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46章 登州一枝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元嗣将他们送上海船,天气风和日丽,想必能够平安返回登州。

他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本来只打算守住金县城就可以了。

想不到阿骨打如此慷慨,竟然将整个镇海府都给了自己。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整个辽东半岛了,虽然现在没有那么繁华,也有个几十万人口。

按照历史的走向,自己肯定是要和女真人翻脸的,不得不早做准备。

辰州在最北面,已经有辛兴宗招募守城军卒训练防守了。

复州、宁州城本来不大,里面的官员是王如福安排的,也信的过。

现在元嗣最大的优势反而是名声,他虽然收的赋税很重,不过比起金人的烧杀抢掠还是要好多的。

辽国贵族被杀的杀,逃的逃,土地官位都空出来很多。

辽北的汉人南下了很多,对于这些人元嗣也都做了妥善的安排。

他唯一担心的是辰州北面的那个马场,这个地方距离辽阳府太近了。

飞骑中有一个叫李庆的人,非常善于驯马和养马,他在穆州城南边选了一大块地,说是非常适合养马。

杨元嗣亲自过去看了,确实是一片好草场,这李庆也是个靠的住的人。

辰州马场的马有七八千,杨元嗣打算全部迁移到穆州城,起名叫做穆州马场。

李庆说渤海北面的马种非常优良,可以买来或者抓来育种,三五年就能得到骏马万匹不在话下。

元嗣听了非常高兴,赏了他五十两银子。

他现在手中的部队也已经超过将了万人,算的上精兵的有三千左右。

大宋朝廷的旨意还没下来,杨元嗣却并不担心。

有蔡京和童贯双保险,他的要求又没有多过分,问题不大。

七巧和家属们暂时还要住在金县,等一切安排完了再回去也不晚。

不过七巧听说杨景川马上就要跟着元嗣一起渡海,好大不愿意。

杨元嗣看着景川笑着不说话,景川将七巧拉在一边,两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七巧才破涕为笑。

金县里面有个裁缝叫作王定六,手艺非凡,他本来在北面定远城生活的挺好。

女真人攻破了城池以后,他全家都被杀死,自己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

一直往南才找到了金县这一片乐土,终于摆脱了金人。

元嗣看他为人厚道,心思又精明,就将赤旗军的军服制作交给了他。

这王定六从来没有担任如此大任,自觉脸上有光,更是出了十二分力气。

他现在手下有二百多人,制作的战袍质量非常好。

最好看的是将赤旗改良了,还是用了暗红的底色,靠上的位置绣了一个金色的杨“字”,中间是一个黑色的虎头,看上去凶猛无比,实在威风。

刘十三举着大旗说道:“这才配得上阿哥的身份,渤海猛虎!”

杨元嗣笑着说道:“应该专门给你绣一个黑熊,配得上老刘少年英雄!”

众人哄然大笑,刘十三也挺胸叠肚,自觉得意。

平海军留下的海船还有一艘,只能装二百多人马。

杨元嗣带了景川和刘十三带着一百五十骑渡海。

这次还算顺利,虽然有些风浪还是用了四天时间到了登州。

杨元嗣现在甲板上,看到海船缓缓驶过沙门岛,他眼里非常好,远远看见有几个人在往海里扔什么东西。

等到近稍一看,他大吃一惊,原来岛上之人在往海里扔的竟然是尸体!

杨元嗣没有声张,暗暗记在心里。

登州水师看到有海船回来,远处的了望塔上吹起了号角,几艘小船如飞而来,引导他们入港。

杨元嗣看这小船上只有三五人,只有两人操桨,速度却飞快。

旁边的水手说这叫带鱼船,专门在近海航行,方便快捷。

等大船靠岸,岸上的百姓围了三四层来看金国来客。

人群中一个书生打扮的人说道:“这金国的官人怎么比咱们登州的一支花还俊俏?”

众人一阵哄笑,旁边一人赶忙说道:“都闭嘴,王虞侯来了!”

不远处一个骑着一匹马,后面跟着十几个随从正往岸边赶来。

那人七尺五六的身材,面白齿红,脸上敷了一层白粉,耳鬓边插了一朵鲜花。

这人是平海军里的虞侯,也是节度使呼延庆的心爱之人,号称登州一枝花。

呼延庆老妻早亡,也拥有几房美妾,却独喜欢这王虞侯。

登州府都将此事当做一桩趣闻,闹得满城皆知,王虞侯却也不以为意。

他奉了呼延庆的命令,从五天以前就在码头上等待海船回来,说是船上有个了不得的人物。

天气炎热,这可实在不是个好差事。

只是官人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说明这里面有莫大的干系,不的不小心应对。

当他看到杨元嗣下船的时候,立马就觉得自己这几天的等待值了。

八尺开外的身材,宽肩窄腰,步伐沉稳肯定是膂力过人。

再看他面如银盘,星眉朗目,端的是一个俊俏郎君。

王虞侯眼里快喷出火来,急忙上前迎接,说道:“杨统制远来辛苦,节度使大人已经准备了宴席,请跟我来。”

杨元嗣看他的模样举止,已经猜到了八九分。

他倒不是对于这种人有什么偏见,只是这王虞侯看自己的眼神实在是令人不舒服。

连刘十三都感觉不太对劲了,他瞪着一双牛眼,不转瞬的盯着王虞侯看。

王虞侯一双眼力却全在杨元嗣身上,他在前面带路,只听得周围人一阵惊呼。

杨元嗣带来的一百五十骑本来就是飞骑中的精锐,军卒们身材高大彪悍。

加上渤海马也比登州的马高大健壮许多,杨元嗣骑在马上背着金乌弓,仿佛天神下凡一般。

登州平海军本来也以水军为主,总共也就二百多匹马,跟飞骑比起来简直像是猴子骑驴。

登州百姓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威猛的骑兵,不禁交头接耳,暗暗称奇。

杨元嗣看着登州港口,各种挂着不同旗帜的海船有十几艘,也算是十分繁华了。

平海军有自己的大营,节度使府就在大营的外面,是一座四进的独立府邸。

还没等众人走到一半,又一队人马赶了过来。

领头的是四五个骑着马的皂吏,其中一个干瘦的白胡子老头上前将元嗣一行人拦住,说道:“王虞侯,你这就不太讲道理了吧?”

那王虞侯回道:“刘参军何意啊?”

刘参军说道:“我奉了王知州的命令,专门在此迎候杨统制,你怎么还抢了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