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哈哈哈,大明 > 第13章 书中真的有黄金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茹让的祖上是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册封忠诚伯的茹瑺。

茹瑺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茹监、次子茹铨、幼子茹镛。

茹让就是幼子茹镛这一脉。

他这一家子在长安生活多年,算是长安的土着了。

茹家先祖的风光在多变的大明朝并未保持下去。

茹瑺不去送赵王离京,被御史弹劾了,被逮入锦衣卫监狱。

他怕屈打成招,害怕诬告,害怕因为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牵扯出更多无辜的人。

他让儿子去街上买了毒药,服毒自杀了。

哪怕都这样了,锦衣卫还是没有放过他,给他买毒药的儿子茹铨成了谋杀父母之人。

全家被贬到广西去了。

仁宗即位后,这件看起来莫名其妙的案子才得以平反昭雪。

茹家仅存的三房茹镛这一脉就从广西来到了长安。

这一房的血脉能来这里全得依仗长安郡主。

她是郡主,秦王的女儿,也是茹瑺的儿媳,是她请宗室开的这道口子。

这都是店家告诉余令的。

他说,茹家现在也不怎么好了,子嗣都在努力的念书,可这些年也并未念出一个什么名堂来。

大前年茹家老爷子才入土。

余令听后唏嘘不已,论祖上茹让的一家比苏怀瑾要厉害。

现在的茹让一家见了苏怀瑾他爹怕得下跪行礼。

如今茹家已经没有了官身,全靠土地和族人去做生意来养活自己。

可即使这样,现在的茹家对余令而言也是高攀不起的。

茹家的邀请余令同意了。

余令也想看看茹家这种长安土着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得多看看富贵人家。

免得以后出去后像个白痴一样。

再说了,自己一军户之子,人家来邀请自己得兜着,不能给脸不要脸。

茹家再落魄也比余家强,破船还有三千钉子呢。

有客人要来,茹家彼时也忙碌了起来,这都是让哥亲自吩咐的。

茹家虽落魄了,但不代表不会做人了,他们知道如何招待客人,更知道如何让客人觉得满意。

东西,吃食不是首位,东家的态度才是第一位。

(ps:历史上茹家的门风还是很好,他们家的家训流传下来了,茹瑺是朱元璋的天赐良臣,传言他是南岳神转世。)

茹让喜欢交友,他对余令其实没有多大的兴趣。

但是余令的小名叫来福,这个和他家狗一样的名字却让他有了兴趣。

“老张,你去外面干甚去了?”

一老仆抱着狗慌忙跑了过来,赶紧解释道:

“让哥,奴抓来福去了!”

茹让猛的一拍脑袋,赶紧道:

“那个谁啊,你去把来福关到柴房里面,记住啊,客人没走之前来福不准出来,它要出来,你们就从这个家出去!”

“让哥,来福不咬人!”

茹让深吸一口气,怒吼道:

“你懂个屁,案首人家的小名叫来福,这狗要是出来,你们要是喊出来了,额要锤死你……”

“哎呦,这得关着,真要喊出口,那就结仇了,咱们家也丢不起这个人。”

茹让点了点头,心里默念了一遍叔父教的,开始等待余令的到来。

余令本来打算今日就回家的。

因为答应了茹让,就只能在茹家赴宴之后再从长安离开。

余令没有想着在茹家待很长时间。

他就是想来看看,看看富贵人家的日子,好让自己有个盼头,将来自己和小老虎老了。

也能在院子里看景不是?

茹家对余令的到来很是开心,并未因为余令的年龄小就轻视。

所以在进府的时候人家邀请余令走的是大门。

茹让亲自接待的。

长安望着像是迟暮没有生计的老人,但茹家的府邸里却是另一副景象。

假山边上的枫叶红的可爱,石板路边上的青苔也别具味道,大院子更是纤尘不染。

仆役虽然不多,年纪也大,但看不到一点骄横。

余令进来后就感觉很舒服,没有在苏家的那种拘束感。

茹让陪着余令,先在前院看景,随后就去了专门用于会客的雅亭。

屋舍的摆设余令没去琢磨,倒是被窗户吸引住了。

富贵府邸的造景就是不一般。

明明地处西北,却有推窗可见江南的雅韵,水池,荷叶,红锦……

真是把对景、框景、借景、障景用到了极致。

茹让见余令在打量着窗景,笑道: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用之大用?”

茹让一惊,忍不住道:“令哥也爱读《道德经》?”

余令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房子之所以能成为房子,不是因为有了四堵墙,而是因为墙上有了窗。

这是苏怀瑾讲得,余令觉得很有道理。

“读了一点点,读不懂!”

茹让笑了,压低嗓门道:“其实我也读不懂,但这些都是我叔父硬让我读的,其实我不爱读书。”

见余令不怎么爱说话,茹让又说道:

“我的叔父你见过,就是朱县令,我启蒙、入学、求学其实都是他教的,就连做人的道理都是他教的!”

余令闻言一愣,不解道:

“你家大人?”

茹让拍了拍胸口,颇为自豪道:

“大人,不算我出嫁的三个姐姐,我现在就是我家的大人,这个家我最大了,不对,我和我妹子是这个家的大人。”

余令望着自豪的茹让,不知为何却莫名的有些心酸。

十三四岁的孩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问题是他家还这么大。

余令由衷的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厉害!”

茹让笑了笑,给余令冲了一杯茶。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忍不住低声喃喃道:

“末流家族了,已经是末流家族了!”

说到家族,余令又忍不住想起了苏怀瑾。

他说他家是三流家族,不算外面的,就算家里的仆役,家族里的生意,他老爹得负责近千号人的吃喝拉撒。

后世的影视给余令了一个错觉,让余令觉得一个大家其实就是那百十号人。

等在苏家做了几次客后……

余令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那百十多号人是心腹,是亲眷,仅是这一个家明面上的人。

把一家比作大树,他们就是露出了给外面人看的。

在树干之下,全是密密麻麻的根须,树干之下的人可多了。

用余令的话来说,每一个五品官就相当于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管家就是大秘书。

这还是五品,若是四品,三品,那得多吓人,怕是有近万人不止吧。

茹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抬起头忽然问道:

“令哥读书可有人资助?”

余令一愣,有点明白茹家的意思了,摇摇头:

“实不相瞒,军户之子,薄田几亩,亲眷几人,并无人出资帮助!”

“今后令哥读书的一切费用由我茹家来出如何?”

见余令抬起了头,望着自己,茹让想着叔父所教。

可那些话他有些说不出口,有些难为情,有些肉麻,他咬了咬牙,他索性按着自己的想法来。

“令哥,你我年岁相仿,我就直说吧,今后有问题找我,凡是我能出的上力的,我一定会出全力!”

“我就是一个读书人,不值得!”

“你的卷子我看了,你的字,你的诗词我都看了,我不如你,没有什么不值得,你是案首就当值得。”

“万一我今后只止步童子,再无进一步的希望呢?”

茹让笑了,自信道:

“童子试是县试,县试能花几个钱,府试和院试才是真正花钱的地方,打点,拜会,这些人情礼物才是最花钱的!”

“不谈钱!”

余令拒绝的很干脆,茹让说的这些的确很诱人,可天底下哪有什么免费的午餐,若自己真的止步于此。

人家在你身上花出去的钱就当打水漂了?

茹让闻言有些失望,索性不再谈论这个事情,挥挥手,家仆开始上菜。

这才是余令的最爱,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想吃顿好的。

见余令吃的香,茹让笑了,索性也不管了,一边吃,一边介绍菜品。

高处的朱县令望着两人吃的像猪一样,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巴掌。

“朱沐啊,你是咋想的啊,让一个孩子去收买一个孩子,怎么会蠢到这个地步呢?”

一顿饭什么都没有发生,就是两个人比谁吃的多,茹让觉得畅快极了,收买人心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做不来。

一想就浑身冒汗。

“令哥,你我算同窗不?”

余令对付着碗里加肉臊子的油泼面,头也不抬道:“算!”

“说句不该说的,我看你很顺眼,今后来长安多来找我,我家里什么都不多,就书多,你随便看!”

“王阳明先生的书有不?”

“全套加注释!”

说着,茹让突然大喊了起来:

“小慈,去书房把乐山居士的书找出来包好,一会儿让令哥带回去。”

“好!”

余令打了个饱嗝,望着桌上的空盘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今日算你请客,这样吧,改日你来我家,你若不嫌弃,我也请你吃一顿!”

茹让眼睛一亮,笑道:“当真?”

“这还能开玩笑?”

“好!”

这一顿饭余令吃的格外满意,吃的有点昏昏欲睡了。

茹让也很满意,因为客人很能吃,说明自己招待的很好。

在离开时,一个小姑娘正抱着一大摞书站在屋门外。

小姑娘很好看,上穿白细布襕衫,圆领大袖,下着四季花织金妆花马面裙。

抱着书站在那里,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很灵动,显得很灵性。

“这是我妹妹茹慈!”

余令从茹慈手里接过书,点点头:

“嗯,你妹妹很好看!”

这一口余令知道完蛋了,自己不是大人,这样的话说出来不合适。

很失礼。

余令赶紧道:“我也有妹妹,也很好看!”

茹让笑了笑,他倒不觉得有啥。

送余令到门口,茹让往余令怀里塞了一包碎银。

见余令要拒绝,茹让按着余令的手道:

“不关任何事,只是咱两人的私交,今后你若中秀才,你看过的书给我看就行!”

“好!”

余令双手抱着书,避无可避,点了点头。

忽然想到自己见过的,出自大府邸的孩子好像都很早熟,都很会做事情。

苏怀瑾、吴墨阳,再算上这个茹让,待人接物好像都不错。

至于纨绔,最纨绔的当数谭伯长了吧!

“明日你还在长安么?”

“我回客栈后就走,大雨要来了,我得回家了!”

茹让不解道:“明日放案,这个大日子你......”

“一个童子而已!”

茹让苦笑着摇摇头,他有点搞不懂余令在想什么,或许这就是天才。

余令抱着书走远,比茹让小一点的茹慈忽然喃喃道:

“哥,这是哪家的?”

“去,说了你也不懂!”

茹慈照着茹让的小腿就是一脚,然后生气的离开。

茹让捂着脚,朝着余令大喊道:“令哥,喜报我给你送过去吧!”

“喂,余令,喂......”

余令在找到老爹后就缓缓的离开了长安。

坐在驴背上,数着一颗颗的碎银,余令忍不住感叹了起来。

原来......

书中真的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