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七章金书残卷的真相
敖吉所指的墨湖,自然就是那一团巨大的黑色水球。之前虾护卫就曾潜入墨湖之中,却险些被困在湖水之内。
现在白墨算是知道,为何敖吉和虾护卫会冒险潜入湖水之中了,毕竟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这片漆黑而又诡异的墨湖。
“敖吉殿下,墨湖究竟是什么来历?方才我与毛宁师兄也曾接近过那片湖水,还未接触湖面就被黑色的浪花攻击了。如此邪异的湖水,你们还要带回东海?”白墨问道。
敖吉也未隐瞒,但是他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反问道:“白墨道友、毛宁道友,我知道你们此次来到万卷楼是为了金书残卷而来,但是你们可知道,金书残卷是何模样?”
“金书残卷的模样?”
这一下,不仅仅是白墨,就连毛宁也摇了摇头。
毛宁虽然消息灵通,但是此行北域魔鬼冰原的目标并非金书残卷,而是万卷楼的秘密通道,因此对于金书残卷本身的情报掌握得并没有太多。
因此,被敖吉突然一问,毛宁也被问住了。
思考了片刻,毛宁这才说道:“虽然我不知道这一次的金书残卷是何模样,但是以往也有金书残卷问世的先例。”
“万卷金书,是万卷楼对于仙灵大陆历史的记载,而金书残卷,便是过去仙灵大陆数万年历史中的一些重要片段。其中有可能记载着某一段历史,也有可能记载着某位人物的生平。”
“据我所知,除了今次之外,在三百多年之前,也曾经有一道金书残卷问世。不过,这道金书残卷最终花落谁家,这我北域魔鬼冰原就不得而知了。”
毛宁说得倒是诚恳,不过他一边回忆一边叙述,讲着讲着,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虽然我不清楚三百多年前的那一道金书残卷最终落于何人之手,毕竟关于这一点就算是我魔鬼冰原的记载中也没有提及。但是,我却想起来了。”
“三百多年前,那道金书残卷出现的入口,似乎在东海!”
说着,毛宁和白墨二人的目光同时落在了敖吉的身上,两人自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白墨现在知道了,万卷楼并不存在于五域的任何一个地方,而是置身于混乱本源灵气之海内。但是,万卷楼却有着上百条通道,和五域连接在了一起。
三百多年前的那道金书残卷最终出现在东海的通道口处,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否也表明东海夺得这道金书残卷的可能性最大?
感受到二人炽热的目光,敖吉连忙摆了摆手。
“两位可能误会了,三百多年前的那道金书残卷却是距离我东海的通道口最近,但是最终夺得金书残卷的却并非我东海龙宫,而是东海太墟。”
“东海太墟?”
白墨和毛宁两人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感受出了一丝怀疑。
白墨是清楚的,今次出现在西陇的各方势力中,并没有五域真正的最强势力。
毛宁来自北域的魔鬼冰原,丝幽幽来自南疆的十万大山,而敖吉则来自东海龙宫。这三方势力在各自领域中已经算是非常强大了,却并非五域真正的魁首。
就像西陇一样,虽然西陇也有不少强大的势力,比如之前在四梵天内与白墨交手的三派两城一联盟,这些势力中也有不少势力强大的高手。
但在西陇中,真正站在巅峰位置上的,只有蜀山这一方势力而已。
同样,北域的最强势力名为大雪山,南疆的最强势力名为万毒窟,东海的最强势力名为太墟。
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各自领域的最强,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势力有着可以足够强大的底蕴已经威震一域的高手,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势力掌握着五域聚灵大阵。
西陇聚灵大阵,由蜀山掌控。
北域聚灵大阵,由大雪山掌控。
南疆聚灵大阵,由万毒窟掌控。
东海聚灵大阵,由太墟掌控。
再加上这次没有现身的中州势力,其所掌控的中州聚灵大阵,则由万剑王朝掌控。
这五方势力,才是五域真正的霸主。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五域的走向都在这五方势力的掌控之中。
因此,当敖吉说三百多年前靠近东海通道的金书残卷被太墟夺走的时候,虽然白墨和毛宁并不清楚背后的真相,但却选择了相信。
没办法,身为东海真正的主人,若金书残卷确实出现在东海的通道附近,那么太墟夺走金书残卷的可能性却是最大。
看到白墨和毛宁似乎相信了自己,敖吉这才无奈地松了口气:“看来,两位也能感受到太墟在我东海一域中的地位了。没错,三百多年前的金书残卷,确实落在了太墟的手中。”
“不过,虽然我龙宫没有争得过太墟,但是三百多年前毕竟参与过金书残卷的争夺,因此也曾远远瞥见一眼。”
敖吉的双眼闪烁光辉:“那金书残卷,一开始并没有真正的实体,但是当时机到了的时候,金书残卷会有一种特殊的墨水,直接在万卷楼所在的空间内书写出来的。”
说着,敖吉回头指向了身后的那团巨大的墨色水球。
“而书写金书残卷的墨水,便出现在那黑色的大湖之内,因此我龙宫才给大湖其名为,墨湖。”
“嘶。”
白墨和毛宁纷纷倒吸一口冷气,此时此刻,二人才明白那墨湖究竟有多么重要。
如果真如敖吉所说,墨湖便是书写金书残卷的原料,那么谁能够掌控墨湖,谁就能在金书残卷出现之前得到它。
不仅如此,如果金书残卷确实是由墨湖书写而成,那如果真的掌控了墨湖,岂不是意味着不仅可以夺走这一次的金书残卷,更意味着今后出现的所有金书残卷,甚至万卷金书本身都能尽在掌握?
不过,二人的幻想并没有持续多久,敖吉接下里的话却打破了他们的希望。
“两位道友怕是在想,若是能夺走墨湖,便可夺走金书残卷乃至于掌控万卷金书吧。二位确非常人,敢想人所不能想,但这件事敖吉奉劝一句,不要随意尝试。”
白墨倒没有被戳破心中所想的尴尬,而是追问道:“敖吉殿下,何出此言?”
敖吉解释道:“三百多年前也曾经出现过墨湖,当时不少高手进入墨湖之内争夺,没有丝毫建树不说,更是身陨于此。先烈用生命告诫我们,墨湖不可夺。”
“墨湖并不是无主之物,我东海龙宫中有记载,墨湖有灵,更是这方天地的一道特殊规则。墨湖之内的湖水在感应到金书残卷之后会自行演化,以黑色墨水记录成册。”
“不过,被黑色墨水记录并不是什么好事,二位你们看。”
说着,敖吉一指点出,一道白色光芒穿破了空间,落在了下方的平台之上。
此刻四人身在数十丈的高空,并没有关注到下方的变化,被敖吉这么一指点,白墨和毛宁顺着方向看着,这才发现原本空无一物的平台之上,多了一团黑色的雾气。
“那是?”
白墨惊讶地发现,这些雾气变化不定,时而形成一幅幅模糊的图案,时而又凝聚成一道道特殊的文字。
黑色雾气共有七道,七道雾气演化的图案和文字各不相同,看得白墨和毛宁二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不过,白墨观察入微,他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就在刚刚的转瞬之间,白墨从七团不断演化的黑色雾气中看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其中一团雾气有那么一瞬间凝聚出了一道人脸,虽然这张脸白墨并不熟悉,但是那张脸上,却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鳞片。
白墨看向了敖吉,这些鳞片与方才龙化的敖吉,倒是有几分相似。
敖吉长叹一声:“此行我东海龙宫共来了九人,如今活着的只剩下我和虾护卫。其余七人在之前与墨湖遭遇之后,被墨湖的湖水卷走,最终就化作这七团雾气被吐了出来。”
“这七团雾气,便是那七人的生平记载。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话,这七团雾气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金书残卷。”
这下,白墨彻底震惊了。
“这就是金书残卷?”白墨忍不住叫出了声。
白墨不可能不震撼,他本就是个聪明人,之前是情报不够他一直觉得自己云里雾里的,但经过敖吉这么一解释,他又怎能明白不过来?
所谓的金书残卷,实际上就是墨湖的湖水记录下来的一些人的生平。
这些黑色的湖水似乎有着极其诡异的能力,可以将一个人的过往通过黑色墨水书写记录,最终化为一团黑色的雾气。
当然,白墨相信这种黑色雾气应用到不同人身上的结果是不同的。
比如眼前这七团雾气,其中六团雾气模糊无比,根本看不清图案和文字。唯有第七团雾气,虽然文字依旧看不清楚,但是勉强能够看到一张龙化后的人脸。
白墨明白,这是因为七人的实力不同。的七团雾气的主人一定是七人中的最强者,因此他被墨湖的湖水捕捉之后,还能保留一部分的模样的记录。
至于其他六人,虽然也被墨湖湖水记录下来,但因为实力太弱,只能化成一团可有可无的黑雾。
不过,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眼前七人的过往却是被记录了下来。虽然因为他们的实力太弱,这种记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眼前的七团黑雾,确实可以被称作金书残卷。
如此说来,所谓的金书残卷,便是这种另类的记录方式。
通过墨湖的湖水,将过往历史中的一切强者的一切记录下来,一团又一团的黑色雾气,就像是一张广袤无垠的卷轴之上的文字一样,串联成了一段完整的历史。
“难道说?这片空间实际上就是一张巨大的卷轴,或者一本巨大的书卷?墨湖的湖水岂是只是这张书卷之上落下的一滴墨水,墨水滴在书卷之上,成为记录仙灵大陆历史的文字?”
不知道为什么,白墨心中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他感觉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寒而栗,就好像在他的头顶之上,一双无形的大眼正若无其事地盯着他们一样。
白墨明白,如果自己的猜想是真的,那将是何等可怕的事情。
究竟是什么存在,可以用一方世界为画卷,以万千生灵的生命为文字,记录下一座世界的历史?
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人物,那么对方应该就是所谓的神了把。
然而,此时的白墨并不知道的是,在他脑海中产生了这个想法的同时,不远处的巨大墨湖之中,泛起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涟漪。
空旷的万卷楼内,三层平台摆放着无尽的书卷。
第一层平台,共有书卷十万册,代表着十万小世界。每一册书卷之中,都记录着一方小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二层平台之上,共有书卷三千册,代表着三千大世界。每一册书卷之中,同样记录着一方大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而在第三层平台之上,只有寥寥十册书卷。这些书卷都紧紧地封闭着,似乎已经不知道上一次打开时什么时候了。
但是,就在这空旷的三层平台之上,原本空无一人的万卷楼,却传来了一声幽幽的叹息。
“哦?有意思。”
也不知是何人何时何地发出的这声轻叹,像是来自过去,又像是来自未来。
但是此刻,在中间第二层平台之上,代表着三千大世界的三千册书卷之中,其中那代表着仙灵大陆的书卷之上,落下了一滴墨水。
这本书卷之上,原本有不少微小的粉尘飘来飘去,有些粉尘还被斑驳的光芒隐藏了身形。
但是,当这滴墨水落下之后,立刻就有不少粉尘被墨水沾染,化作了一个个小黑点点在了书卷之上。只不过,这些粉尘实在是太过微小,即使沾染了墨水,也只是肉眼难查的小黑点而已。
但是,此刻在书卷之上却有一颗粉尘,他距离那滴墨水很近,却没有看向墨水,反而看向了书卷之外的方向。
似乎,这颗粉尘的目光并没有落在书卷之内,而是看到了书卷之外的另外三千册书,看到了摆放着三千册书卷的书架,看到了第二层平台,看到了这空旷而冷寂的万卷楼。
“多少年了,终于有人感应到了。”悠远的声音再次传来,只不过和之前相比,这一次声音的波动,明显带了一丝情绪。
激动,和期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