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想到姜海棠如此年轻就能拿到科技创新奖,又觉得很正常。

“你们几个还不知道吧,海棠同志,可不光是纺织机械方面的专家,而且还是个非常不错的翻译。当初,海棠同志可是在广交会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姜海棠来自西北,大家都是知道的,对于西北,他们从骨子里其实是有些看不起的,毕竟那地方是真的落后。

陈老看了一眼几个人,接着说:“海棠同志第一次参加广交会,一个人帮着两个厂子拿下了好几笔大额订单,一举改变了两个厂子面临的窘迫局面。她的外语水平很不错,非常专业,外交能力也不错,也是在广交会上,周副部长慧眼识英才,认为她是难得的人才。”

几个人听着陈老的介绍,看着姜海棠的眼神又有所不同了。

他们几个搞专业还行,但是在别的方面是真的不太行。

“海棠同志,你真是太厉害了,没想到还懂外语。”

姜海棠只是笑着谦虚了几句,就带着众人朝着出站口走去。

他们在出站口看到了接待单位的牌子。

接待单位安排得井井有条,直接将他们送到了厂招待所。

花城化纤厂的招待所是一栋新建的三层小楼,比不上花城宾馆气派,但干净整洁,透着一种务实的气息。

厂里安排了四个房间,陈老单独一间,姜海棠、小何和小橙子一间,另外三位男工程师和小赵干事挤在两间。

姜海棠原本打算自己单独花钱再开一间,但厂方工作人员说,单独开一间,她也是一个人住,不如和孩子在一起也方便。

其实,厂方工作人员也很意外,这一次来的这位女同志,不光带着孩子,还带了一个照顾孩子的亲戚一起。

他们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这样的情况。

不过,因为一行人里只有姜海棠一个女同志,安排起来也没什么不方便。

姜海棠只能接受了厂方的好意。

放下行李,简单洗漱后,厂方的接待人员就来了。

接待他们的人是一位姓林的副厂长和技术科的刘科长。

寒暄过后,林厂长热情地介绍了厂里的情况和这几天的安排。

“各位专家一路辛苦!我们厂是国家重点引进项目,这套d国设备刚安装调试完毕,正处于试生产阶段,正好需要各位专家给我们把关指导!”林厂长语气热切。

这是一套新机器,听说,国外的有些企业将设备出口的时候,会刻意的将其中部分参数变一下,导致机械设备问题频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请他们来处置,这样又要付出不少的外汇。

要是这一次来的专家们能帮忙处理这个问题就好了,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陈老代表大家和林厂长寒暄客气了几句。

林厂长又说:“陈老,招待所条件简陋,但住在其他地方,离我们厂实在是远,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多包涵。”

“哪里哪里,林厂长太客气了,这住宿条件很不错了。”

“食堂已经准备好了便饭,咱们边吃边聊?我们还有很多疑惑要请教。”林厂长显然是知道陈老地位的,因此对陈老说话的时候,十分客气。

晚饭就在厂食堂的小包间里。

饭菜不算丰盛,但很有南方特色,清蒸鱼、白切鸡、炒青菜,还有一盆老火靓汤。

小何细心地先喂饱了小橙子,才自己快速吃了些。

饭桌上,话题自然围绕着引进的设备展开。

林厂长和刘科长介绍着引进的艰辛和试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语气中充满了期盼。

陈老作为领队,代表小组说了些鼓励和肯定的话。

在纺织厂干过,姜海棠很清楚知道他们现在所面临的困境。

她听得十分专注,偶尔会用d语确认一下设备型号或专业术语的准确性,让刘科长眼前一亮。

对于这次来了一个女同志,还是带着孩子女同志这件事,厂里其实是有点疑惑和不解的。

国内专家虽然少,但并不至于缺少到必须要让一个还在奶孩子的妇女来吧?

不过,对方既然来了,他们还是认真对待,现在听着姜海棠说的这些,才惊讶发现,可能这一行人里,最厉害的就是这位女同志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能理解为什么陈老要带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女同志一起了。

林厂长和刘科长都是聪明人,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之后,对姜海棠的态度也恭敬了许多。

李兴海、张建国、云志浩也分别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了些问题。

气氛融洽而专业。

晚饭即将结束的时候,厂长到了。

厂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名叫万沙鸥。

方厂长见到姜海棠的时候,先是愣了一下,却并没有说话,而是先给陈老打招呼。

等和陈老握手之后,陈老给方厂长介绍了一下自己带着的几个人。

方厂长哈哈笑着说道:“我刚才就说,这位女同志看着好眼熟,但又觉得应该不是,才没有主动打招呼。”

姜海棠也认出了方厂长,两个人之前在广交会的时候,确实有一面之缘,当初,有个外商在两个厂的布料之间徘徊,最后是姜海棠凭着专业素养抢走了这笔订单。

陈老好奇问:“方厂长认识海棠同志?”

“认识认识,我们算是不打不相识,当初,海棠同志可是从我们厂手里抢走了好大一笔订单。”

姜海棠这时候有些不好意思了,笑着说道:“我还要感谢方厂长相让,得罪之处,请方厂长多多海涵。”

“无妨无妨,我也不是斤斤计较的人,我们当时是竞争关系,你没做错。”方厂长爽朗的笑着说。

当时,他其实都动过要把人挖过来的想法,只不过,打听到这位女同志和纺织厂厂长的关系之后,才歇了这个心思。

只是没想到,这次,这位海棠同志竟然是以专家组的身份来了厂里。

但他不会多事问姜海棠的身份为什么会变化。

“不过,这一次,我们厂里的项目,还要海棠同志鼎力相助啊。”方厂长客客气气的说道。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时间不早了,想了几个人在火车上好几天时间,累坏了,方厂长带着林厂长送他们回招待所。

等到了招待所,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南方天气湿热,蚊虫也多。

小橙子细皮嫩肉,很快就被叮了几个红疙瘩,痒得哼哼唧唧。

小何急得不行,带来的蚊帐在火车上还好,招待所的床铺却不配套,挂不起来。

她只好不停地用扇子给孩子驱赶蚊虫。

姜海棠看着心疼,对方厂长不好意思地说:“方厂长,真是不好意思,能不能麻烦厂里帮忙找个旧蚊帐或者一些纱窗料?孩子太小,怕受不了。”

这是她私人的问题,现在却要麻烦厂里,姜海棠是真的不好意思。

方厂长一拍脑袋说:“这是我们的失误,林厂长,你抓紧时间联系一下后勤,给几位同志都准备蚊帐送过来,我们这地方,蚊虫多,你们可能不太适应。”

李兴海在一旁想说不用了,不用这么麻烦,但看到姜海棠蹙眉心疼的样子和小橙子胳膊上的红点,那些话又咽了回去。

他甚至下意识地挥了挥手,帮着自己周围也驱赶了一下并不存在的蚊子。

过了一会儿,果然就有人送了蚊帐过来,还贴心地带了几瓶清凉油。

“这清凉油止痒效果很好,给孩子轻轻擦点。”送蚊帐过来的女同志很客气。

姜海棠连声道谢,在招待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把蚊帐支棱了起来。

又给小橙子涂了点清凉油,小家伙似乎舒服了些,慢慢睡着了。

张建国感慨道:“这小家伙,一路上乖巧懂事,到了这里,吃亏了!”

云志浩也点头:“是啊,带孩子出门,不容易。”

第二天,真正的技术交流研讨工作正式开始。

小何不用跟着过来,就带着小橙子在招待所里。

小家伙显然是舍不得妈妈的,咿咿呀呀地想跟着。

姜海棠狠狠心还是交代了小何几句,转身离开了。

车间里机器轰鸣,温度也比外面高不少。

姜海棠几个人则是大部分时间都需要跟着团队在生产线旁穿梭。

d国专家在现场进行调试讲解,她快速阅读设备上的标识和随机资料,并实时将关键信息精准地翻译、解释给陈老、李工、张工、云工几个人听,并参与技术讨论和记录。

汗水很快湿透了她的后背,额前的碎发也粘在了皮肤上。

但她始终全神贯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要点。

她的翻译不仅准确,常常还能结合自己在西北的技术实践,提出更贴合国内实际的理解和建议,让几位工程师和厂方技术人员都获益匪浅。

她这样的工作态度,几位男同志都觉得敬佩。

几个人私下里说着,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成就,光是这份努力,就是别人所不能达到的。

几个人的工作态度比起之前,也更加认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