数据都像一记重锤,敲击着林逸的神经。

这凝胶中含有海量的、结构异常复杂的类神经递质成分。

不仅如此,当实验舱内的光源亮起时,那团凝胶竟像拥有生命的活物般,缓慢而坚定地朝光亮处蠕动、聚集。

这是自主趋光性!

但最惊人、最颠覆认知的一项发现,是它的核心分子结构。

经过数据库的亿万次比对,系统给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匹配结果——其结构,与人类在经历巨大悲痛后,最终选择“释怀”和“放下”时,大脑深处分泌的一种罕见血清素变异体,吻合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就在林逸被这超现实的结论震撼到无言时,身后的晨雾中,一道窈窕的身影无声显化。

是楚瑶。

她的脸色比往常更加苍白,眼神却清澈如洗,仿佛看透了物质与能量的一切表象。

她没有看仪器,径直走到盛放凝胶的样本皿前,伸出如玉般晶莹的指尖,轻轻触碰了一下那团麦香四溢的物质。

刹那间,整团凝胶剧烈地向内收缩,瞬间凝聚成一个完美的球体。

而在那光滑的球体表面,竟浮现出无数张微小到几乎看不清的人脸,每一张脸都双目紧闭,眼角挂着晶莹的泪滴,表情却无比安详。

“它把痛苦……”楚瑶的声音轻如叹息,却清晰地传入林逸耳中,“……酿成了原谅。”

林逸凝视着那颗汇聚了无数“释怀”的凝胶球,沉默了良久。

他心中翻涌的情绪,远比脚下那头苏醒的巨兽更加猛烈。

他转身,用不容置喙的语气下达指令:“立刻将所有凝胶样本封存于双相隔离舱的残片容器中,最高密封等级。编号‘种液-01’,列为顶级机密。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尝试注射、吸入或直接接触。”

命令被迅速执行。

林逸则回到指挥中心,调出了所有“听夜者”成员过去七十二小时的守夜记录。

他逐条比对共鸣器的能量波动与成员的个人心理报告,一个惊人的规律浮出水面。

每当记录中出现某位成员真正放下心中执念的时刻——比如,一名成员在深夜烧毁了前女友的所有信件,另一名成员鼓起勇气拨通了十年未联系的父亲的电话,真诚道歉——其负责区域对应的共鸣器,便会监测到微量的、与“种液-01”同源的凝胶析出。

林逸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一个大胆的推论在他脑中成型:记忆体并非在单向地向城市倾泻垃圾,它在与现实世界进行着一场规模宏大的“情感交换”!

它吸收痛苦,而在接收到现实中人类的“释怀”信号后,它会回馈以这种名为“原谅”的物质。

一个疯狂的计划在他心中酝酿。他要变被动为主动。

“启动‘反向灌溉’计划。”林逸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将‘种液-01’以万分之一的比例进行稀释,接入城市绿化喷灌系统。记住,只能在凌晨两点到四点之间进行,严格避开所有主干道和居民区,优先覆盖大型公园和绿地。”

第三夜,万籁俱寂。

稀释后的“种液”如无声的甘霖,悄然洒向城市的绿色心脏。

凌晨三点整,市植物园内,数千株不同品种的玫瑰,在深秋的寒夜里,违反所有生长规律,竟在同一时刻全然绽放。

花海如潮,香气浓烈得近乎悲怆。

接到报警的夜班园丁用手电筒一照,当场吓得魂飞魄散——每一片盛开的玫瑰花瓣上,都用一种比露珠更细腻的痕迹,浮现出一行行细小的字迹。

“对不起,我也害怕。”

“我不是故意的。”

“原谅我当年的胆怯。”

林逸以“特殊生态环境实验”的名义,第一时间接管了整个区域。

他蹲下身,轻轻触摸着一株玫瑰的根部,闭上了眼睛。

他的感知力顺着根系向下延伸,立刻触碰到了一张无形的网络——玫瑰的根系,已经与地下的记忆之网,发生了轻微的接驳。

更让他心惊的是,他调出喷灌系统的扩散路径图,发现“种液”的流动轨迹,竟如拥有自主意识般,完美地、精准地绕开了所有已知的政府监控节点和权力机构所在地。

仿佛那个庞大的记忆体,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它在自主规避着一切试图控制和利用它的“权力中心”。

就在这时,伊凡那源自地脉深处的低语,第一次在林逸的脑海中出现了拟人化的、挣扎般的停顿。

“……它……选……了……你……”

那声音断断续续,每一个字都像从万丈地壳下挤压而出。

“……不……用……话……的……那……种……”

林逸浑身一震,瞬间顿悟。

原来如此!

记忆体选择他,不是因为他有多强大,恰恰是因为他从始至终都拒绝为它代言,拒绝解读它的“神谕”,拒绝将它的存在赋予任何意义。

他只是一个沉默的管道,一个最安全的、不会扭曲其本意的通道。

他立刻返回危屋遗址。

那盲眼老妇人依旧坐在门前,仿佛一尊亘古的雕像。

林逸没有打扰她,而是从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取出一枚他珍藏多年、却从未放入过任何照片的空相框。

他打开隔离容器,用滴管吸取了一滴最纯净的“种液-01”,小心翼翼地滴入相框的玻璃夹层之中。

他将相框立在危屋遗址的门前,正对着那片空地。

当夜,月华如水。

那枚空相框的玻璃夹层中,那滴凝胶开始发光、扩散,最终,竟在相框内浮现出了一封完整信件的清晰影像。

字迹刚劲有力,带着军人的风采。

落款,是盲眼老妇人那位阵亡在异国他乡、她念叨了一辈子的儿子。

信的最后一句是:“妈,我死在了战壕里,但我从不怪你没能寄来信。因为我知道,家没了,你收不到。”

次日,林逸在晨曦中取回相框,将其翻转朝向大地。

相框内的信件影像瞬间消散,那滴“种液”也仿佛完成了使命,颜色黯淡了许多。

他将这滴残余的种液,混入一小块高纯度的陶土之中,亲手揉捏、塑形,而后用超高温喷枪在掌心进行急速烧制。

片刻之后,十二枚指甲盖大小、闪烁着温润光泽的微型陶片出现在他手中。

每一枚陶片上,都用古老的字体,深深烙印着一个“听”字。

他将这十二枚陶片分发给核心的“听夜者”成员,下达了最后的指令:“回到你们各自的岗位,将它,埋在你此生最痛苦、最无法释怀的那段记忆发生地。”

当晚,从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地下车库,到最偏远的废弃工厂,十二个埋藏着“听”字陶片的地点,在同一时刻,同步向外渗出纯净的凝胶。

它们不再需要喷灌系统,而是直接从大地中涌出。

危屋遗址前,那片曾寸草不生的焦土上,一夜之间长出的麦苗顶端,新生的穗苞已悄然转为一种纯净无暇的金黄色。

在寂静的夜里,如果将耳朵贴近地面,能听到麦穗内部传来“滴……答……”的声音,缓慢、沉重,却无比规律,仿佛一颗正在校准时间的古老钟摆。

月光下,楚瑶的身影再次浮现,她看着那片金黄的麦田,对着林逸的方向,极其轻微地、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随即,身形如烟雾般彻底消散。

也就在那一刻,伊凡那沉浑的地脉低语,如一口被敲响的洪钟,在林逸的意识深处轰然鸣响:

“第九十号初始节点……确认激活……开始……反哺大地。”

林逸抬起头,望向被无数灯火点亮的城市天际线。

他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已经启动。

那声音是原谅的钟摆,每一次摆动,都在为这片被记忆浸泡的土地注入新的生机。

然而,钟摆摇荡,时间前行,被这源自痛苦与释怀的琼浆所浇灌的土壤里,最终会孕育出怎样的未来,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