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48章 花石纲、提举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元嗣来到羽山驿已经过了一个多月,汴京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

王师中虽然每天都小心检查来往的公文,也没有等来元嗣的任命文书。

刘十三一连去了万花楼二十多天,现在也感觉索然无味。

杨元嗣倒是看得开,每天和景川较量枪法,骑马打猎不亦乐乎。

赵四这人勤勤恳恳,做事情也很有条理性,为人宽厚,作为一个驿丞真是大才小用了。

这天杨元嗣射死了一头大山羊,刘十三高兴的扛在肩膀上,说是回去吃烤全羊。

景川提醒道:“阿哥,我看不太对劲,没听说这里有山羊啊,八成是有人放养在山上的。”

杨元嗣:“……”

果然山下上来一个半大小子,扯着刘十三说道:“还我羊来,还我羊……”

后面跟着一个老者,看他们拿枪带棒的,连忙说:“不妨事,不妨事,几位好汉拿去吃就行了。”

一边去拉那孩子,正在拆解不开的时候,赵四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

杨元嗣给了那老者十贯钱,爷孙两个千恩万谢的走了。

赵四说到有京城来的官差,让杨元嗣赶快回去。

杨元嗣知道应该是蔡京和童贯那边有信儿了,急忙返回了羽山驿。

只见一个虞侯带着三五个伴当,风尘仆仆的等在门外。

杨元嗣急忙下马行礼,那领头的虞侯姓蔡,是蔡京的身边人。

蔡虞侯带了蔡京的秘信,说是不几日就有中书门下的任命传来,让杨元嗣提前谋划。

杨元嗣邀请蔡虞侯吃了烤全羊才走,不知道这几个家伙神神秘秘的搞什么,竟然连口茶水没喝就忙着走了。

杨元嗣正狐疑间,又来了七八个人,他们说是童相的人,我带来了一封秘信。

这下元嗣是彻底糊涂了,看来自己身边是真缺一个军师一样的人物了。

他判断蔡京和童贯之间肯定是出了什么问题,但是自己又没法了解具体情况。

只能将景川和刘十三二人带到屋内,打开信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杨元嗣更糊涂了,童贯基本通篇都是废话,蔡京则要他努力任事,报效朝廷。

这两个人竟然对于朝廷任命他为什么官职,只字未提。

杨元嗣和景川看完了以后面面相觑,不得要领。

景川说道:“阿哥要的沙门岛和什么玲珑镇,他们都没说给咱们啊。”

杨元嗣也琢磨不出这两个老家伙说的是什么意思,索性静观其变。

果然又过了三五天,登州府衙派人来请元嗣。

王师中眉飞色舞,口中说着恭喜。

杨元嗣拿着自己的任命状子看了七八遍,才知道自己被任命为提举,负责组建登州的应奉局。

这提举怎么看也不像个武官的名字啊。

他谦虚的问王师中自己的官职,王师中说是八品的文官。

杨元嗣目瞪口呆,这徽宗也是太抠门了吧?

自己在金国是个统领万军的统制官,到了大宋怎么也应该给个差不多的指挥使,怎么成了个八品的文官了?

还有一封公文,连认命都不是,说是拿出沙门岛作为马市,杨元嗣是主要负责人。

王师中看他脸上阴晴不定,知道这渤海蛮子不晓得其中利害。

他笑着说道:“元嗣是否知道这提举是何职位?”

杨元嗣正好需要有人解惑,连忙凑上前请教。

王师中一段话令元嗣茅塞顿开,终于理解了蔡京和童贯的意思,也见识了二人的手段。

原来这应奉局不是朝廷的正式部门,是为了替徽宗搜刮各地奇花异石组建的机构。

这个机构的创始人叫朱勔,凭借着搜刮的本事直接做到了五品的高官。

他在朝堂上的靠山就是蔡京,二人打着为官家出力的幌子中饱私囊,不知道害的多少人家破人亡。

徽宗还不满足,用各地搜刮来的奇花异草,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座皇家园林:艮岳。

运送这些奇花异草和奇石的行为民间叫作“花石纲”。

应奉局只对官家负责,为首之人称为提举,权力近乎不受约束。

王师中讲了一个故事,苏州的一个小吏看上了赵姓富豪的一尊玉佛,千方百计都没有搞到手。

后来这小吏投靠了朱勔,直接拿着一块黄绸布盖到了玉佛之上,说是送给官家之物。

这富商也是当地豪强,怎么能咽下这口气,状纸都提交到了汴京,最后自己却搞的一身罪名,家破人亡。

应承局的飞扬跋扈以至于此!

杨元嗣问道:“咱们登州也没听说过有什么奇石啊。”

王师中咳了一声,低声说道:“隔壁掖县山上产上好的石头,有很多手艺高超的石匠,关键离着你想要的玲珑镇很近……”

杨元嗣恍然大悟,对着王师中行了一礼。

王师中赶忙回礼说道:“你将来平步青云,为相作宰的不要忘了我啊。”

杨元嗣表示自己是个讲究人,最讲知恩图报,又请教他马市的问题。

王师中又娓娓道来,本朝太祖开国,武德极盛。

太祖年间军马有二十多万匹,为了抵御辽国和西夏,对于马政非常重视。

甚至还专门设置了监牧官,在全国各地适合养马的地方设置牧监管理。

后来承平日久,马政逐渐废弛,马监也成了贪官污吏捞钱的所在。

甚至有的牧监一年能够养死三百多匹马,那些巨额费用也不知道到了哪里。

王安石变法后决定将马政交给民间散养,或者干脆去西北西南边境买马。

民间散养之马劳民伤财,民怨四起,战马常在民间,性格胆小,无法冲锋陷阵。

一但边境有战事,断了买马来源,大宋骑兵可真就无马可骑了。

所以这次能从渤海买马,也是重开了一条新路线,徽宗也非常高兴,安排童贯全权负责。

童贯跟杨元嗣在汴京的时候就聊过,所以将整个沙门岛都给了他。

杨元嗣的主要目的本来是沙门寨的囚犯,想不到还有意外收获。

不过沙门倒真的养马的好地方,道上只有不到三十户人家,耕地也不多,不如全部种了牧草。

告别王师中回来,杨元嗣拿着手中的公文,第一次对于未来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

现在自己无力抵抗金国的铁浮屠,同样也没有力量来对抗整个腐败的大宋官僚体系。

打不过就加入,只有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成长才能打破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