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南院大王的墓葬封土就有两人多高,要是白天全面挖掘的话实在是动静太大。

再说挖人家祖坟,实在也不是什么可以光明正大进行的事情。

郭淮山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找了百十个志同道合的伙伴。

他们采取的还是老手艺,在晚上挖取盗洞深入墓葬里取出宝物。

表面上看不出破坏的痕迹,做到了神知鬼知人不知。

一天晚上,杨元嗣正在和七巧景川闲聊。

刘十三急急忙忙的闯了进来,激动的满脸通红。

他嘴里说着快快快,拉着杨元嗣就往外走。

大家都不知道他要搞什么鬼,一起跟着走了出去。

金县只有一个城门,本着一切为了防守的原则,城门不太宽阔。

现在正有两辆马车挤在城门当中动弹不得,每一辆马车都有两匹马,马车上盖着厚厚的黑粗布。

虽然不知道车上装的什么东西,不过看起来十分沉重。

那马夫越发着急,不断用马鞭抽打着马背,马蹄奋力的刨着地,车却纹丝不动。

杨元嗣慢慢走上前去,他将一条缰绳在自己右臂绕了三圈。

众人正不解何意,就听元嗣大吼一声,双臂用力,竟然将那其中一辆马车拉了出来。

周围的人一阵喝彩,皆想不到这城主有如此大的力气。

马车缓缓移动,杨元嗣走过去将那黑布掀起了一角。

只见里面金光灿灿,竟然全部都是金银之物!

杨元嗣抬头一看,后面还有七八辆同样的马车。

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这些金银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从辰州运回来的财物。

这可真的就是意外之喜了。

县衙旁边以前有个地牢,十分坚固,经过改造作为仓库非常合适。

刘十三指挥着元嗣的亲卫趁着夜色将金银全部搬到了库房当中。

如此多的金银让七巧也大开眼界,她皱着眉头对元嗣说道:“阿哥,如此多的财物,可要好好看守。”

杨元嗣笑道:“这才多少,我还要攒一些给你做嫁妆呢。”

七巧满脸通红,看了景川一眼转身跑了出去。

景川愣在当地,也搞了个大红脸。

不过笑归笑,七巧说的很有道理。

刘十三主动请缨,带了三十多个飞骑就住在地库上边的厢房里就地看守,反正离杨元嗣的县衙也不远。

万一有什么变故,不到五十步的距离转瞬就到。

杨元嗣想了想,将辛兴宗叫了过来,安排他找个忠诚可靠的山寨老人去看守武库和粮仓。

辛兴宗又在城西搞了个马场,储存了十几谷仓的草料,能养几千匹马。

杨元嗣躺在床上,感觉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心里惬意无比。

只要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不说改天换地,自保是没有问题的。

他正高兴着,突然听见警钟声大响。

元嗣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在城外设立了四座高八丈的箭楼,一但有敌来袭,就敲响警钟。

他从墙上摘下了金乌弓,急忙出了县衙。

刘十三也带领着侍卫们等在门外,众人齐齐上马,急匆匆出了城门。

飞骑的大营就在城门旁边,景川也已经跃马挺枪准备完毕。

杨元嗣对于自己部下的反应速度是非常满意的,精兵就是一点点从日常中锻炼出来的。

不过他也很奇怪,难道现在还有辽军来袭?

原来是他想错了,警报来自海上。

两骑斥候飞报,不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两艘大船,意图不明。

杨元嗣来到海边,提前来的飞骑们已经点起了两堆大火,将半个海滩照的如同白昼。

海面上停着两艘巨大的海船,元嗣估量了一下,估计长度超过了六丈。

这么大的船对于元嗣来说还算正常,毕竟他亲眼看见过山东舰。

眼前的船虽然大,跟山东舰相比就远远算不上夸张了。

但是辛兴宗他们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庞然大物,所以海边巡逻的军卒才立马敲响警钟。

元嗣心中正也奇怪,这两艘船多半是来自大宋,只是不知道他们的来意。

远远的看见那大船又放下了三艘小船,举着火把朝这边划了过来。

杨元嗣借着火光终于看清了来客的相貌。

船头那人穿着典型的宋朝绯色官服,戴着黑色的幞头,四十左右的年纪,身材很高大。

后面跟着几个虞侯打扮的人,手里捧着一堆物件。

小船在海边靠岸,那领头的官员昂首阔步下了船,朝着元嗣走了过来。

杨元嗣策马上前,也迎着那官员而去。

他现在德马术已经非常了得,那马奔驰起来,眼看就要撞上那官员。

杨元嗣双手用力一踢,坐骑人立而起,前蹄差点儿踏到那官员头上。

官员的随从都吓的面如土色,他本人却挺着胸膛站在那里纹丝不动。

杨元嗣心中对他暗暗佩服,问道:“请问尊姓大名?”

那官员拱了拱手,抬头答道:“在下马政,乃是大宋使节,来求见大金皇帝陛下。”

杨元嗣终于看到了真正的宋人,他立即下马迎上前去,说道:“原来是大宋天使,赶快有请。”

马政心里暗暗称奇,对面这人年纪轻轻,肩宽腰细,长手长脚,整个人孔武有力,像一头引而不发的猛虎。

看他装束明显也是一员武将,想不到汉话竟然如此流利,也知道礼节,心里的担心也放下了大半。

他跟身后那几个虞侯说了几句,那人将小船又划了回去。

不一会儿又来了七八艘小船,船上放着鼓乐旗帜等全套使节仪仗。

其他船上总共有个百人左右,穿着也是五花八门。

杨元嗣看不懂这些仪仗都是代表了什么意思,不过摆开以后确实很威风,很有大国风范。

杨元嗣陪着马政走在最前面,两人边走边聊,都解开了自己的误会。

马政这才知道面前原来是和自己一样的汉人,不过官职却是金国的都统制。

杨元嗣也大体了解了马政来此的目的。

要说大宋最大的痛,那就是燕云十六州。

太祖统一天下后心心念就想从辽国手中夺回燕云,只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后来太宗高粱河大败,就彻底断了武力收复燕云的心思。

宋辽之间已经上百年没有战事,谁也想不到机会来的这么突然。

汴梁的一个巨富在燕云有买卖,他听说最近白山黑水之间女真崛起,建立了大金国。

金国到处攻城掠地,连辽国的皇帝也被他们打败。

那富商将这些情报全部报告给了朝廷,赵官家听了这个情况,对燕云十六州又有了新的想法。

马政正是为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