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乎就在马有才如同丧家之犬被手下搀扶着逃离食品厂的同时,厂长办公室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

陈建华拿起话筒,里面传来赵莉莉慵懒中带着一丝兴奋和戏谑的声音,背景音似乎还有汽车行驶的声响:

“喂,小狐狸?姐姐我快到你们县界了。给你带了份小礼物,刚从市工商厅加急签发的,《关于规范基层市场监管执法行为、切实保护重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指导意见》红头文件复印件!”

“还有一份……嗯,专门针对恶意举报,滥用封存权行为的内部通报处理草案,几个倒霉蛋的处分决定刚下来,案例很典型哦!”

陈建华握着话筒,眼神锐利如刀锋,嘴角那抹冷冽的弧度扩大成真正锋利的笑意:

“赵科长,来得正好。我们这边,刚演完一场滥用职权的现形记,主演是县工商局马有才,导演嘛……你懂的。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

电话那头,赵莉莉发出一声愉悦的轻笑,带着猫捉老鼠般的惬意:

“咯咯咯…看来姐姐这份礼物送得正是时候!等着,姐姐亲自来给你撑腰,顺便……看看你那撕通知书的英姿?电话里听着就很解气呢!”

挂断电话,陈建华走到窗边,看着厂区里依旧群情激奋的工人,看着沈秋、孙小姚、陈玉红投来的充满信赖和振奋的目光。

沈秋快步走过来,眼中闪烁着激动和后怕:“建华,马有才当众指认李国富,这是铁证,我们…”

陈建华抬手,止住了她的话,目光沉静而深邃:

“铁证是铁证,但扳倒一个根基深厚的县革委会主任,光靠这点还不够。他有一百种方法推脱,说是马有才诬陷。我们需要更直接、更有力的远水。”

他看向窗外道路的方向,仿佛已经看到了赵莉莉那辆风驰电掣而来的吉普车。

“赵莉莉带来的,不只是文件,更是来自市城层面的态度和压力,这,才是能让李国富彻底窒息的滔天巨浪!”

他转过身,对陈玉红沉声道:

“玉红,立刻去整理刚才事件的详细经过,马有才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记录在案,在场的工人,找几个可靠的做旁证笔录!动作要快!”

“小姚,准备好上次联合检查的无问题报告、军区市轻工厅的认证文件,还有我们所有的生产许可、质检报告,全部复印备齐!”

“沈秋,你跟我一起,准备接待赵科长姐和市里的尚方宝剑!”

部署完毕,陈建华的目光扫过三位女子。

在这个漩涡中心,任何私人情感的涟漪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敌人攻击的靶子。

他走到三人面前,语气郑重,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划定了界限:

“今天的事,大家都做得很好,食品厂是我们的心血,是全体工人的饭碗,更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李国富之流,想用下作手段毁掉它,我们绝不答应,接下来,无论发生什么,记住,我们站在一起,是为了这个厂,为了所有依靠它生活的人!”

“其他的,不要多想,也不要在意任何流言蜚语,明白吗?”

这番话,既是对她们付出的肯定,更是将彼此的关系牢牢锚定在革命事业和共同奋斗的基石上。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这是最安全也是最牢固的纽带。

沈秋眼神清澈,用力点头:

“明白!为了厂子!”

孙小姚也坚定地说:

“厂长,我们听你的!”

陈玉红更是挥了挥拳头:

“华哥放心,谁敢嚼舌根,我撕了他的嘴!”

陈建华点点头,心中稍定。

那个自诩为土皇帝的人,此刻是否已经感受到了那来自市城、如同海啸般迫近的冰冷压力?

就是不知道他回如何应对?

市工商厅那份措辞严厉、明确要求规范执法、保护重点民企的红头文件复印件。

以及那份列举了近期因恶意举报、滥用封存权而被严肃处理的典型案例通报草案。

经由赵莉莉之手,如同一柄无形的尚方宝剑,狠狠拍在了落萍县革委会的会议桌上。

文件是赵莉莉亲自送到李国富办公室的。

她甚至没有进门,只是让秘书转交,附带着一句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话:

“李主任,市厅领导很关心咱们落萍县的营商环境,尤其是像食品厂这样的标杆企业,可不能再出上次那样的误会了。您说呢?”

李国富独自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死死捏着那份文件,文件上冰冷的铅字和鲜红的市厅印章,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脸上、心上。

钱有才那个废物当众崩溃的丑态,陈建华那撕碎通知书的嚣张,还有此刻赵莉莉这近乎羞辱的提醒。

一幕幕在他眼前闪现。

“啊——!”

一声压抑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低吼从他喉咙里挤出。

他猛地将文件狠狠摔在地上,胸膛剧烈起伏,眼神里燃烧着疯狂的不甘和怨毒!

完了吗?

不!

他李国富在落萍县经营二十年,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一个陈建华,一个仗着赵莉莉背后关系的人,就想把他扳倒?

做梦!

他还有牌!

还有更阴、更狠的招数!

“远水?市厅?”

李国富喘着粗气,嘴角勾起一丝扭曲而狰狞的笑意。

“管得了工商,管得了质监,还能管得了所有人?管得了老天爷?管得了……意外?”

他抓起电话,手指因为激动而颤抖,拨通了一个他极少直接联系、却暗中豢养了多年的号码:

“喂…老疤…是我…有活…要干净…像上次处理河湾村那批木材那样…对…食品厂…他们往市城运货的车队…时间路线…我会让人给你…我要来一场天灾。”

“一场查无可查的意外,让那批精装版农家鲜…还有最好连人带车…永远消失在路上!”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沙哑、冰冷、毫无感情的声音:

“明白。老规矩,三倍。”

“钱不是问题!”

李国富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疯狂:

“做得干净点!事成之后,安排你儿子进县农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