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殿的晨露还挂在雕花窗棂上,偏殿内已聚起了七八道身影。杨逸臣指尖捻着一枚雷纹玉佩,玉佩表面流转的紫电不时窜起,却在触及他掌心时温顺地蜷成弧光——这是昨夜他用雷神之力凝练的“测能玉”,专用来检测体内能量波动的稳定性。而在他对面,狐族的狐青、鹿族的鹿泽、熊族的熊山三个少年正坐立难安,化形不过三日的他们,此刻脸色都带着几分苍白。
“再试一次。”杨知渊将一杯泛着莹光的灵液推到狐青面前,“运转三成妖力,顺着经脉走一遍手太阴肺经,别用蛮力冲关。”
狐青深吸一口气,仰头饮下灵液,周身立刻泛起淡青色的光晕。可当妖力刚抵达肘部的尺泽穴,他突然闷哼一声,手臂瞬间鼓起青筋,皮肤下仿佛有无数条小蛇在窜动。“不行!”狐青猛地攥紧拳头,妖力仓促收回,他的袖口已被冷汗浸湿,“经脉像要被撑裂一样,化形后的骨头太脆了,根本扛不住妖体的蛮力。”
鹿泽跟着尝试时,情况更糟。他本就以速度见长,妖力流转极快,可刚将力量引到脚踝,便踉跄着跌在地上,脚踝处迅速红肿起来。“妖体时踏碎岩石都没事,现在稍微用点力,骨头就疼得钻心。”鹿泽揉着脚踝,语气满是挫败。
熊山最是耿直,直接运转五成妖力硬冲,结果胸口剧烈起伏,嘴角溢出一丝血迹,吓得杨诗瑶立刻上前,将一枚清心丹塞进他嘴里。“十二阶妖体的肉身强度,相当于精铁铸就,可化形后的人体骨骼密度还不及妖体的三成。”杨诗瑶取出脉诊仪,看着上面跳动的红色警报线,眉头紧锁,“就像用陶碗去盛滚烫的铁水,不炸才怪。”
杨逸臣将测能玉递到三人面前,玉佩触碰到他们皮肤后,紫电立刻变得狂躁起来,甚至炸开细小的火花。“这就是问题所在。”他指着玉佩上紊乱的纹路,“妖主修肉身,力量是‘凝实’的,像块实心铁;人体修的是‘灵韵’,经脉更适合引导‘流动’的能量,比如我的神龙气和雷电之力。你们现在是把实心铁塞进了细竹管,要么管破,要么铁碎。”
“那难道化形后,我们的修为就只能倒退吗?”狐青急得抓了抓头发,狐族最看重修行进境,他卡在十二阶已近百年,本以为化形是突破的契机,没想到反而成了桎梏。
杨知渊沉吟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卷兽皮古籍——这是昨夜从树精族长那里借来的《化形真解》。“古籍上说,上古妖族化形后,会走‘淬体融灵’的路子。”他展开兽皮,指着上面的图文,“先以灵液淬炼人体,提升骨骼经脉的韧性;再将妖力‘化实为虚’,融入灵气运转的轨迹里。只是具体怎么操作,上面写得很模糊。”
“化实为虚?”杨逸臣指尖的紫电突然闪烁了一下,“我试试。”他起身走到殿中,运转神龙气包裹住一缕雷电之力,原本凝实如箭的雷力,竟渐渐散成了细碎的光点,顺着他的经脉缓缓流转,“就像这样,把刚猛的妖力拆成可控制的细小单元,再用灵气做‘载体’。”
狐青眼睛一亮,立刻学着运转妖力,可刚一拆分,妖力就像断了线的珠子般四散开来,他顿时感到一阵脱力。“不行,妖力太‘刚’了,根本捏不住。”
“得有媒介。”杨诗瑶突然开口,她从药箱里取出三株不同的草药,“这是龙须草、乙木藤和玄铁叶。龙须草能柔化力量,乙木藤可引导轨迹,玄铁叶能加固经脉。我们可以先炼一批‘淬体融灵丹’,帮你们稳住妖力,再配合吐纳法调整。”
说做就做。杨知渊负责提纯草药精华,他指尖凝聚起淡淡的木系灵气,小心翼翼地剥离草药中的杂质,不多时,三团分别呈银、绿、黑三色的膏状物便出现在玉盘里。杨诗瑶则取出丹炉,以神龙气引燃炉火——她的神龙气温润,最适合炼丹时控制火候。杨逸臣站在一旁,不时用雷电之力劈打丹炉,通过高温淬炼杂质。
三个时辰后,丹炉“叮”的一声轻响,炉盖弹起,数十枚泛着三色光晕的丹药飞了出来,在空中凝成一串。“成了!”杨诗瑶伸手接住丹药,丹药入手温润,还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熊山第一个上前试药。他吞下丹药后,立刻盘膝打坐,丹药入腹即化,一股温热的气流顺着经脉蔓延开来,原本躁动的妖力竟渐渐平稳下来。“好像……没那么疼了。”他试着运转妖力,这一次,力量虽然还是有些滞涩,却没再出现经脉胀痛的情况。
“有效果!”狐青和鹿泽也连忙服下丹药,果然都感觉到妖力变得温顺了许多。
可问题很快又出现了。半个时辰后,熊山突然闷哼一声,脸色涨得通红。“不行,丹药的效力快过了,妖力又开始反弹了。”他咬牙运转力量,胸口的衣服竟被体内鼓荡的妖力撑得裂开。
“看来光靠丹药不够,得有长期的淬体之法。”杨逸臣皱起眉头,他走到熊山身边,手掌按在他的后心,一道柔和的雷电之力注入他体内,帮他压制妖力,“我的雷电之力既能破坏也能净化,或许可以用来‘打磨’妖力。就像用砂纸磨铁块,把棱角磨掉,让它能顺着经脉的纹路走。”
他当即决定,先从熊山开始尝试。熊山的妖力最是刚猛,若是能稳住他的力量,狐青和鹿泽的问题便好办许多。杨逸臣让熊山盘膝坐好,自己则站在他身后,双手按在他的肩井穴上,紫色的雷电之力如细流般缓缓注入。
起初,熊山只觉得浑身发麻,可随着雷电之力游走,他体内的妖力竟像遇到了克星般不断收缩。“疼!”当雷电之力触及丹田处的妖力核心时,熊山忍不住叫出声来,额头上青筋暴起,“好像有无数根针在扎我的丹田!”
“忍住!这是在打磨妖力的棱角!”杨逸臣沉声道,同时加大了雷电之力的输出,“想象你的妖力是一块石头,我的雷电就是刻刀,把它雕成能放进经脉里的形状。”
杨诗瑶在一旁紧张地看着脉诊仪,一旦数值超过阈值,她就要立刻用神龙气中断。杨知渊则手持《化形真解》,不时提醒:“注意引导力量往带脉走,带脉主约束,能帮着固定妖力!”
一刻钟后,杨逸臣猛地收回双手,熊山“噗”地吐出一口浊气,身上的衣服已被冷汗浸透,但他眼中却闪着兴奋的光芒。“成了!”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妖力在经脉中流转,虽不如以前迅猛,却异常平稳,“我能控制住了!”
杨逸臣却摇了摇头,他指着测能玉,上面的纹路虽然比之前规整,却仍有细小的裂痕:“只是暂时稳住了,还没真正‘融’进去。接下来,我们要练‘同步吐纳法’——你们运转妖力时,同时跟着我修炼神龙气的吐纳节奏,让妖力和灵气的运转频率保持一致。”
接下来的三日,四人几乎都待在偏殿里。杨逸臣亲自示范吐纳法,他的呼吸绵长而规律,每一次吸气,神海中的金色小塔都会闪烁一下,神龙气与雷电之力交织着流转;每一次呼气,周身的空气都会泛起淡淡的涟漪。
狐青、鹿泽、熊山跟着模仿,起初节奏完全乱套,妖力和吐纳的频率总是错开,常常练得头晕目眩。杨知渊便用木系灵气帮他们调整呼吸,每当他们气息紊乱时,就有一缕灵气顺着鼻腔进入体内,引导他们跟上节奏。杨诗瑶则每天炼制新的淬体融灵丹,根据三人的体质调整草药配比——给狐青的丹药里多放了龙须草,增强柔韧性;给鹿泽的加了乙木藤,提升引导力;给熊山的则加重了玄铁叶的分量,加固经脉。
第三日傍晚,狐青突然发出一声轻喝,他周身的淡青色妖力竟与空气中的灵气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层淡淡的光晕。“我融进去了!”他惊喜地喊道,运转妖力时,经脉不再有滞涩感,反而有种行云流水的顺畅。
鹿泽和熊山也紧随其后,先后掌握了同步吐纳法。当三人同时运转力量时,偏殿内泛起青、绿、棕三色光晕,三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却互不冲突,反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气场。
杨逸臣拿起测能玉,这一次,玉佩上的紫电平稳流转,纹路清晰完整。“初步成功了。”他脸上露出笑容,“但这只是基础,接下来要练‘实战转化’——把这种融合后的力量用在战斗中,毕竟我们很快就要去封魔山了。”
众人转移到后山的演武场。杨逸臣让熊山先出手,熊山一拳砸向演武场中央的巨石,以往他这一拳能将巨石轰成粉碎,可这次,他运转融合后的力量,拳头落在巨石上,竟只留下一个浅浅的拳印,可巨石内部却传来“咔嚓”的碎裂声——力量竟穿透了石表,直接作用在内部。
“好!”杨知渊拍手叫好,“这就是‘化实为虚’的效果,力量不再是硬碰硬,而是能顺着物体的缝隙渗透,比以前更灵活了。”
狐青则施展狐族的速度异能,以往他化形后稍一加速就会因妖力失控而踉跄,此刻却如一阵清风般在演武场中穿梭,留下一道道淡淡的残影。鹿泽更是惊喜,他的木系能力竟能与体内的妖力融合,随手一扬,地面上便长出一片带着尖刺的藤蔓,藤蔓的硬度远超以往。
杨诗瑶看着三人的变化,眼中满是欣慰:“现在你们的力量虽然爆发力不如妖体时,但可控性和灵活性大大提升,而且能和灵气结合,以后还能尝试领悟法则之力,这可是妖体很难做到的。”
杨逸臣却神色凝重:“封魔山的混沌之气比黑森林浓郁百倍,你们的融合之力能不能扛住混沌之气的侵蚀,还不好说。明天开始,我们加入‘混沌模拟训练’——我用雷电之力模拟混沌之气的侵蚀,你们用融合之力抵抗,同时修炼净化之法。”
当晚,杨逸臣回到自己的居所,金龙子凑上来蹭了蹭他的手背。他抚摸着金龙子的鳞片,神海中的器灵突然开口:“小子,你帮那三个妖族化形的法子,倒是有些意思。其实雷电法则也能帮他们更快融合——雷电既能打磨妖力,又能净化混沌之气,可谓一举两得。”
“我也是这么想的。”杨逸臣闭上眼睛,神海中的雷神锤虚影闪烁起来,“只是他们的体质还太弱,不能承受太强的雷电之力。等他们再稳固一段时间,我就教他们引雷淬体。”
器灵轻笑一声:“你倒是越来越有雷神的样子了。记住,守护不是一个人的事,把力量分给值得信任的伙伴,才能真正守住这片土地。”
杨逸臣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雷神锤。窗外,月光洒在演武场上,三道身影仍在刻苦修炼,三色光晕在夜色中格外耀眼。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封魔山的挑战还在等着他们,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夜色渐深,盘龙谷的灯火渐渐熄灭,唯有演武场的光晕和雷神锤上的紫电,在寂静的夜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