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3章 山贼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章 山贼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辰州城里有宵禁,得罪了刺史他也不敢再回城里了。

现在自己没有路引,甚至连籍贯也没有。

不论在哪个时代,找个正经工作是不用想了。

他本来想自己多了千年的见识,穿过来还不翻云覆雨?

想不到落魄到这个地步。

现有分析如下:

三无人员。

能够点外卖,甚至修理wife。

有五两银子本钱。

身体强壮,刚才验证了过了,七八个人不是自己的对手。

综上所述,最大的优势就是身体

那么只剩下一种靠身体维持的古老的职业了:

山贼

从金县坐船去登州是可以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一艘,还要冒着生命危险。

要是转变一下思路,转头向北走。

从辽宁半岛绕到燕云十六州,然后南下。

一路抢一路走,岂不快哉?

得益于扈三娘的欣赏,自己这一身行头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这双软底的皮靴子,百分之百真皮,又轻又软。

他现在身上有个五银子,按照自己掌握的古代经济知识,省着点儿可以撑不少时日。

毕竟《水浒传》里的吴用一两银子就能买好几只鸡加上牛肉和一大坛子酒。

计划已定,元嗣收拾好心情开始转头往北走。

该说不说,这古代的环境就是好,一路上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辽国又没有地图,他只能沿着驿道大体方向行进。

路上遇到了三五拨客商,元嗣发现了问题所在。

要想抢劫,必须要有牛子才行。

要想找到牛子,必须要有路才行。

这大路上客商动不动三十二十人,甚至有的还雇佣护卫。

实在是没法下手。

一连走了七八天,除去吃喝,还住了几次客栈。

元嗣袋子里银子已经不多了。

这天正好经过一个山岗,路两边全是松树林。

山岗上的官道只有窄窄的一条,又是必经之路。

简直是个打家劫舍的风水宝地。

元嗣将包袱放下,折了一棵小松树。

随后后用石头削了枝丫,做成个哨棒。

在手里试了试,除了有点儿轻,还算顺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那倒霉鬼上钩了。

已经日上三竿,元嗣等的心里焦躁,终于看见松林边上走出来了一个人影。

那人看着也不像善类,身高八尺开外,面如黑炭。

关键是手里还提着一把朴刀。

元嗣瞻前顾后,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跳出来喊道:“此山是我开,此路……”

那黑汉子跳出来说道:“晦气,碰到个同行……”

元嗣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两人大眼瞪小眼。

那黑汉子却扔掉朴刀,扑了上来,双手抓住他的肩膀。

这黑汉子明显就是要与元嗣角力,他自认为天生神力,从来没有遇到对手。

元嗣不知道他何意,不过看他意思是想较量摔跤。

当下也双臂用力,感觉这黑厮力大无穷。

杨元嗣不得不用了十分力,将他提的双脚离地,摔了出去。

黑汉子爬起来说道:“莫非你就是抢了王刺史的都管?现在海捕文书四处捉你呢。”

“既然是同行,我也不瞒你,就是我干的。”

杨元嗣索性也不装了。

松树林里陆陆续续走出了二十多个提着朴刀的汉子。

那黑汉子说道:“你有这般本事,为何独自一人行走?我们这里正缺一个头领……”

元嗣脑子转了好几圈,问道:“敢问壮士尊姓大名?”

那黑汉子回道:“我叫刘十三,卧龙寨寨主,这些都是我的伴当。”

元嗣看这些人不像什么穷凶极恶的强盗,不知道那卧龙寨是什么所在。

多个朋友多条路,去看看也好。

等真正见到卧龙寨的时候,杨元嗣傻眼了。

这卧龙山确实地势险要,但卧龙寨却根本不是个山寨,倒像是个小村子。

半山腰有个十几座木头搭建的房子,放眼望去全是老弱妇孺。

一问才知道,原来这刘十三本来是山下的农民。

他的田地都被辽人巧取豪夺,父亲两个哥哥去理论却被判了斩首。

他一气之下只能落草为寇,来投奔他的这些人经历都差不多。

只是他这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抢到的东西也不多。

跟着落草的又有一大堆家眷,山寨逐渐已经揭不开锅了。

杨元嗣这才知道,原来做强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刘十三今天碰到元嗣,想到他武艺高强,连刺史都敢抢,况且一看就是个聪明人。

就想着找这个高人,带领山寨走出困境。

杨元嗣看到山寨的情况,心里凉了半截。

自己是来找帮手,又不是来送温暖的,准备敷衍几句赶快走。

这时候山寨里面走出来一个小姑娘,大约十四五岁的样子。

那小姑娘举着一个水瓢,说道:“这是哪里来的阿哥,满头大汗的,给你水喝。”

杨元嗣前世是在孤儿院里长大的,他唯一的朋友也是一个小女孩儿。

小女孩被领养的时候也是一个夏天,走的那天她也端着杯子问了一句:“元嗣,你渴不渴?”

杨元嗣看着小女孩,眼睛里涌出了泪水,却怎么也迈不开脚步。

他将心一横,接过水瓢,将里面的水一饮而尽,说道:“谢谢你!”

那小女孩儿叫七巧,是寨子里面的人在路边捡的,也是个孤儿。

杨元嗣询问才得知,寨子里很多都是这样组合的家庭。

乱世里,无助的人互相拥抱才能取暖。

能参与主要业务活动的,加上自己只有二十三个人,需要养活的却有六十多个。

原来是刘十三的难题,现在摆在了杨元嗣的面前。

杨元嗣本来从事的就是营销工作,最善于分析市场。

这一分析就分析出了问题。

刘十三知道卧龙山的势力太小,不敢抢劫大伙儿客商。

只能被动的等待过路的单身牛子,这样业绩肯定惨淡。

要想提高业绩,必须要主动出击。

杨元嗣问刘十三,山下有没有什么为富不仁的富人?

刘十三将大腿一拍,说道:“那盘剥我家的恶贼,刘员外就是这样的人。”

杨元嗣又详细询问了他刘员外的庄院地理位置和护卫情况。

发现这个刘员外简直就是为了卧龙山量身定做的抢劫对象。

首选刘员外的庄园不在城内,常年住在乡下,位置偏僻。

其次是家里没有专门的护卫,只有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庄客。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收租的金银都会暂存在别院中,年底才会统一送回城里。

就他了!

杨元嗣将他的想法说了,其他不管听不听的懂,都点头称是。

刘十三一看他刚来就找到了解决困境的方法,敬佩不已。

大家簇拥着将他安置在一座大木头房子里,口称寨主。

又因为没有人照顾起居,安排七巧来作为他的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