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进行艰难,推进不太顺利,难道说就不打了吗?!
怎么可能。
逢山开山,遇水架桥,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
而这一次也不例外。
静海。
属于津市的下属区县。
宋明远已经将前沿指挥部从吴桥迁至这里。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指挥部不在城里,而在一个不起眼的村子里。
这里早已是人去楼空,警卫团顺利接管这里。
12日晚间时分。
宋明远奔波了一天刚要准备休息,却被通知有重要消息传来,需要他亲自接收。
他也是一阵无语,早不来,晚不来,非要在他即将要休息的时候来了。
“你可真会挑时间。”
见到通信兵的第一句话,宋明远没好气的说道。
通信兵只好用手挠了挠头,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电文很快签收完毕。
宋明远走进自己的房间开始快速浏览起来。
电文是第五行动处总结的一篇长电文,涉及到方面很多。
“……”
“……我港城,澳城情报组织遭到冲击,伤亡有些大,不过好在核心人员暂时没有出问题。”
刚看到第二条,他的眉头就有些紧皱。
之前收到日军突然进攻南方诸省的时候,他就猜到情报组织会有较大的损失。
但他没有想到,损失会如此之大。
原本已经坐在床沿上的他,立即起身来到书桌前,拿出纸张和笔开始记录所需要回复的消息。
港城,澳城对于宋明远来说绝对是很重要。
这里就像是一个桥头堡,后续人民军海军作战等等,这里都可以作为前进基地。
所以,他的回复很简单。
就是增派人手,同时,加大假钞美金,假钞英镑以及假钞日元的投入。
尤其是收买两地的日本驻军军官等等。
总之一句话,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那就不是事情。
记录完毕,他接着往下看。
“……”
“……南方诸省国府正在调集力量和鬼子进行会战,其中,赣省、桂省以及湘省都是会战的中心。”
“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抽调两个师团的部队沿着赣省北部向南进攻。”
“第二次的武汉会战也已经进入双方僵持阶段,国府军凭借着我们卖给他们的武器与日军打得有来有回。”
“……”
看到这里,宋明远小声嘀咕了一句:这蒋志清也算是做对了一件事。
接下来的几条消息都是各地日军调动,或者是国府官员与日军勾结的消息等等。
对于这些,宋明远没有太大的兴趣去了解。
直接来到电文最后一页。
这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存在。
印入眼帘的第一条就是,日军于10月10日从横须贺军港以及东京港驶离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舰队当中,运输船的数量最多。
根据消息,这是日军第二批支援的师团,共有14个。
其中,八个师团作为第二批兵力投入南方诸省进行会战。
剩余的六个师团则是支援华北方面的日军。
第二条。
其中,这六个师团的最终运输地点也已经查探清楚。
会从黄海海域进入渤海,然后在唐山等地登陆,经此地支援津市或者北平。
第三条。
日军前一次准备来渤海支援的舰队,已经查明,跟随日军第一批的十个师团前往粤,闽省作战去了。
最后一条的内容很简单。
津市保卫战日军的指挥官是石原莞尔,并且城内还存在有大量的百姓。
看完最后一条,宋明远瞬间不淡定了。
按照他之前所收到的消息称,津市百姓早已经全部撤离完毕。
而且他已经下令明日凌晨6点钟,展开对津市一些特定地点进行炮击。
现在可倒好,居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石原莞尔是谁,他可是清晰的记得。
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
与早已经死亡的坂垣征四郎被称为,石原之智,坂垣之胆。
所以,宋明远猜都不用猜,城内的百姓绝对是此人留下的。
想到这里,他就有些头疼。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飞机和火炮已经暂时失去用处。
唯一能够有用的就是装甲师部队以及步兵部队。
但不能排除,日军不会拿这些百姓作为挡箭牌使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也已经渐渐变深。
王猛和黄辰两个人站在院子里,看着在灯光作用下倒映着的宋明远影子。
“我说就怪你,为什么把那个通信兵放进来。”
“我……”
听着黄辰埋怨自己的话语,王猛自知理亏也就没说什么。
“要不你进去劝劝?!”
“我可不去,去了也是白去,总座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
两人一阵无语,心里把刚才送电文的通信兵恨死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两人都快睡着了。
房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两人瞬间清醒。
“将这封电文分开发送,上面有我标记发送的地方,今晚必须全部发出。”
“如有延误,军法从事。”
一听到这话,两人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是,总座!!”
说完,两人一同扭头离开。
来到外面的时候,王猛还不忘嘱咐带队的军官要他守好这道门,明早10点之前谁也不许来打扰宋明远。
但两人十分清楚,这道命令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不管宋明远头天晚上多么晚睡的,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间就在8,9点钟。
还有就是,部队多了,杂七杂八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变多了。
……
一夜无话。
13日的早晨也是异常的安静,中午时分也是同样如此。
直到下午时分,人民军这边才有了最新的动作,不过并不大。
依旧是和之前一样,对外围的阵地进行轰炸以及炮击。
同一时间里。
经过昨晚的消息传递,日军运输舰队也是成功进入渤海海域。
并且,运兵船已经抵达唐山,六个师团的支援部队开始逐步下船。
是的,你没有听错,宋明远将这六个师团的支援部队放了进来。
他的目的非常的明确,那就是让这六个师团的鬼子也进入津市。
这样一来,日军各方面的物资消耗将会呈现几何式的增长。
另一边,封锁海面,地面以及空中一切可以运送物资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