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物局的分析室里,夜色透过狭窄的窗户渗入,昏黄的灯光在拓片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墓道出土的碑刻平铺在台面上,龙舟纹路在光线下若隐若现,仿佛仍在运河水波中摇曳。空气中夹杂着旧纸张的霉味和墨香,隐隐透着一丝莫名的寒意。
董文翊站在拓片前,指尖轻抚碑刻上的篆文,目光如刀,试图从字里行间挖掘炀帝巡游的深意。
林瑶在一旁,低头端详刚清理出的隋代铜镜,镜面上的水龙纹在灯光下泛着幽光。
赵子昂和徐小宁围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墓道水系的红外扫描图,嗡嗡的机器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苏婉坐在角落,手握一本扬州地方志,眼神在古籍与碑刻间游移,寻找民间口述的蛛丝马迹。
周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而带着一丝兴奋:“这碑刻上的‘通财济国’,与《隋书》记载的炀帝巡游目的一致,绝非单纯的奢靡享乐。”
董文翊的目光从碑刻移到周教授身上,点了点头:“炀帝三次下扬州,605年开凿通济渠,610年巩固江南经济,616年却埋下兵变祸根。碑刻的龙舟纹和‘通财济国’四字,指向一个更大的战略——通过运河整合南北财力,削弱地方势力。”
他指向拓片上一行模糊的铭文:“‘江都巡游,统合财力’,这不是游乐,而是政治布局。”
周教授接过话头,手指轻敲拓片:“《隋书》虽有记载,但唐史有意贬低炀帝功绩。这碑刻是直接证据,证明巡游是为了经济统合,而非荒淫。”
苏婉放下地方志,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扬州老人的口述也提到,炀帝巡游时,运河两岸商贾云集,税收激增。可开凿运河的百万劳工,却付出了惨重代价。这碑刻,或许是炀帝为自己留下的辩白。”
赵子昂盯着电脑屏幕,皱眉道:“墓道的水系布局太奇怪,祭坛下的水道呈八卦形,像是在封锁什么。如果巡游真是为了‘泄地气’,炀帝为何要把秘密藏在墓中?”
林瑶抬起头,手中的铜镜微微颤动,镜面映出她紧锁的眉头:“这面铜镜的龙舟纹,与碑刻风格一致,背面还刻了‘护脉’二字。炀帝可能不仅想统合经济,还试图用运河水脉镇压地方王气,护住江山。”
徐小宁推开电脑,插话道:“我刚跑完铜镜的碳-14断代,确认是隋代早期,铸造工艺精湛,绝非普通器物。结合碑刻的‘通财济国’,这可能是炀帝巡游时的随身之物。”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兴奋:“如果‘护脉’真是龙脉的钥匙,那主墓里可能藏着更大的秘密。”
林瑶将铜镜递给董文翊,指着镜背的铭文:“这‘护脉’二字,与墓道铜铃的铭文呼应。炀帝或许知道自己难逃一劫,想用龙脉护住隋朝的命数。”
董文翊接过铜镜,目光沉重:“可惜,宇文化及的兵变打碎了他的野心。碑刻和铜镜,都是他未竟之志的遗证。”
周教授翻开随身笔记,语气凝重:“地方志里还有一段记载,说炀帝巡游时,曾在扬州铸造龙纹器物,分赐亲信,可能是为了巩固龙脉。可这些器物,多半随着兵变沉入运河。”
苏婉低声道:“民间传说也提到,迷魂船承载了炀帝的怨气,护着这些器物。或许,铜镜就是其中之一。”
话音未落,分析室的灯光骤然闪烁,拓片上的龙舟纹泛起幽绿光芒,宛如水波荡漾。
房间温度骤降,空气中传来低沉的呢喃:“江都无归……王气尽泄……”声音如冰,刺入众人心底。
苏婉猛地合上地方志,脸色苍白:“这声音,跟墓道里的怨灵一模一样!”
赵子昂的电脑屏幕突然黑屏,红外扫描图扭曲成一片水纹,仿佛整个房间被拖入运河深处。
铜镜在林瑶手中震颤,镜面映出一艘沉没的龙舟,舟旁环绕着无数劳工虚影,眼神空洞,哀嚎不止。
“又是鬼域!”董文翊低喝,双手结印,风水术法运转,龙气化作金光护住众人。
虚影在金光中挣扎,低语声愈发刺耳:“还我血债……江都无归……”
林瑶迅速掏出密宗禁咒符纸,默念咒语,符纸燃起微弱金光,与龙气交织,勉强压制虚影。
她的声音在颤抖中透着冷静:“这鬼域是碑刻和铜镜触发的,怨灵的记忆与巡游有关!”
周教授翻开笔记,额头渗汗:“铭文没提平息怨气的方法,只说‘水龙护脉’需要钥匙……可能是墓道机关的核心。”
李铁握紧手电,站在门口扫视四周,低声道:“这地方的怨气比墓道还重,怕是离主墓不远了。”
徐小宁试图重启电脑,咬牙道:“信号被干扰,像是水流在屏蔽设备!”
赵子昂盯着铜镜,灵光一闪:“镜面的水龙纹,跟祭坛水道的八卦布局很像!如果能找到水道入口,也许能破鬼域!”
林瑶深吸一口气,将铜镜放回拓片旁,双手按住碑刻,试图感知机关的脉络。
她的指尖触到一处凹槽,轻轻一按,拓片上的龙舟纹骤然亮起,水流声从地下传来,鬼域中的虚影哀嚎着退散,龙舟幻象却愈发清晰,化为616年巡游的最后场景——江都兵变前夕,炀帝站在龙舟上,目光悲怆,身后是叛军的刀光剑影。
董文翊加大龙气输出,金光如网,彻底压住鬼域。幻象消散,分析室恢复平静,拓片上的光芒渐渐黯淡。
林瑶喘息道:“碑刻和铜镜的‘护脉’铭文,指向主墓前厅的水系机关。我们得尽快找到钥匙。”
周教授捡起掉落的笔记,语气凝重:“这鬼域重现了兵变前夕,炀帝的怨气可能来自未竟的龙脉计划。碑刻和铜镜,证明巡游是经济战略,但劳民伤财的代价,引发了怨灵的执念。”
苏婉补充:“扬州口述里,迷魂船的怨灵守护龙脉,可能是炀帝留下的最后防线。”
赵子昂检查电脑,松了口气:“信号恢复了,我把碑刻和铜镜的数据整理好,明天学术会能用。”
徐小宁擦了擦汗,嘀咕道:“这鬼地方,比写代码还吓人。”
李铁哼了一声,检查手电:“下次再有鬼域,我可不想站门口。” 学术与社会热议
次日,扬州大学的学术会上,董文翊面对质疑的专家,展示碑刻拓片与铜镜,侃侃而谈:“炀帝巡游的目的是经济统合,碑刻的‘通财济国’和铜镜的‘护脉’铭文,证明他试图通过运河镇压地方王气,巩固中央。这是历史的真相,不是唐史的抹黑。”
周教授补充碑刻的篆文分析,赢得国际专家的点头。苏婉用民间口述佐证,化解了质疑声。会场掌声雷动,直播镜头将这一幕传遍全国。
与此同时,网络上疯传“隋皇陵怨灵现身”的视频,游客偷拍的墓道直播引发热议。文物局连夜联系团队,要求澄清灵异传闻,以免影响申遗。
董文翊在电话中冷静回应:“我们挖掘的是历史,不是鬼怪。真相会自己说话。”
挂断电话,他望向窗外的运河,月光下,水面隐约浮现一艘虚幻的龙舟。他低声道:“炀帝的野心,埋在这条水脉里。我们的任务,是让真相重见天日。”
林瑶握着铜镜,目光坚定:“碑刻和铜镜都指向主墓前厅。明天,我们得破解水系机关,直面龙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