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大伟驾车冲向公司总部,凌晨三点半的城市街道几乎没有车辆。

他一边开车,一边通过蓝牙耳机与刘大志保持通话。

“攻击还在继续吗?”张大伟问道。

“是的,攻击强度在增加。”刘大志的声音透着疲惫,“我已经启动了一级防御协议,目前核心系统还很安全,但对方似乎在不断调整攻击策略。”

“我已经通知了安全团队,让他们立即赶到公司。”

张大伟踩下油门,“你先坚持一下,我差不多到了。”

张大伟将车停在公司地下车库,快步跑向电梯。

凌晨四点整,他推开安全运维中心的大门,看到刘大志和几名值班工程师正盯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日志信息。

“情况怎么样?”张大伟走到主控台前。

刘大志指着屏幕说:“攻击者使用了分布式网络,Ip地址遍布全球十几个国家。

每条攻击路径都经过多层跳转,很难追踪源头。”

张大伟拿起内线电话:“我们需要立即在二楼会议室召开紧急安全会议,把所有相关人员都叫来。”

二十分钟后,公司的应急会议室里聚集了十几名技术人员。

张大伟扫视一圈,核心技术团队基本到齐了。

公司安全主管孙卫东是最后一个到达的。孙卫东有二十年网络安全经验,曾在国防部门工作过,四年前被林志远高薪聘请,负责公司整体安全架构设计和安全事件处理。

“各位,我们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张大伟站在电子白板前说,“有人正在对明灯系统发起有组织、有预谋的攻击。

我需要大家全面分析攻击情况,找出防御策略。”

孙卫东接过话题:“我刚刚对攻击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

他将一组数据传输到会议室的大屏幕上,“这是攻击轨迹图。

各位看到了吗?这不是普通黑客行为,攻击点精准找到了我们最新防御系统的弱点,背后有组织有预谋。”

屏幕上显示的攻击轨迹图像蜘蛛网一样复杂,但有明显的规律性。

所有攻击路径都避开了明灯系统的强防御区域,直指几个核心模块。

“这些攻击者对我们的系统架构相当熟悉。”刘大志说,“他们知道哪些地方是我们的防御重点,哪些地方相对薄弱。”

技术团队的网络安全专家张强举手发言。张强是团队中的安全渗透测试专家,平时负责系统漏洞挖掘和修复。

“我分析了攻击手段,对方使用了一些最新的零日漏洞,其中有两个漏洞是昨天才在黑客论坛上出现的。”

张强说,“这说明攻击者资源丰富,技术实力很强。”

张大伟眉头紧锁,问道:“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是什么?”

孙卫东按下鼠标,切换到另一张图表:“根据我们的分析,攻击者主要针对明灯系统的核心算法模块和客户信息数据库,而非一般黑客偏好的财务系统。”

“这很奇怪。”系统架构师吴明说,“一般黑客攻击公司都是为了金钱或者敏感信息,但这次攻击者似乎对我们的核心技术更感兴趣。”

张大伟走到白板前,开始用笔列出可能的攻击动机:

1.商业间谍-窃取技术

2.竞争对手-破坏系统声誉

3.黑客组织-勒索

4.国家行为-技术收集

“从时间点来看,攻击发生在我们正式版发布会后一周,系统刚刚开始大规模部署。”

张大伟分析道,“如果是普通黑客,不会选择这个时间点,因为此时我们的警惕性最高。”

刘大志补充:“而且攻击手法很专业,不像是为了勒索。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收到任何勒索信息。”

“我认为最可能的是竞争对手。”孙卫东说,“他们可能想破坏明灯系统的市场信任度,或者窃取我们的核心算法。”

张大伟双手交叉抵住下巴,思考了几秒,又在白板上写下几个要点:

-攻击时机:明灯正式版发布后

-攻击目标:核心算法和客户数据

-攻击手法:专业、有针对性

他眼睛微微睁大,直起身子,在白板上又加了一条:

-最近的市场变化:多家歪瓜裂枣客户转向明灯

“大家想一想,”张大伟转向团队,“最近有哪些公司因为明灯系统遭受了重大损失?”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刘大志第一个反应过来:“歪瓜裂枣系统!

我们开源后,他们失去了不少客户。”

张大伟略微点头:“根据王小花的市场报告,至少有七家大客户已经从歪瓜裂枣转向了我们。”

他在白板上圈出了“竞争对手”这一项,嘴唇抿成一条直线:“时机、手法和目标都指向一个方向——歪瓜裂枣系统不甘心失败,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报复。”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讨论声。孙卫东抬起手掌,示意大家安静:“如果真是歪瓜裂枣,那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他们对我们的系统应该有相当的了解。”

“我们需要立即采取防御措施。”张大伟说,“首先,加强所有防火墙,特别是核心算法模块的访问控制。

其次,对所有ApI调用进行严格审查,发现异常立即封锁。”

刘大志提出了一个想法:“我们可以临时搭建一套蜜罐系统,引导攻击者进入假目标,同时收集他们的攻击特征。”

“好主意。”孙卫东赞同道,“蜜罐系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攻击者的手法和目的,同时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张大伟双手轻拍桌面,表示赞同这个方案:“刘大志,你负责蜜罐系统的搭建。

孙主管,请你组织团队继续分析攻击特征,看看能否找到确凿证据证明是歪瓜裂枣所为。”

“我们还需要启动应急预案,将核心数据转移到隔离服务器。”

系统运维负责人马涛建议,“同时加强实时监控和备份频率。”

张大伟略微点头:“同意。马涛,你负责数据隔离和备份工作。

另外,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公关预案,如果攻击持续或造成影响,需要向客户和公众说明情况。”

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团队制定了详细的防御策略和应急预案。

天已经亮了,张大伟看着疲惫但专注的团队成员,感到一阵欣慰。

“最后一点,”张大伟说,“在我们确认攻击来源之前,不要对外透露任何信息,特别是关于歪瓜裂枣的猜测。

我们需要确凿证据才能指控对方。”

会议结束后,刘大志和张大伟留在会议室。

“你真的认为是歪瓜裂枣干的?”刘大志问。

张大伟目光扫过白板上的分析图表:“我不确定,但概率很高。

想想看,谁最有动机攻击我们?谁最了解我们的系统架构?

谁最近因为我们遭受了重大损失?”

“如果真是他们,这件事不会轻易结束。”刘大志说。

张大伟缓缓点头:“是的,这可能只是开始。

我们需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他们走出会议室,看到团队成员已经分头行动。

刘大志带领几名工程师去搭建蜜罐系统,孙卫东在安全运维中心组织攻击分析,马涛则开始数据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