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都开挂了,你还叫我杂牌军? > 第532章 关于组建“职业技术学校”的要求,三方洽谈即将开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2章 关于组建“职业技术学校”的要求,三方洽谈即将开始!

并且,这些工厂所建立的地方都是荒无人迹的地方,属于绝密的范畴。

“……第二批次重点工厂有一座大型硫酸厂、一座大型化工厂、三座大型钢铁厂、两座大型特种钢厂……”

“……其中,还包括三条大型轧钢生产线,各两条铜矿、铁矿冶炼生产线。”

“配套的设施当中,有三座火力发电厂以及一些开采勘探设备。”

望着这一堆略显冰冷的数字,宋明远有点头疼起来。

厂房和设备是冰冷的,如果没有人去驱动,它们就是一堆废铁,无法转化为强大的国力。

但既然厂房已经建设起来了,就需要有人去使用创造应该有的价值,而不是让其废弃在那里。

对于人才短缺的问题,若是实在没有办法,他刚才也想了一下,只能求助毛熊国和汉斯国。

只不过,双方都是各取所需,如果这两个国家想要签订不平等条约或者协议,那绝对是行不通的。

风浪越大,鱼越贵。

打定主意以后,宋明远让黄辰进来,并对这份电文做了回复。

“系统提供的终究只是杯水车薪,所需要的技术性人才还是缺口大,说到底还是靠人终究不如靠自己。”

宋明远喃喃自语。

简单地发泄过后,笔记本出现一行字“成立职业技术学校”。

窗外,泰安这座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城市,此刻已经在工厂的轰鸣声中成为鲁省大地上第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忙完一切,他再次合上笔记本。

也刚好到了中午的下班时间。

自从回到泰安以后,宋明远每天中午都会回家吃饭,除了有特别着急的事情不能离开,否则的话,那就是雷打不动。

吃过午饭之后。

宋明远陪了程雪瑶一会儿,两人简单地温情一下。

下午时间,宋明远本来是想打算在家里多陪陪程雪瑶,可这妮子说什么都不让。

还说什么,现在正是鲁省发展的关键时刻,你这个掌舵人可不能一直懈怠。

见状,宋明远也只好披上军大衣,在她的注视下走向前院。

依旧是王猛开车。

下午时分,或许是早上坐办公室累着了,又或许是真的想看看周边城市的发展。

宋明远一行人整个下午,都在周边几座城市视察。

泰安、肥城、莱芜等周边的城市,道路已经被建设运输局修好了,双向单车道。

所有的路面都是拿沥青建造的,非常的溜光水滑。

当然,一些通往村镇的路面则是拿水泥建造的,虽然不如沥青的好,但也算是比之前的土路要强。

坐在车里,宋明远在夕阳的余晖下,透过车窗望着路两边农田里的冬小麦,脸上也是有了笑意。

“现在就差一场雪了,瑞雪兆丰年!!”

宋明远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

坐在副驾驶的黄辰可比王猛强多了,立马接过话茬。

“是啊,总座!”黄辰笑着应和,“这还是得益于总座提供的高产种子以及化肥,要不然哪来这么好的长势。”

“你说是不是,猛哥。”

黄辰的年龄比王猛小一岁,两人不管是私底下,还是没人的时候,黄辰都称呼王猛为“猛哥”。

王猛也是个实在人,直接来了一句“还有百姓的辛苦劳作。”

不过,这话听起来也没错。

“你们两个,这些话在我面前说说就行了,在外人面前还是要将百姓的劳作作为头功。”

“我只是做了一个领导者该做的事情。”

“看这麦苗的长势,以后出现饿死人的事情应该不会在冀鲁两省出现了。”

“只要是老百姓吃饱了肚子,咱们大家搞建设也更有底气。”

车辆平稳地行驶在崭新的沥青路上,沿途不时能看到运输物资的卡车队,以及骑着自行车往来的人们。

由于周边城市的发展,以及宋明远所出台的一些福利政策,自行车不说人手一辆,那也至少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存在。

毕竟,自行车这种物品的成本不高。

自行车只是最平常的出行方式,目前,泰安周边的几个城市已经出现了公共汽车。

随着经济的发展,泰安的模式开始向周边的城市辐射开来。

下午的行程安排的非常满,几乎刚视察完上一个地方,就要赶赴下一个目的地。

不过,宋明远在这其中也看到不少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视察已经开工的工厂时,宋明远总能看见以老带新,边干边学的情形。

这样一批批下来,从最开始的几个人熟练,到后面一群人熟练,这是非常好的想法。

对此,宋明远给予了肯定,并且奖励了其中学习较为刻苦的学员。

坐在车里的宋明远,收起刚刚粗略记录完毕的笔记本。

“阿辰,职业技术学校的事情尽快落实下去,让行政院那边出个文件,交通建设局立即开始着手动工。”

“这样,分两头开始。”

“学校没有建起之前,就暂时在城内找个地方开始授课,有什么老师就上什么课。”

“把工厂里面的老师傅通通给我请来授课,告诉他们,教会一个人奖励50块。”

“这样就不怕他们不用力教授。”

“是,总座!”黄辰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

“我们已经动用第五行动组的情报人员在冀鲁两省大面积排查,目前已经联系了几位教授和工程师,他们也愿意担任讲师。”

“同时,行政院外交部那边已经按照您的要求,分别给毛熊国和汉斯国发去了照会电文。”

“知道了!!”

宋明远庸散的回复了一句,紧接着再次开口:“你记录一下,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做如下批复。”

“一、设立专项教育基金,高薪聘请国内外优秀技术人才任教,短期可外聘,长期培养本土师资。”

“二、组织现有教资力量编写贴合实际生产需求的速成教材,理论结合实际。”

“三、在各大型工厂设立实习培训点,对于实习过程中表现优异者可以直接录用。”

“四、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对于教授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将会给予勋章和其他奖励。”

“上述四点内容可以刊登报纸,进行宣传。”

对于这四点内容宋明远也是想了一路,算是给职业技术学校打了一个基础。

最主要还是要看接下来和两国之间的洽谈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