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元嗣才知道三草驴就是耶律大德德的白手套。

他明面上是双头山一股大土匪,其实就是换皮的辽军。

甚至战斗力比真正的辽军还要强悍些。

这些年他变换了无数的身份,残害了百十个山寨。

他自己将搜刮来的财物都藏在了双头山的寨子里。

这次他带来的是双头山的精锐,有八十多人。

留在寨子里的喽啰还有七百多人。

赤凤寨现在只有一百多人,要凭借这些人去攻打双头山简直是无稽之谈。

所以杨淮山立马出来阻止了元嗣这个想法。

杨元嗣笑着说道:“军师不要担心,我自然不是要去强攻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那边辛兴宗已经将李大郎审问完了,他抖搂了个底朝天。

根据他的口供现在寨子里只有老二插翅虎在坐镇。

插翅虎这个人只有六七分本事,靠着溜须拍马做到了二当家的位置。

杨元嗣决定来个斩首行动,他带着辛兴宗,景川和刘十三先控制住插翅虎。

郭淮山随后带着山寨主力里应外合拿下双头山。

郭淮山认为这个行动还是有点儿冒险。

杨元嗣笑着说道:“几月不见军师还不知道我的长进,慢说这七百多喽啰,就是那万军之中我也能杀个七进七出。”

郭淮山一听就知道他在吹牛逼,不过既然寨主决心已定,军师也只能尽力配合。

这个计划虽然冒险,执行好了也可以避免自家的伤亡。

众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第二天天亮就出发。

这是山寨第一次进行如此规模的行动,人员混杂各不统属。

杨元嗣将他们十一人一队分开,每队设置队正一人。

十几个队正直接听从郭淮山的指挥。

山上的物资库里正好有一大堆暗红色的绢布。

七巧带着山中的妇女将这些布裁成一个个头巾。

剩下的一块布片制成了一面大旗,上面用黑笔写了一个“杨”字。

杨元嗣看着山谷中一片赤色,杨字大旗迎风飘扬,心里豪情万丈。

这才有点儿军队的样子嘛。

他们几个押着李大郎先行,一直到了双头山寨门之下。

双头山寨地势险要,有座两人多高的寨墙,

寨门口却只有几个小喽啰在把守,辛兴宗将尖刀抵在李大郎的后心。

李大郎吼道:“赶快给老子开门,寨主有紧急军令给二当家的。”

小喽啰看后面几个人面生,不过这李大郎却是寨主眼前的红人。

当下也不敢怠慢,赶快开了寨门放四人进寨。

插翅虎正在寨中饮酒,喝的醉眼迷离。

听到寨主有令传回,只当又洗劫了一处山寨,回来报功,丝毫也不在意。

等看到李大郎身后三人身形长大,步伐稳健,又不曾在山寨中见过。

心下起了疑心,问道:“这三个是什么人?”

杨元嗣上前一步,抽出腰刀架在他脖子上,笑道:“正是你赤凤寨的爷爷。”

插翅虎也非常上道,立马道:“爷爷饶命!”

李大郎大声说道:“兄弟们,蒲老虎已经被杨寨住砍了脑袋,想活命的不要反抗啊。”

整个辽阳府现在土匪多如牛毛,火拼更是司空见惯。

堂下的喽啰眼看头领都求饶了,知道抵抗下去只能坏了自己性命。

只是其中几个耶律大德安插在双头山中的亲信却不肯认命。

他们举着刀说道:“这贼子只有四个人,大家上去将他们砍做肉泥!”

众喽啰犹犹豫豫,景川提着长枪跳了下来。

那小头目上前迎敌,却被景川刺了个透心凉。

辛兴宗也暴起,将另一个人砍做两段。

刘十三挥舞铁棒,将剩下的那个砸的脑浆迸裂。

其他喽啰眼看三人有如此武力,急忙都跪在地上,口称大王。

这时候喊杀声大起,郭淮山也带着寨兵们冲了进来。

双头山的喽啰眼看大势已去,纷纷扔了刀枪束手就擒。

赤凤寨兵不血刃,大获全胜。

收集双头山的粮草金银,果然有二十万两之巨。

郭淮山说道:“这个双头山我想了三年都没有拿下来,寨主神武!”

辛兴宗也说道:“这么多俘虏,就是都卖了也值不少钱。”

杨元嗣却摇了摇头,吩咐将这些人全部放出任其自生自灭。

众人疑惑不解,只有郭淮山暗暗点头。

插翅虎也哀求道:“大王饶我一条性命吧。”

杨元嗣使了个眼色,辛兴宗上前将他和李大郎一人一刀砍翻在地。

赤凤寨众人收拾金银钱粮归寨,还有一桩意外收获。

双头山里不知为何竟然藏了一批精良的刀枪。

除了没有甲胄,其他刀剑弓枪一应俱全,足够武装一个千人队。

杨元嗣也吩咐将这些一起带走,又放了一把火,将房屋全部焚毁。

回寨后刘十三将那三草驴提了出来。

他腿上的伤口血液已经干涸,面无血色,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活路。

“寨主英雄,能不能留我个全尸?”

杨元嗣摇了摇头,说道:“还要借你首级祭奠我卧龙山的同伴。”

刘十三就在聚义厅设了个灵堂,将三草驴的脑袋放在供桌之上。

杨元嗣现在心如铁石,早已不是见了尸体就要呕吐的模样。

他拜了三拜说道:“你们英灵不远,保佑我早日将耶律大德的狗头砍下来。”

厅里清扫干净,杨元嗣将这次行动的有功之人一一封赏。

其他金银都放在元嗣房内,钥匙由他亲自保管。

郭淮山问道:“寨主现在实力大增,不知日后有什么打算?”

杨元嗣笑道:“我目光短浅,暂且先顾好山寨吧。”

他吸取了以前的教训,派了三四个聪明机灵的寨兵,下山在路口开了个酒店。

名义上是探听过往客商,实际上是山寨的耳目。

万一有个风吹草动能够及时报信。

赤凤寨做下如此大案,那耶律大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现在辛兴宗已经完全不去军马场点卯,被辽军算做了逃军处理。

其他寨子里的兄弟们大体上也是如此。

汉军逃跑已经成了普遍现象,辽军一连杀了七八个人,将人头挂在军营之外。

如此严刑峻法却也制止不住,只因为大家都知道到了北面战场,死的更快。

杨元嗣山寨里又来了七八百人投奔。

辛兴宗大喜过望,自以为照单全收,壮大实力。

杨元嗣却隐隐担忧,他现在的水平要说指挥个百十人,问题不大。

可是现在山寨里眼看都要满千人了,这些人良莠不齐。

谁也不知道他们上了战场会有什么表现。

有时候战场上也不是人越多越好。

杨元嗣左思右想,找到了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