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十七世纪富二代 > 第19章 一号带来的消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森的物理课还在继续,迟到的葛世振姗姗来迟给众人道了个歉:“抱歉,抱歉,学生今日来晚了。”

郑森连忙摆手表示没有关系:“无碍,快坐下来吧。最后我还会给大家重温一遍。”

方以智好奇道:“仞上兄,究竟是什么书这么吸引你,能让你错过今天这堂精彩的物理课?”

“当然是最近在南京流传甚广的《大玉儿秘闻》了。”

郑森颇为无语‘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方以智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本奇书啊,也难怪仞上兄会排队去抢了。我知道了这本书后,也让书童排了一上午的队,好不容易才抢到了一本。早知你也喜欢,我就让书童誊抄一本给你便是。”

冒襄颇有兴趣的问道:“能让密之兄称奇的书可不多,除了师傅编的初级数学和初级物理以外,我还没见过能让密之称奇的书呢。只是不知这本书奇在何处?”

“这本书奇就奇在,它是全篇由白话文写成通俗小说。内容写的是建奴酋首皇太极的家事。这本书将皇太极家里的秘密,大玉儿与皇太极和多尔衮之间的爱恨情仇,绘声绘色的描写了出来,就好像作者长白山人是皇太极身边之人似的。而且这本书和师傅的初级物理以及初级数学一样,都是用俗体字写的。如果也像师傅一样,在书中用了标点符号,我都以为长白山人是师傅了,哈哈。”方以智啧啧称奇笑道。

郑森:“……”

“让你这么一说,我都想买一本看看了。”冒襄同样笑道。

“辟疆兄可以等等,我已经为这本书画了52幅插画,等再画一些就给德馨书屋的老板南波万送过去,让他配上插画雕版印刷。如此奇书怎么只能用如此低劣的活字来印,雕版印刷才更能配的上它的价值。只是这作者长白山人实在可恶,书都出来两个多月了竟然还不把下部写出来。他要是再不写,我就找南老板给他寄刀子。”方以智不满道。

郑森:“……”

“或许是缺少灵感写不出来呢?”

“什么缺少灵感,就是懒罢了。”

“哈哈哈哈……”

“密之,为师看你对力学已小有所成,这里有十套受力分析题,你回去后做好,下次上课给师兄弟们讲讲。”郑森笑眯眯的看着方以智吩咐道。

方以智:“???”

……

郑森羞愤的结束了今天的课程,打破常规主动来到了倚天兵器铺与一号接头。

兵器铺后堂内,一号刚想向郑森汇报最新取得的情报,却被郑森打断:“人们争相排队抢《大玉儿秘闻》是怎么回事?”

一号很奇怪,之前水手总是很着急要情报的,其他的杂事一般不问。可是为何今天水手会不问情报,先问这本书的事。当然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能是水手听说《大玉儿秘闻》挣了大钱,所以才问的吧。

“报告水手……”

郑森一脸严肃道:“叫我公子。”

‘这又是咋回事?原来不都是叫水手吗?’一号心里打起了小鼓。

“是,公子。《大玉儿秘闻》上架之后本来无人问津。可是某日一国子监监生偶然发现了此书,在感叹此书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立体之后,便一口气买回去了十本。随后越来越多的监生听闻,纷纷赶来购买。以至于后来名气越来越大,新的书刚一刊印出来,便销售一空。各路文人骚客,每天一大早便来门口排队购买。属下已经加大了印刷量,可是依然不够顾客们买的。现在属下已经不需要水手给经费支持了,上个月仅凭此书属下便已净挣78两,预计本月可净挣200两。哦,对了,顾客们还纷纷催促公子您更新呢……公子真是大才啊,随便写本书就能挣大钱。”

一号不乏溢美之词的将郑森夸奖了一遍,本以为会的得到郑森的褒奖,怎料到郑森听完还颇有一些哀愁。

‘挣了大钱都不高兴,水手这是在愁什么呢?’一号心里嘀咕道。

听完一号的讲述,郑森也算是大体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在郑森的规划里,他本来是不打算让这个情报节点如此火爆,以至于关注度太高的。但事已至此,郑森如果让一号把书撤下来,不卖了反而更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郑森无奈的叹一口气道:“这本书卖的不错,你的功劳值得肯定。如果有监生找你说要把他为《大玉儿秘闻》所做的插画,加到书里,你就答应他。插画版的《大玉儿秘闻》你要分他三成收入,如果他不答应,你就不加插画。但是如果他要给我寄刀子,一定要将他打出去。”

“是,属下明白了。”

如果有寄刀子的将他打出去,这件事一号可以理解。但是有人甘心给《大玉儿秘闻》做插画还不要钱,这种好事为何水手不答应?

“好了,这件事告一段落,说一说上次让你调查茅十七的情况。”

“是,属下经多方打听,得知茅十七的父亲叫茅泰,母亲叫简楠春,姐姐叫茅石榴,家在郧阳府郧西县。去年郧西闹流寇,茅十七和家便逃了出来,沿江而下来南京投奔舅舅。很可惜,茅石榴在逃难的路上病死了。茅十七虽然最终和父母到了南京,住进了舅舅家。但是没多久后,他舅舅便将他母亲强行送给了魏国公,同时将茅十七和他爹赶到了大街上。他爹虽然去魏国公府上寻找过他娘,可是都被打了出来。一身伤病,缺衣少食,最终一命呜呼,被保甲埋到了城外乱坟岗,连块墓碑都没有,茅十七也自此流落街头。”

一号所述,与郑森和李丽雅从茅十七只言片语中了解到的情况相吻合。因此郑森也彻底放下了心来。郑森所办之事是掉脑袋的事,一个不小心就是身首分离,所以他身边之人必须知根知底。

“茅十七的舅舅,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营生?家在何处?”郑森又问道。

“茅十七的舅舅叫简柏丞,是南京户部的书办,家在朝阳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