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郑成功开始翻阅起来内阁送来的文件,当他看到一份文件里写着,两年前那艘在宿务追着西班牙舰队一路往南而去的战舰回来了的时候。激动地心情难以言表。
“家玉,立即命令这两艘战舰的所有船员北上,我要亲自见见他们。”
“遵命。”
如果是一般的战舰回来,郑成功不会如此激动。但这两艘战舰不一般,虽然他们最终没抓到那些逃走的西班牙战舰。却成功发现了绝岛,也就是后世的澳洲。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东南部的一个海湾,发现了建文帝朱允炆的踪迹。
一个月后,紫禁城文渊阁,已经习惯了在文渊阁接见臣子的郑成功,在这里和内阁成员接见了两艘战舰上的舰长和大副。
“诸位皆是我大正的功臣,此次追击敌舰虽然没有斩获,但却在绝岛找到了前明建文帝的踪迹,也是大功一件。尔等的功劳,朕,定会不吝嘉奖。”
“多谢陛下赏赐,能为陛下尽力,是我等福分。”基隆号船长蒋文命拱手答道。
“跟朕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建文帝遗迹的?又有怎么样一番精彩奇遇?”郑成功带着满脸笑意询问道。
“我们沿绝岛东岸一路往南追击,连追了两月有余。忽然有一日乌云蔽日风浪大起。而敌人也消失在了狂风暴雨之中。
面对着这滔天巨浪,我们以为死定了。好在妈祖保佑,在第二天雨停了,风也停了。而我们面前正好出现了一个可以避风的港湾。
由于遭遇了一日一夜的大风大雨,船只破损严重,已无法再进行远航。于是我们两舰便决定进入港湾搁浅,寻找当地人帮助我们修船。待修好船后再想办法离开。
怎料,当地的土着还在使用石斧石茅,穿着兽皮,修船的事他们一点也不懂,再加上语言不通,我们完全用不上他们。不过好在当地不缺木材,还有着及其优质的铁矿。
当地人也十分热情,哦对了他们长得跟咱们不太一样,皮肤棕黑,还有着卷曲的头发。倒是跟南海东南那大岛上的土着居民有不少相似之处。
后来我们用手里的铁器跟当地人交换了一大片土地之后,便一边开荒种地,一边动手采伐木材,开炉炼铁,捕兽制皮,制作各类修船材料。
非常幸运的是,当地有一种动物十分奇特,这种动物通体棕红色,身高2米,可以一蹦八九米,腹部还有一育儿袋,专门用来装幼崽。
而这种动物的皮毛特别紧致强韧,是制作皮鞋皮靴的上佳材料。就连我们舰船破损的风帆,都是用它的皮来修补的。这种动物被当地土着称作‘侃格鲁’。
但是这种动物的肉却十分腥膻,如果不是船上带着大量辣椒,用于调味。那腥膻之味根本无法掩盖。”
“你说的可是这个?”郑成功翻开了一本早已准备好的动物画册,指着上面的一个动物询问道。
“对,没错,就是它。陛下您怎么会有这个动物的画像?”蒋文命好奇的问道。
郑成功自信满满,一本正经的瞎编道:“这种动物叫‘袋鼠’,曾经在商周时期遍布中原各地,不过后来随着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伐,导致这种动物被人们当做粮食吃掉,因此便在中原灭绝了。
这种动物能出现在绝岛,那绝对是因为当年有人为了躲避战乱,从中原将它带了过去。使其在当地繁衍生息。”
“陛下博学多闻,属下自愧不如。”蒋文命感慨道。
“哈哈,这本画册朕就送给你,上面还有好多绝岛的生物,想必你这次去也见识过了。”说罢郑成功将画册交给了蒋文命。
“多谢陛下赐书。”
“继续说说你们怎么发现建文帝遗迹的吧。”
“好。”蒋文命思索了一下,又讲道:“后来,我们跟当地土着混熟了,渐渐地能听懂他们的语言,我们就被他们邀请去了一处位于山丘之上的坟地。
我们在那坟地里赫然见到了十几个坟包,其中一个最大的坟包上用汉字刻着‘大明建文皇帝朱允炆之墓’,落款日期是建文二十五年,落款人是太子朱文奎。
在朱允炆之墓两侧墓穴则分别是太监王钺和太子朱文奎之墓。
根据现场墓穴的情况判断,朱允炆一脉在当地传了三代,便绝嗣了。”
“现场可有其他物证,比如玉玺等,可以证明他们身份的物品?”郑成功又追问道。
蒋文命摇了摇头道:“并没有发现其他物证。我们判断,即使有玉玺,也被建文帝带到了墓中。再加上死者为大,我们不敢开坟查验。不过碑文我们都拓印下来了,回来的时候我们都交给福建舰队了。”
“你们做的很不错,朕很欣慰。回去后先好好休息修,休息好了,写一篇你们这次探险的游记,我要好好参详。”郑成功吩咐道。
“属下遵命。”
待蒋文命等人舰队众人离去后,郑成功对内阁阁员们说道:“此事事关重大,他们在绝岛发现了我们华夏苗裔。我们应当立即派出探险队,与那些失落的华夏苗裔建立联系。
让他们重新回归我们华夏大家庭,莫要让他们孤独漂泊在外寒了心。”
众阁员内心疑惑不已,陛下之前说那殷地安人是殷商苗裔也就算了,毕竟长相十分相似。可是这绝岛土着长得与我们也不一样啊,怎么就成华夏苗裔了?
况且他们还在使用石斧石矛,就算是商周时期出去的,怎么着也会炼制青铜吧?
不过你是开国皇上,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信。
“薛总理。”
“老臣在。”薛国观回答道
“拟旨,改绝岛为蓬莱洲,组织探险队与蓬莱洲我华夏苗裔建立联系。尽快在当地建立营地,教化当地百姓,务必使当地百姓尽快回归我华夏大家庭。”郑成功命令道。
“臣遵旨。”
“这只是我的一个粗略方针,具体的事务你们写成细则报于我审阅。我们务必要使当地百姓感受到家的温暖。”郑成功十分自信的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