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瑜在日本做原油期货投资,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回报率高得连各大报纸都报道不过来,商业板块的报纸都快被她一个人承包了。
这消息漂洋过海、轰动全国之后,最先着急上火的居然是北京大学的保安队。
保安队长李大力把报纸摊在桌上,用手指戳着头版大标题:“你看这《经济日报》,‘投资传奇裴瑜:一日收益率达7500%’。”
“昨天不是刚登过‘点石成金’吗?”老王放下茶缸子,凑过来看,“这丫头在日本到底赚了多少钱?”
“听说有好几百万日元呢。”
小张从门外跑进来:“队长,不好了,西门那边又来了一车人,都是外地牌照。”
李大力皱眉:“又来找裴瑜的?”
“没错,刚才我听见一个操着山东口音的大叔跟人说:‘咱得赶紧的,晚了财神爷就让别人抢了。’“
老王摇头:“这才几天啊,就跟赶集似的。”
“队长,咱们真不管管?”小张指着窗外,“你看未名湖那边,打了好几个地铺呢。”
李大力走到窗前,远远望去,湖边确实有几个地铺,还有人在那里蹲着吃饭。
“昨天我巡逻的时候,有个大妈拉着我问:‘小伙子,你知道裴瑜住哪个宿舍不?我从河南专门来的,给她带了点老家的红枣。’”
“河南?这消息传得够远的。”
“何止河南,我还见过黑龙江牌照的车。山东的、河北的、内蒙的,反正五湖四海的都有。”
门卫室的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中年男人探头进来:“师傅,打听个人。”
李大力转身:“你好,找谁?”
“裴瑜,就是那个在日本炒期货的女大学生。”男人从包里掏出一条中华烟,“这是点小意思。”
“不好意思,学校不允许透露学生信息。”
男人急了:“师傅,我从山西开车过来的,一路上油钱都花了好几百。您就行行好,告诉我她在哪个系,或者哪个宿舍楼也行。”
“真的不行。”李大力摆手,“你还是回去吧。”
男人不死心,从包里又摸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师傅,这里面是五百块,您就……”
“我说了不行就是不行!”李大力声音大了,“赶紧走,别在这儿堵着。”
男人悻悻地走了,但没过十分钟,又来了一个大妈,手里提着一袋苹果。
“同志,我想找个叫裴瑜的学生……”
“不知道,不清楚。”老王连珠炮似的拒绝。
大妈不走,在门口踱步:“我听说她就在北大上课,我就在这儿等等。”
“这位大姐,您这样不合适吧?影响学校秩序。”小张出来劝。
“我又没干坏事,就是想见见这个小财神。”大妈在保安室门口的台阶上坐下,“我儿子快30了,还找不着工作,想跟着她学学怎么赚钱。”
“队长,不好了!”小张又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学生宿舍那边乱套了,好多人在楼下喊裴瑜的名字,宿管阿姨都快疯了。”
“什么情况?”
“有个大爷扯着嗓子喊:‘裴瑜!裴瑜!我是你京海老乡!’都喊半个小时了。”
“走,咱们去看看。”
三个人急匆匆地往学生宿舍走,远远就听见吵嚷声。到了地方一看,果然乱成一团,楼下围了一大圈人,有的在仰头张望,有的在大声呼喊,还有人拿着扩音器在那里广播。
“裴瑜同学,我们是诚心来向您学习的,请您出来见见面吧!”扩音器里传出一个中年男性的声音。
宿舍楼上不时有学生探出头来,但看到楼下的架势,都赶紧缩了回去。
“同志们,请你们安静一点!”宿管阿姨站在楼门口,手里拿着一把扫帚,“这是学生宿舍,不许在这闹事!”
“阿姨,我们就是想见见裴瑜,不会闹事的。”一个男人说。
“裴瑜不住这栋楼!”宿管阿姨喊道,“你们找错地方了!”
“不住这儿?那住哪儿?”
“不知道!”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提议去别的宿舍楼看看,有人觉得宿管阿姨在撒谎。
李大力挤进人群:“大家都散了吧,别在这儿围着了!”
“师傅,您知道裴瑜住哪儿吗?”
“不知道,反正已经不在学校了。”
“那她什么时候回来?”
“也不知道!”
“师傅,您就帮帮忙吧,我们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一个大妈拉着李大力的胳膊,“我从边疆来的,火车坐了三天三夜。”
“我们村里凑了点钱,想让裴瑜帮忙投资。”
“我们是深圳来的,想跟她合作做生意。”
“听说她眼光特别准,我们想请她当顾问。”
……
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有东北的、西北的、华南的,甚至还有几个说着港台口音的。
李大力好不容易才把人群劝散,但他们并没有离开学校,而是转移到了其他地方继续寻找。
自从裴瑜在日本赚到大钱的消息传开,整个燕京乃至一些外地的“聪明人”都坐不住了。
他们就跟闻到鱼腥味的猫似的,一窝蜂往北大跑,有揣着存折的,有抱着现金的,还有提着大包小包土特产想来套近乎的。
1986年的北大还是全开放式校园,就跟普通公园没啥两样,卖糖葫芦的小贩、附近遛弯的大爷大妈、甚至来拍结婚照的新人……谁都能自由自在地在未名湖边散步。
跑来找裴瑜的人也是想进北大就能进,没人会拦着他们。于是,北大的学生们下课走在路上,动不动就被人拦住:“同学,你认识裴瑜吗?帮带个话呗,这点小意思你先拿着。”
更夸张的是,有人想包下学校附近的招待所,准备长期住下,还有人直接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未名湖边蹲点,说要在这里打地铺,等着裴瑜这个“财神爷”下课,生怕错过了发财的机会。
上赶着给裴瑜送钱的人实在太多了。保安们哪见过这种场面啊?刚开始还能扯着嗓子喊:“校外人员别堵路!”后来人越来越多,连燕南园的小路都被堵得严严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