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元嗣看到刘延庆下首还有七八个军官,打扮却跟宋军衣甲有非常大的区别。

领头的一个身材矮胖粗壮,留着满脸胡子。

后面那几个肤色黝黑,眼小鼻塌的也有,深目高鼻,肤色惨白的也有。

元嗣想难道宋朝也有雇佣兵了?

某种程度上他想的没错,这人是怀德军的经略使杨惟忠,后面那些都是他率领的番军将领。

这些人基本就算是此次出兵的主力了。

杨元嗣和众将互相行了礼,到刘镇下首站定。

按照职位上来说,他是捧日军的马军指挥使,刘镇是都指挥使,正是他的顶头上司。

不过杨元嗣还是第一次见他,刘镇这人白白胖胖,不像是个猛将,倒是像个书生。

他也很友善的朝着元嗣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

童贯眼看众将到齐,清了清嗓子,厉声说道:“贼寇方腊作恶已经一年多了,占了十几座州城。百姓涂炭,天子震怒,下官奉了圣谕讨贼,还要跟各位同舟共济,望多多相助。”

他虽然是的太监,不过身材高大,声音洪亮,夸张的是下巴上还留着一撮山羊胡。

要是不说,谁知道他是个太监。

众人齐声说道要为童相效力,童贯笑了笑,命令一个虞侯拿出一张大舆图来。

那地图非常大,铺满了整张大圆桌。

童贯招呼他们一起到了地图前面,杨元嗣一看这地图制作算是十分精良了。

江南东路和两浙路的许多地方都被染成了黑色,上面用笔画着朱红色,应该是表示方腊叛军已经占领的地方。

童贯指着地图说道:“方腊自称圣公,肆意妄为,他们分两路北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自分两路去对付他。”

元嗣听着童贯的方略,感觉没有什么大问题,关键是谁来执行。

按照正常的历史,童贯平定方腊也就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杨元嗣想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加入,时间应该更短,不会更长吧?

自古以来,只要分兵就必定要出问题。

这里面有对面敌人的强弱,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立功机会的多寡等等因素。

再高明的统帅也做不到完全的公平,况且童贯也不是个非常高明的人。

他的意图显而易见,自己的嫡系必须要活儿少功多离家近。

南下讨伐方腊有两条路线,东路和西路。

相对来说西路难度比较小,还有一点好处,从江宁府出发,一直往南,只有宜城一座大城。

要是攻下了宜城,就有很大的可能直接攻方腊的老巢。

众人听了不置可否,宋徽宗可是说过,抓住方腊之人,赏给两镇节度使。

这可是一桩泼天的富贵啊。

相对而言,东路军就要困难的多。

东路也是方腊军兵力最多,占领州县最多,也是猛将最多的一路。

其中苏州杭州都是非常坚固的的城池,好像不太容易攻破。

众将都眼看着童贯,听他的号令。

只见童师礼拿出了早就拟好的文书,慢条斯理的念了起来。

西路由辛兴宗为帅,带领禁军和杨惟忠所率领的番军。

东路由刘镇为主帅,加上刘延庆的西军。

杨元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童贯这样安排的用意,过了片刻才豁然开朗。

自己还是太要脸了,童贯这是我都要的节奏啊。

辛兴宗和刘镇都是他的手下,不论哪一路能抓住方腊都好操作。

姜还是老的辣啊。

杨元嗣看众人表情,其他人倒也没有什么,只是刘延庆那一路人马脸色比较难看。

刘延庆年龄要比刘镇大的多,职位是经略使,也要比他高一些,现在反而成了他的副将。

他后面的将领脸上都有愤怒之色,刘延庆却神色淡然,他转头对着刘光世轻轻说道:“稍安勿躁,好戏这才开始呢。”

童贯晚上举行了盛大的告别宴会,半夜方散。

杨元嗣想当然认为自己是属于刘镇那一路的。

童师礼却将他拉到旁边说道:“父亲要你做他的中军护卫。”

杨元嗣心中就差骂娘了,我护卫你干什么啊,方腊军又没有攻到这里的实力。

正是锻炼队伍,建功立业的时候,在中军算是怎么回事。

童师礼好像看透了元嗣的想法,笑道:“杨兄弟稍安勿躁,家父自有安排。”

杨元嗣一怔,也立即换了笑脸,说道:“在下只是觉的不能亲自上阵,为童相分忧!”

“保护好童相的安全才是最大的功劳啊!”童师礼笑着说道。

杨元嗣只能让刘十三去将润州的赤旗军全部带了回来,驻扎在童贯的大帐周围。

两路大军开始一起开始出征,童贯却纹丝不动。

分兵后的第三天早上,江面上突然出现了十几艘战船,杨元嗣大吃一惊。

童贯拍着手说道:“我等的人终于来了。”

杨元嗣这才放心,原来是大宋的水军,只要不是方腊军就好。

这宋军水师的统领叫作刘梦龙,本来水军还在襄阳训练,听了童贯的将令,日夜兼程的赶了过来。

童贯这家伙人老成精,他将自己的帅帐安在柳梦龙的战船上,万无一失。

他要是将帅帐放在江宁城外,朝廷上那些无聊文人肯定又要说自己畏敌如虎,实在烦人。

要是自己冒险将帅帐跟着大军移动,万一战场不利,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毕竟什么也不如命重要,一刻也大意不得。

所以他要将杨元嗣这最有战斗力的骑兵留在自己身边。

同时将刘梦龙的战船作为指挥部,将船往大江上一摆,方腊又没有水军,真可谓是双保险。

杨元嗣听了只能说是佩服。

东路军沿着运河开始往东南方向反推,在常州城下遇到了困难。

常州本来不是一座大城,但是位置非常重要,就在运河的边上,不到三里地。

控制住这里就能卡住运河的行程,方七佛知道这个道理,亲自在城内坐镇。

常州的城城墙虽然只有有三丈来高,但是却十分坚固。

西路军里面有云梯一百多架,架起来日夜攻打,城里城外都伤亡惨重。

刘十三着急道:“阿哥你跟童贯说一下,赶快放过我们去厮杀,真是急死个人了。”

卢进义宋江等人也不说话,看着杨元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