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太子无敌 > 第92章 圣贤是周凌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圣钟声音响了三刻钟之后,终于停了下来。

整个金銮殿甚至是皇宫之内,忽然变得静谧无比!

四周伺候的太监和宫女们大气都不敢喘一个,因为此时一旦出现任何意外,都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此时这天下的中心,大周金銮殿上的气氛实在是太过于凝重肃然!

别说是这些宫女太监了,就算是三品重臣。

平日里一言可决定无数百姓生存流亡的高官们都不敢轻易开口了。

元武帝提前从地宫闭关还朝,这足以说明他闭关并没有如愿,甚至在地宫里面还发生了不为人知的事情。

事实上,就算是元武帝不出关,在今日朝会之后,三位监国也将会考虑将元武帝从地宫之中请出来。

因为他们刚刚收到来自匈奴的国书,匈奴使团将由国师赫连日带团出使。

“都说说吧,最近发生了哪些事情!”

元武帝终于淡淡地开口道,语气平淡无喜无悲。

他的目光平视前方,从又捉摸不定!但谁也不希望这位至尊的目光最终落在自己身上。

左相和右相都没有开口,但大多重臣们的目光都落在了昭阳国师的身上。

大周监察司,奉皇命监察天下!皇权特许,先斩后奏!这乃是无上的权力,自然也象征着无限的责任。

而昭阳如月一直以来都是元武帝最恩宠的女人,甚至收为义妹。

“回禀陛下!礼部已收到匈奴国书,匈奴国师将携智者拓跋野,于下月出使大周。”

昭阳长公主再次重复道。

当然,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这次匈奴出使,说是以文会友,想用战马换些粮食和兵器。

可智者拓跋野的出现,定然是不想继续上贡,想撕毁之前被诏安的幌子。

匈奴智者拓跋野,三岁作诗,九岁治国,极其博学。

大周的读书人都称其为文曲星转世,只是都认为下凡错了地方。

当年大周铁骑几乎将匈奴逼入绝境,莫不是此人横空出世,才让这个濒死的部族重新崛起。

而后宛城的沦陷,天诛卫的覆灭,在元武帝的心里就是如鲠在喉。

\"区区匈奴,还敢以文会友?看来是别有用心,相府须早作筹谋,让翰林院好好准备。”

“其他还有事吗?”

元武帝拍了拍御案冷哼一声。

“有!南省林家参蛮王私改祖制!蟒城各大学堂,允许贱籍免费入学,颁布妖书《数理新编》,掘我大周文坛根基!”

在左相常延的示意下,就有御史借此机会,站了出来弹劾道。

毕竟大周文坛昔年来是以孔圣教化为礼,可如今贩夫走卒竟可白读圣贤书!

这明显是打了所有权贵的脸。

“老七?”

元武帝这才想起被贬去蟒城的蛮王,没想到这家伙还如此不安分。

但他对于周凌枫漠不关心且平日里都是以小七唤之,一时自然想不起这是曾经的中宫太子之名。

“陛下,昨夜在洛城,清雪郡主召集诗会,有圣贤面世,做出金言四句,引发天地异象!继而有西域伪一品境大宗师忽然出现,声称大周不可再出文坛圣贤!”

“随后浩然剑宗圣女宁轻雪,神火宗少主完颜明康等人全力抵御西域强者,但皆为不敌!危急关头那圣贤居然引发天地浩然正气,诛杀西域强者,随后天地异变......”

昭阳长公主继续说道,很明显这是在为周凌枫脱罪。

“智者来访,圣贤面世?”

元武帝目光闪烁,显然有些惊讶!

毕竟就在昨夜,他在地宫之内就感受到了皇族气运被人引动,这才莫名的开始不安。

“我大周的读书人竟然只是金言四句,就被西域一品大宗师称为圣贤,看来大周国运千千万万年都不在话下!”

他倒是有些好奇了起来。

“这金言四句真有此等能力?左相,此人是否言过其实!”

元武帝的目光望向左相常延。

此时他此时心中并不想为这大周树立什么圣贤,毕竟有他这位人家帝王,至尊无上就够了。

“陛下,这金言四句隐含无上玄妙,也可当做绝顶心法领悟。非但不是言过其实,如今的评价反而是低了!”

“以臣看,这金言四句还是亘古不变的无上至理,一字不可改,不可有半分不敬!”

常延沉默了数息,随后便出列道。

“嗯?”

元武帝的目光顿时变得凝重了!

他没有想到常延对于周凌枫四句的评价如此之高,他想不到。

常延是何等奸猾的人物,居然会如此态度鲜明的支持,这绝对有异常。

而此时他却讶异地发现,常延比几个月前看起来似乎年轻了不少,而且白头发也少了大半。

“左相,你这是?”

元武帝诧异地问道。

“陛下!昨夜臣领悟这四句金言,没想到身体之中产生了一股正气!武道修为就直接突破了……”

常延躬身低头道。

“陛下,臣也是!”

不少朝中重臣也纷纷低头躬身!

元武帝的面色变得越发凝重起来,不过很快便变得云淡风轻!

这金言四句,看来真是什么绝顶心法了。

此人这般操作,定然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要承他的情!

“传旨!册封此圣贤为集贤院大学士,可入朝为官,可隐于市井!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此次以文会友,就让此圣贤去会会匈奴智者。”

元武帝忽然再次开口说道。

“陛下圣明!”

百官此时都跪拜了下来,高声呼道。

他们自然不敢质疑西域一品大宗师的评价,早就开始安排人手,要尽快去拉拢这个读书人。

无论是皇帝还是门阀世家亦或是武者们,此时都明白这位还未见其人的圣贤,不管是否真有才学。一夜之间便站在了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位置上。

“陛下,可惜昨夜之后,这圣贤突然去向不明,就连监察司也找不到了!”

昭阳长公主再次语出惊人。

“啊……”

此时朝中的重臣们忍不住开始窃窃私语。

“不过此圣贤确定来自边陲南省,同行之人周秋,才华横溢,一样来自蟒城的一位读书人!”

“更加具体的情况,监察司需找到清雪郡主确认!”

昭阳长公主最后才说到了关键之处。

“南省?蟒城?”

而这话直接封住了之前御史们的弹劾。

按这么说法,蛮王在蟒城推行的改革,就是大大的教化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