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三线情怀 > 第92章 生育5 志枲进城看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铁柱给自家小姑娘取名叫赵德玲,高丰收则为女儿起名为高丽红。

高丰收家孩子的名字早早便定了下来,可常永梅这边,女儿都比高丽红大一个多月了,却依旧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

常永梅心急如焚,整日在赵福田耳边催促,让他赶紧给女儿想个好名字。

赵福田每次都说正在琢磨,可这一琢磨,就眼看着孩子满月了,名字的事儿还是毫无头绪。

因为孩子没名字,户口没法上,粮本办不了,后勤物资供应本更是毫无着落,常永梅内心愈发焦虑。

这天,常永梅像往常一样,抱着孩子来到文革广场散心。

没想到,正巧碰上了学识渊博的孙家玉。

常永梅知道孙老师学问深厚,便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赶紧走上前去,恳请孙老师给孩子取个名字。

孙家玉和常永梅、赵福田本就相识,见她满脸焦急,便爽快地答应了。

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钢笔,在常永梅的手心写下了“志枲”两个字。

常永梅看着这陌生的字,一脸茫然,急忙问道:“孙老师,这字怎么念呀?”

孙家玉耐心地解释道:“念xi,你儿子叫志林,女儿叫志枲,寓意很好,以后兄妹俩相互扶持,你们家日子肯定过得顺顺当当。”

常永梅还想再多问几句,可话还没出口,就被旁人匆匆喊走了。

常永梅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把手心的字伸到赵福田面前。

赵福田盯着看了半天,也是一头雾水,瞅着下面的字,疑惑地说:“志呆?这名字可真奇怪。”

常永梅又好气又好笑,赶忙纠正:“不是呆,念xi。”

赵福田这才恍然大悟,挠挠头说:“哦,原来是志枲,行,这名字听起来不错,就用它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福田便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

他先是赶到医院开了相关证明,接着又跑去厂办开具介绍信,随后前往公社公安部门办理孩子的户口登记。

忙完这些,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粮食所办理粮本,最后来到后勤处,总算是顺利办好了供应本。

这一番折腾下来,赵福田累得腰酸背痛,但想到孩子的事情终于都办妥了,心里还是感到一阵欣慰。

在办理各项手续的过程中,赵福田碰到了佟铁山。

佟铁山看着赵福田手中那一叠为孩子办理的证件,不禁发出感慨,语气里满是羡慕与无奈:“还是城市户口的孩子有福气啊,一出生就能有好几个本子,享受各种待遇。农村的娃可就没这么好命咯,生下来就只能土里刨食,啥福利都没有。”

赵福田笑了笑,没有接话,心里却也明白,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这些小事上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赵志枲刚满百天,就突然生了病。

小家伙先是发起高烧,接着频繁呕吐,原本粉嫩的小脸变得蜡黄,看着就让人心疼。

更让人揪心的是,每次排尿时,赵志枲都会哭得撕心裂肺,尿布上还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味。

常永梅和赵福田心急如焚,赶忙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医院。

医生经过一番检查,皱着眉头说,可能是泌尿道感染,但医院的设备有限,没有专业的检测仪器,建议他们去县里的大医院再看看。

常永梅心急如焚,慌乱之中,她想到了在锦海市的麻三田,赶忙打电话向他求助。

麻三田听后,果断地说:“别去县里了,直接来市里,这边医疗条件好,能查得更清楚。”

常永梅依言而行,匆匆搭车赶到县火车站,买了车票,一路颠簸来到了锦海市火车站。

麻三田早早地拿着站台票在站台等候。

一见到常永梅和孩子们,他立刻迎了上去,伸手就要抱赵志枲 ,常永梅轻轻摇了摇头,小声说道:“孩子睡着了,别吵醒她。”

这时,赵志林看到舅舅,兴奋得眼睛发亮,一下子扑了过来,嘴里嚷嚷着:“舅舅,抱我!”

麻三田笑着把赵志林抱起来,亲了亲他的小脸蛋。

两人抱着孩子,脚步匆匆地出了火车站,一刻也不敢耽搁,直奔医院而去。

到了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病情后,开了检查单,需要给孩子验尿液和血液。

给小孩把尿的时候,赵志枲就开始哭闹,小小的身子扭来扭去,满脸委屈。

等到抽血时,尖锐的针头刚扎进皮肤,孩子便“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那哭声撕心裂肺。

麻三田站在一旁,看着孩子受苦,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忍不住别过头去,眼眶也微微泛红 。

中午,麻三田带她们到医院旁边的工农兵食堂吃饭。

下午两点半,他们到检验窗口取了两项检查单。

医生说,尿里白细胞指标比正常值高,血中性粒细胞也有点高,但高得不算多,问题应该不大,不过还得等尿培养结果出来才能确诊。

麻三田追问:“出结果得等几天?现在该咋办?”

医生回答:“五天出结果,现在最好让孩子多喝水,多排尿。”

常永梅说:“医生,孩子尿尿就哭,能不能先消消炎,打个针、吃点药?”

医生听后,开了青霉素先注射一针,又开了复方磺胺甲恶唑,问了孩子体重后说:“这药12小时吃一次,一次不到半片,药苦,最好磨成粉,放到奶瓶里,加点糖,让孩子当水喝。”

看完病,他们坐公交到了麻三田的采购点。

麻三田来市里没多久,厂里虽然来过几拨人,但还没人在这住过。

他们走进走廊,招待所服务员王姐打开对着走廊的窗户,探出头看了看,见麻三田带着一妇女和两个小孩,热情招呼道:“小麻,家属来了啊,缺啥尽管说。”

麻三田没解释,怕引起误会,只说了声:“谢谢!”

王姐关上窗户,麻三田带着常永梅母子三人,沿着走廊走到尽头。

最里面的两间屋子是锦东厂的,一间是麻三田办公兼居住的地方,另一间是客房。

客房里摆着四张单人床,单位有人来的时候就安排在这儿,同时,这客房也兼做库房,采购回来的小件物品要是没来得及送回厂里,就先放在这里。

麻三田从腰间掏出一串钥匙,打开靠山墙的客房门,让常永梅把东西放好。

又打开办公室的门,带着他们里里外外看了一圈。

常永梅瞅准周围没人留意,微微凑近麻三田,低声诉说着别后的牵挂。

麻三田静静地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温柔,心领神会地微微一笑 。

给赵志枲打了一针后,孩子的情况好了很多,再加上按时吃药,到了晚上就不再哭闹。

麻三田找了个小瓶子,装了些香油,每次给孩子清洗后,就抹上一点。

第二天,麻三田带着他们去动物园。

走到一处,麻三田指着前面说那是猴山。

常永梅一听,忙说孩子没见过猴子,得去看看。

远远瞧见猴山,赵志林兴奋得不得了,一边朝着猴山跑,一边大喊:“妈,你看那儿好多小狗!”

麻三田在后面追,听到这话,笑得直不起腰。常永梅抱着赵志枲追上来,轻轻踢了麻三田一脚,小声说:“快追上孩子,告诉他那是猴子,不是小狗。”

那几天,赵志林总是吵着要去动物园。

没办法,麻三田只好骑着自行车,又带他去了三次。

这一来,赵志林认识了猴子、松鼠、鹿,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大鸟,甚至还看到了狐狸、黑熊和斑马。

看着猴子,赵志林好奇地问:“舅舅,为什么猴子的屁股是红的呀?”

麻三田逗他说:“小时候玩火,把屁股烧红啦。”

看到一群松鼠上蹿下跳,赵志林兴奋得大喊:“松鼠、松鼠!”

麻三田问他:“这么兴奋,以前没见过吗?”

赵志林回答:“没有呀。”

麻三田又说:“我还给过你松鼠呢,在山上抓的。”

赵志林一脸疑惑:“没有呀,什么时候的事儿,我不记得了。”

孩子可能真忘了,去年麻三田在山上抓了只松鼠,做了个笼子送给赵志林,结果没玩三天,松鼠就死了。

公园里动物不少,还有老虎、狮子和狼,赵志林见了有点害怕。

麻三田安慰他:“别怕,它们都被关在笼子里,出不来的。”

其实,赵志林还吃过狼肉。

去年有人打死一只狼,肉分成了三份,一份给了赵海福,一份给贾飞龙,贾飞龙说自家不吃狼肉,没要,最后两份都拎到了常永梅家。

常永梅喜欢吃,还一个劲儿让赵福田多吃,开玩笑说:“老赵多吃点,吃了更有狼性!”

那几天麻三田基本都住在她家,常永梅还打趣:“吃了狼肉,看看你们两块田,能不能让我这庄稼长得更旺。”

麻三田正想着这些,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突然听到赵志林大喊:“舅,老虎出笼了!”

到了第五天,他们去医院取最后一份检查报告,上面写着:“细菌培养为阴性”。

医生叮嘱不用再用药了,平时让孩子多喝水,注意卫生,勤换尿布,清洗或者便后擦拭的时候,要从前向后,防止细菌从肛门口传到尿道。

这几日,麻三田沉浸在难以言喻的幸福之中。

白天,他除了外出采购工作,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在常永梅和孩子身边。

虽说这样的相聚让他花费了不少钱,但他内心满是欢喜,丝毫不觉得可惜。

夜幕降临,待常永梅把两个孩子哄睡后,总会蹑手蹑脚地走到墙边,轻轻敲上三下。

这三声敲击,就像一份甜蜜的暗号。

麻三田在隔壁办公室听到声响,立刻小心翼翼地打开办公室门,警惕地查看外面的动静,确认没人后,便迅速钻进隔壁房间,与常永梅享受短暂而珍贵的相处时光。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

没几天,常永梅便带着孩子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一进家门,赵福田满脸疑惑,张口问道:“怎么看个病花了十天时间?”

常永梅解释说医院人多,各项检查都得排队,取报告也要等,取完报告还得重新挂号找医生看,所以耽搁久了。

吃饭的时候,赵福田突然想起孩子的病,便问了问情况。

常永梅说没什么大事,以后多注意就行。

第二天早上,赵福田凑到常永梅身边,常永梅笑说:“看来你是真好了。”

赵福田趴在她耳边说:“说话算话,以后可不能再跟老麻来往了。”

常永梅回应:“他都走了,还跟什么呀!”

说这话的时候,常永梅脑海里浮现出麻三田,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赵福田感受到她的急切,也被带动起来。

结束后,两人起床,生火做饭,然后去上班。

修建科的同事可不像赵福田这段时间这么清闲。

厂里和家属区施工离不开他们,打井、建水源地也需要他们帮忙。

为此,修建科分出两个人跟着打井队去了北沟水源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水源地工程顺利完工,给水管道工程也圆满结束,清澈的地下水终于被送到了三线厂区,解决了大家的用水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