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祥此时正品茶呢,听到林祖辉的要求,杯子差点没拿稳。
他也算见过无数大风大浪。
当初73年股灾,他成功帮助客户守住公司,就成了港交所知名股票经纪人。
现在没有网络,富豪又不会天天跑去港交所盯着涨跌,基本都是委托给经纪公司或个人代为管理。
他经营的股票经纪公司,客户遍布港岛,甚至海外客户也有不少。
但林祖辉的大手笔还是吓到他了。
广播电视公司?那不是tVb的母公司吗?
这间公司虽然市值不算最高的一批,但一样是明星企业。
总股本约三亿股,现在的股价应该在15块左右。
这可是市值近50亿的大企业。
邵六叔有意出手这么多股份,还是卖给眼前这位年轻人?
这么大事,为什么之前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
还有这位林生,真有这么多钱?
就算王冬把家产全给了他,港岛有钱人无数,邵六叔为什么要卖给他?
不过司马祥自然不会这么问,而是慢慢放下杯子。
确认林祖辉的表情不是开玩笑,就很自然地聊起了大宗股票交易的规则。
股票一样是商品。这种大额交易,肯定不会走港交所,但一样需要向港交所申报。
只要交易流程没问题,港交所不会过多干涉。
交易价格通常需要参考当日股票收盘价格,也可以参考前几个月的市场均价。
大概率可以打折出售,但这个需要具体谈。
还有交易信息需要市场披露,不能藏着掖着,最迟也得在交易完成后1小时内进行披露。
交易完成后,卖方股份需要锁定6个月,不能再次交易或流入市场。
林祖辉也第一次听说这些,他认真地记下了一个关键点。
尤其是锁定期,这代表中间他想套现都不行。
不过听上去,似乎也不复杂。
邵六叔跟他都已经谈成了意向,价格上也问题不大,上下波动几千万而已。
但司马祥最后提了个问题。
股票交易是不复杂,但交易对股价的影响很大。
如果市场认为这次交易是邵六叔要离开公司,对公司的未来持悲观态度,可能股票一到手,市值立马蒸发很多。
还有就是购买方的问题,是个人出资,还是企业?
港府印花税收的都一样,交易额的0.1%,但其它相关税率区别很大。
林祖辉认真听他说完,打开桌上的雪茄盒,先给司马祥发了一根。
见他摆手拒绝,就自己点上。
《永辉情缘》已经播出,《永辉人生》也快播出了,肯定能证明永辉集团对传媒不是外行。
用私人身份或企业交易,肯定没有用永辉集团作为主体交易更好。
而且永辉集团,他不想整体上市,最好是将超市业务单独上市。
因为超市业务现在虽然赚钱,但发展潜力较低。
现在看着不起眼的农业、物流反而潜力巨大。
他可没兴趣给李首富做嫁衣。单独超市业务上市,可以限制李首富干涉集团业务。
永辉集团的股东,现在除了他跟王凤仪,还有华瑞。
收购港岛最大的电视台部分股份,华瑞绝对举双手双脚赞成。
永辉超市现金流很高,他们稍微注入点资金,剩下靠贷款就能搞定。
林祖辉想清楚了,股市他确实是外行,但营销他可是内行。
按他的步骤来,交易影响股价是一定的,但大概率是股价大涨。
“我要用永辉集团为主体进行收购。资金的话,现在集团的流动资金差不多1亿,我会再联系股东注资3亿。”
“剩下的资金找银行贷款,这个很简单,我们集团主营零售业务,现金流很健康。”
“祥叔,不知道能不能帮忙?”
司马祥笑着点头。
他是股票经纪,大宗交易也是他的业务之一,有工作自然不会拒绝。
“林生,我是股票经纪人,有工作自然不会拒绝。”
“这次交易我可以亲自运作,再给您一个最优惠的价格。”
“我公司的收费通常是万五到千二,第一次合作,我按万五收。”
“你可以随便出去问,绝对是最低价。”
林祖辉脑子一转,就算出这单司马祥才赚四十多万,这肯定是个低价。
这是近十亿的交易,虽说谈判可能很简单,但人家就是靠专业赚钱。
他放下雪茄,跟对方握了下手,算是达成合作了。
“是祥叔很照顾我,等会我让集团律师、财务联系您。”
两人又随便闲聊几句,确定林祖辉会派人找他,司马祥就准备告辞了。
他其实挺忙的。
上午在港交所看盘,十点多发现没什么异常,才跑来见客户。
顺便林祖辉这边赴约,1点开市之前,他就得赶回去。
“林生,那就这么说定了。”
“港交所快开市了,我回去还有事。”
林祖辉看看表,还有半个多小时1点,时间应该还够聊会。
“祥叔,先别急。”
“还有个事,问问你的建议,我长话短说。”
司马祥听他这么说,自然不能急着走,将刚拿起的包又放了回去。
“林生,你直接说就行。”
“只要我知道,都不会藏着掖着。”
林祖辉组织了一下语言,快速说了一遍永辉超市筹备上市的问题。
他缺钱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抓紧弄个上市公司,好彻底跟过去说再见。
司马祥哪怕已经经历了刚才的信息轰炸,还是有点脑袋嗡嗡的。
你有钱买股票也就算了,你还要上市?还是主板上市,甚至不是集团主体,而是拆分业务上市?
不过听到盈利情况、门店覆盖率、市场占有率,包括他已经跟李首富谈妥。
已经确定和黄会入股永辉超市,之后将百佳超市的生鲜供应商全部替换为永辉。
拆分出来的业务,会包含零售超市、批发供应链、仓储业务。
这些业务现在占集团营收的九成。
今年第一季度实现毛利润6亿,净利润1.8亿。
哪怕零售行业估值算不了十倍,但估值50亿绝对没问题。
年营收7亿多,港岛生鲜零售行业龙头。
如果没有数据造假,他想上市还真不是问题。
司马祥算是整个港岛对港交所最熟悉的一批人之一了。
他马上发现,摆在林祖辉面前的只有一条路。
“林生,如果你说的数据没问题,那么你只能借壳上市。”
“因为正常上市有辅导期,公司最少要稳定经营三年。”
“虽然以你企业的营收、利润,都远超港股的5亿市值、三年利润8000万的要求。”
“但注册时间太短,除非港交所特批,否则没希望。”
“而且你说想今年上市,就算特批,也得有几个月缓冲。”
“正常上市,时间上肯定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