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雕花窗棂,轻柔地洒落在太极宫中的内殿里。窦皇后端坐在榻上,神色安详,旁边坐着她的女儿平阳公主和儿媳长孙金凤。三人围坐一处,正唠着往昔的家常,屋内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窦皇后微微眯起眼,陷入回忆之中,缓缓说道:“你们可知道,我小时候啊,那日子虽说不算大富大贵,却也简单快乐。家中虽说也有兄弟姐妹五人,可一家人相互扶持,倒也和睦。”
平阳公主好奇地凑近,眼睛亮晶晶的,追问道:“母后,快讲讲,您小时候都做些什么呀?”
窦皇后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说道:“那时啊,我最喜欢和兄长姐妹们在后院里玩耍,春天看繁花盛开,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一起捡落叶,冬天就盼着下雪,堆个雪人,嬉笑打闹,无忧无虑。”
长孙金凤听得津津有味,轻声应和:“母后,这般童年时光,真是令人向往。”
窦皇后又忆起往事,神色间流露出一丝怀念:“后来啊,我在一场宴会上,结识了你父皇,那时他还是唐国公世子。我见他气宇轩昂、谈吐不凡,心中便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他也是对我一见钟情,之后便托人来家中提亲。”
平阳公主拉着窦皇后的手,撒娇道:“母后,那后来呢?快讲讲,您和父皇是怎么在一起的?”
窦皇后轻轻拍了拍平阳公主的手,继续说道:“两家都很满意这门亲事,很快便定下了婚约。成亲之后,日子过得忙碌却甜蜜。你父皇忙着打理家族事务,我便在旁协助,为他出谋划策。”
说着,窦皇后的目光柔和下来,望向远方,似乎看到了年轻时的李渊:“再后来,你爷爷去世,你父皇继承了唐国公爵位,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但他心怀大志,一直默默积蓄力量。”
话题一转,窦皇后说起了孩子们:“你们几个啊,也都是我心头的宝。建成是家中长子,自小就稳重,帮着你父皇分担不少事务;平阳你,虽是女儿身,却有不输男儿的胆识气魄,我一直都以你为傲;世民聪慧过人,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才能,我就知道他日后定能成就一番大业;可惜玄霸那孩子,早早地就离开了我们;元吉……唉,虽说有些任性,可到底也是我的儿子。”
听到母亲说起自己,平阳公主与长孙金凤相视一笑,平阳公主感慨道:“没想到母后还有这样的过往,以前只觉得您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如今听您这般说,才知道您也曾是和我们一样,有过青春年少、喜怒哀乐的女子。”
窦皇后笑着点头:“这时间啊,过得可真快。一转眼,你们都长大了,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想当年,你父皇在晋阳起兵,我虽不能像男子一样冲锋陷阵,却也在后方操持着大小事务,只盼着能助他一臂之力。那些年,风风雨雨,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好在都熬过来了,才有了如今这大唐天下。”
不知不觉,唠嗑就唠到了中午。窦皇后留两人吃完饭,下午三人又聚在一起,继续聊起往昔。窦皇后又详细地讲述了李渊如何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脱颖而出,从太原起兵,一步步攻占长安,最终建立大唐,登上皇位的艰辛历程。
一直到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泛起金色的光芒,这场温馨的母女、婆媳间的闲聊才渐渐落下帷幕。窦皇后的这些回忆,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平阳公主和长孙金凤面前,让她们对家族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窦皇后和李渊这一路走来的不易,多了几分敬重与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