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祥帝国沉浮录 > 第55章 何业理伪造天意,海玉蛟转移家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章 何业理伪造天意,海玉蛟转移家人

崔家庄送给他一个女人,也是国色天香,宗虎也误会了,以为自己闯进产妇的卧室,看到了产妇的身体,怕自己有非分之想,祸害人家产妇,灰溜溜的带着军队走了。

后来自己当上王爷了,本该去崔家庄道谢,宗虎总觉得没脸见崔家庄的人,也就再没好意思去崔家庄。

今天这个女子说她叫崔华,还讲了当年的事,恐怕真的是那个婴儿。

可你都嫁给何业理了,怎么还说守身如玉?

崔华告诉他,何业理是他们家的保镖,他的父母想把她送给镇南王,可找不到门路。

这个何业理文武全才,这才让他自荐。可两个人一路同行,万一找不到王爷,再回崔家庄,崔华也没法嫁人了。

崔华的父亲找到何业理,告诉他,你想办法混到宗虎身边,能把崔华送给宗虎,崔华保他一生荣华富贵。

如果宗虎是个正人君子,坚决不要崔华,那自己的女儿就便宜给何业理了。

为了掩人耳目,崔老爷给两个人办了婚事,何业理以回家省亲为名,带着崔华离开了崔家庄。

这一路何业理只惦记荣华富贵了,确实没碰过崔华,所以崔华确实是黄花大闺女。

听到这,宗虎喜出望外,两个人睡到了天亮。

就这样,宗虎经常来何业理的家里,何业理在另一个房间睡。

时间长了,王后知道了,刘贵妃也知道了。既然事情公开了,王后却不同意。

怎么说宗虎也是个王爷,怎么能逼人家休妻?更不能娶一个人家休了的女人做王妃。

没办法,宗虎两头跑。可两头跑也不行,时间长了,老百姓恐怕会风言风语,会影响宗虎的威信。

最后宗虎跟崔华商量,说他以后不能常来,最多半个月来两次。

崔华坚决不同意,理由是自己寂寞难耐。

这个宗虎也是奇葩,居然说寂寞难耐就拿何业理解闷。

崔华也真不客气,真跟何业理睡了。宗虎满心不高兴,可又舍不得杀了崔华,崔华又不让他杀何业理。

崔华和何业理怕宗虎随时起杀心,何业理见多识广,想起有一种液体,用它写字,见到唾液才会显形。

于是宗虎来的时候,崔华洗完澡,何业理在她胸前写了八个字:宗青无道,宗虎当立。

宗虎正在兴起,突然看到崔华胸前的字,赶紧起来,问咋回事。

崔华假装不知,宗虎喊来何业理。

何业理赶紧跪下,口呼陛下万岁!

据何业理分析,当年宗虎路过崔家庄,恰巧崔华出生,宗虎又抱到了赤身裸体的女婴,这就是天意。

而崔华恐怕是上天赐给宗虎的,胸前的字恐怕是上天的提示。

这时候的宗虎,在东方灭的挑唆之下,早就有了反心。听了何业理的话,宗虎又去问东方灭。

东方灭不相信天意,可他也解释不清崔华胸前为啥会有字。干脆吧,这家人正好帮着自己鼓动宗虎,那就顺水推舟,就说这是天意。

从那以后,回到王府,东方灭就鼓动他,去见崔华,崔华给他出主意。

弄这个假族谱,就是崔华的主意,也是何业理进京之后,通过宗青看到宫里的族谱,然后仿制了一个,所以在何业理手里。

前一段时间,宗虎想崔华了,跟东方灭说。东方灭说你是王爷,想了就叫回来,他何业理还敢不高兴?

宗虎说不怕何业理,怕的是宗青。当初自己说为了崔华才安排何业理进京。现在把崔华弄回来,宗青知道,恐怕会怀疑自己有什么阴谋。

东方灭说这个好办,他也有几个死党,其中有两个女道姑,也是花容月貌,是自己的情妇。

他把两个情妇送给何业理,让何业理写封休书,休了崔华。

崔华假装回家乡,实际上回到王府,以后宗虎就可以和她长相厮守了。

这个宗虎也已经荒淫无度了,听说老道的情妇花容月貌,不想便宜何业理,自己先玩了一段时间,这才送给何业理,换回崔华。

这个崔华真不简单,回去之后没少给宗虎出主意,包括让刘贵妃的儿子进京,稳住现在的太子,招募江湖人士,都是崔华的主意。

刘贵妃为啥没生气?为啥忍气吞声?崔华给她儿子谋差事,还是状元,她当然没意见了。

那这些事十娘咋知道的呢?是崔华的丫鬟告诉她的。

崔华家是大户,送她去找宗虎,陪嫁了四个丫鬟,其中一个丫鬟是王后的侄女。

当年姑姑突然失踪,崔家人不仅不帮着找,还来退亲,逼死了他们一家,把她带到府里做了丫鬟。

丫鬟叫秋丽,虽然年龄小,这些事却记在心里。

后来崔华也进过王府,见过王后,就是秋丽陪着去的。

秋丽一眼就认出自己的姑姑,姑侄俩相认,王后才知道自己怎么嫁给宗虎的。

现在崔家是自己的仇人,王后决定除掉崔华,想办法灭了崔家满门。

说是这么说,王后心慈面软,始终下不了决心。

秋丽怕崔华知道姑姑的身世,怕有什么阴谋,就一直留在崔华身边,并取得了她的信任,成为崔华最信任的丫鬟。

这次崔华进王府,秋丽本以为可以见到姑姑。可进了王府才知道,姑姑早就不在了,就是崔华出主意害死的。

秋丽下决心要报仇,打算毒死整个王府的人,然后再去毒死崔家庄的人。

很可惜,投毒失败,王爷让人活埋她。恰巧被十娘的人撞见有人被活埋,杀了家奴,救下来秋丽。

见救她的人功夫这么好,秋丽跪下说了实话,希望恩人能帮她报仇。

十娘的人怕她再次受害,把她送去了章家,答应她早晚帮她报了仇。

另外秦永是朝中野心最大的人,他也想自立为王。其他大臣,有很多都暗地里投靠了方国的王爷,打算做内应。

就在这时,各地传来消息,南方干旱,粮食颗粒无收。北方大面积雨雪,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却无法播种。

海玉蛟知道,大祥帝国一共七个大粮仓,分散在全国各地。

趁着反王们还没撕破脸,一方面下旨督促各地王爷开仓赈济灾民,另一方面派大内侍卫去各地督促国库开仓放粮。

各地官员虽然对宗青有意见,对海家和洪家还是跟佩服,特别是海玉蛟,当年计破乌梁国,使他们避免了灾祸。

后来海玉蛟出使乌梁国,使得各地的特产有了销路。再后来海玉蛟做了三年巡察使,帮助过好多地方官解决问题。

虽说是做了大内侍卫统领之后,不再干预朝政,好多地方官还是念她的好,开仓放粮特别积极。

各方国小王知道海玉蛟跟好多番邦外国都有交往,现在形势不明,不太敢得罪她,也只能听话照做。

海玉蛟知道,宗青在位的后二十年,昏庸无道,大祥帝国早就空虚了。

这次大灾是解决了,下一次咋办?

海玉蛟想改革,可朝中大臣各揣心腹事,加上兵权旁落,海玉蛟知道,就现在的形势,她也无力回天。

就在这时,在宗虎的暗中支持下,秦永首先发难,以海玉蛟已怀有皇子为由,逼着海玉蛟组成监国内阁,并要求海玉蛟退回后宫休养,不允许她再临朝听政。

秦永调集自己掌握的二十万军队困了朝歌城,左右御城假装看不见,不来增援。

单靠海洪两家掌握的军队,不足以出城平叛,加之国库空虚,守城就可能挨饿。

一股火上来,海空一病不起,没多久病故了。

海空的病故刺激了海云和洪笙,两个老爵爷也一同过世了。

洪庆建议海玉蛟暂时放弃皇权,组成所谓的临时监国内阁,让他们折腾,只要大祥帝国这杆大旗不倒,没人敢撕破脸皮第一个造反,那就不会兵荒马乱,百姓们还会有安生日子过。

海玉蛟担心的是肚子里的皇子,如果继续留在皇宫,再让那些人掌了权,等自己分娩的时候,恐怕无力与他们抗衡,更别提保护皇子了。

老侯爷洪宽也是这个意见,一旦让那些人掌了权,自己手里的军队恐怕也保不住。

最终海玉蛟决定离开京城。

海玉蛟先同意组成内阁,并由秦永提出内阁人选。

同时,以洪宽年迈无用为名,派洪宽的儿子带着洪宽手里的部队去东北戍边。

安排走了洪家人,又以避免自己的叔叔们将来外戚干政为由,让叔叔告老还乡,带走了京城里所有的海家人。

秦永明知海玉蛟在转移海洪两家人,可这两家功劳太大了,还有很多人在地方为官,只能默许他们离开。

再接下来,王老太后提出落叶归根,海玉蛟准了,并派御林军洪庆带着所有的御林军,护送老太后和老太妃们回老太后的原籍。

这些人都走了,秦永却把海玉蛟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