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三月,新春的爆竹硝烟还未散尽,华夏大地却在战火与节庆的夹缝中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热闹景象。
北方的街巷里,灰砖墙上残留着腊月里张贴的褪色春联,冻硬的雪块与零星的炮仗碎屑混在一起,商贩裹着露絮的棉袄在街角吆喝冰糖葫芦,糖衣在寒风中凝结出细碎冰纹。
而在南方的水乡,乌篷船穿梭于挂满红灯笼的河道,船娘的吴侬软语裹着评弹小调飘向两岸,茶馆里说书人正讲着岳武穆抗金的故事,惊堂木落下时,满座茶客的喝彩声惊起了檐下的归燕。
街角的布庄前,戴着瓜皮帽的掌柜踮脚更换褪色的年幡,粗粝的手指抚过\"五谷丰登\"的烫金字样,眼神却不自觉望向贴满告示的城墙方向。
不远处的肉铺案板上,新宰的猪肉冒着热气,排队的妇人攥紧布袋里的铜板,听着伙计念叨今春粮价又涨了两成。
说书场里突然传来消息,说是非洲大捷的队伍要从城外路过,瞬间惊起满座喧哗,几个青年汉子挤出门去,布鞋踏碎了石板路上残留的年糕渣。
这热闹里藏着微妙的紧张。茶馆伙计添茶时压低声音议论战局,杂货店老板算账时总往门外张望,就连玩耍的孩童追逐打闹时,也会突然被大人拽回屋内。
灯笼的红光映着城楼上的青天白日旗,在夜风中轻轻摇晃,如同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努力在战火间隙守护生活的人,在不安中倔强地延续着年节的烟火气。
目前中东方面部队已经拿下苏伊士运河,整个中东布属兵力370万兵力,国内派兵力60万,新印度310万兵力。
占据中东各个重要资源点,以及沿海城市及交通要道,大量石油等资源被运回新印度以及国内。
随着源源不断的资源通过运输动脉涌入,沉寂许久的沿海重工业基地与东北重工业园区仿若苏醒的巨兽,重新爆发出惊人的生产力。
港口码头起重机昼夜轰鸣,满载原油、矿石的巨轮刚靠岸,传送带便吞吐着黑亮的原料向厂区延伸。
塔吊林立的钢铁厂内,通红的铁水如瀑布倾泻,锻造机发出震天动地的锤击声,钢轨、钢板在高温淬炼中成型,随即被运往铁路枢纽。
东北的老工业园区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烟囱重新腾起滚滚白烟,精密机床在数控指令下精准切割,自动化生产线有序组装着发动机、机械臂等关键部件。
工人三班倒轮值,操作台上的指示灯彻夜闪烁,质检车间里零件碰撞声与仪器检测提示音交织。园区内运输卡车川流不息,载着刚下线的重型设备与工业成品驶向全国各地,昔日萧条的厂区道路如今车辙密布,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钢铁混合的特殊气息。
资源的注入不仅激活了陈旧的生产线,更带动上下游产业复苏,从零部件供应到技术研发,整个工业链条在资源的滋养下重新焕发活力,为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苏线战场
东京省自卫军调动近260万军队跟苏军死磕,可以说东京省已经有拿一亿玉碎的魄力拿下苏军,整个东京省大量男人被送上战场,虽然安培孤注一掷但收获还是有的,毕竟战线推进至叶尼塞河一线,以地图上来看,快占领一半了,这足够让安培狂热。
东京省自卫军面对疯狂爆兵的苏军将近四百万兵力,小鬼子已经有些拿捏不住,毕竟补给线拉得太长,冬天也是真的冷,战线一度陷入僵局。
欧洲方面,希尔横扫欧洲,大英帝国岌岌可危,法国已经跪了,这一次没有敦刻尔克大撤退,在东京省这军队的压迫下,旁边还有华夏,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希尔也不确定苏维埃能不能抗住,若是让亚洲人跑进欧洲,这可不是希尔想要的。
随后希儿与苏维埃两方谈判下,谈了将近半个月后,苏维埃加入轴心。
美丽再也坐不住了,孤立是孤立,可再这样下去就真的被孤立了,利益都快被搜刮完了。
在英佬不断催促下,美丽不得不下场,要是希儿再把英搞定了,可就真没机会了,以美,英,法等成员组成同盟国。
至于亚洲,以华夏,印度,中东等为首成立共和联盟。
世界在这一年5月进入全面战争,美丽在太平洋拉出一条战线,东京省自卫海军迎难而上,安培组建70万兵力与朝鲜半岛20万,印度50万兵力,越南等组建80万兵力共计320万兵力与美丽国决战太平洋,另外美丽国派60军队支援非洲开辟一条战线。
林业见此派兵170万,支援中东及埃及一线。
欧洲方面,美丽准备派180万兵力支援英国。
德意志希尔派兵力180万军队支援高加索地区,160万兵力以及全国空军部队决战大不列颠。
苏军在高加索地区兵力近110万,远东方面在亚尼塞河一线部署390万军队抵抗东京自卫军。
新印度集结兵力170万军队以及24万林业军对高加索地区展开进攻,新印度40万军队以及14万林业军对土耳其进攻,新印度派60万兵力进攻埃及一线,新印度派兵力50支援太平洋战线,新印度派30万与东京省自卫军12万兵力决战澳大利亚。
战火如同蔓延的野火,将世界烧得千疮百孔。城市沦为废墟,乡村化作焦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与血腥味。各大阵营倾尽全力,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到这场生死较量之中。
前线的战壕里,士兵们疲惫不堪,眼神中充满恐惧与绝望。他们在泥泞中摸爬滚打,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用血肉之躯筑起最后的防线。炮弹不断在四周爆炸,掀起的泥土将战友掩埋,惨叫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地狱般的景象。
后方的工厂里,机器日夜轰鸣,工人累得直不起腰,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满足战争的需求,他们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弹药、军装物资。资源在这场消耗战中迅速减少,粮食供应日益紧张,物价飞涨,民众生活困苦不堪,怨声载道。
海上,战舰在波涛中激烈交火,潜艇在深海中潜行,寻找着致命一击的机会。天空中,战机呼啸而过,投下成吨的炸弹,将城市夷为平地。战略要地反复易主,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
各国的领导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在会议室里激烈争论,制定着一个又一个作战计划。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国家的命运,每一次行动都可能改变战争的走向。
在这场残酷的较量中,谁先耗尽最后一丝资源,谁先失去民众的支持,谁先在精神上崩溃,谁就将面临失败的命运。
世界各国都在咬牙坚持,等待着对手先露出破绽,等待着那决定胜负的一刻的到来。这场战争的结局,充满了未知与悬念,所有人都在黑暗中挣扎,期盼着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