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2章 泰山封禅【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岸上的百姓全都惊呼起来,仙岛离着码头越来越近,慢慢露出了真容。

只看岛上有七八个穿着雪白长衫的神仙,还有十几个仙女在翩翩起舞。

岛上还有各种奇花异草,珍奇异兽,仙鹤环绕着仙岛飞舞。

一阵阵丝乐声传来,仙人们有的对弈喝酒,有的吟诗作画。

其他人都震惊不已,只有杨霜荻高兴的拍手大笑。

岛上的白胡子神仙站起身来,对着岸边喊道:“岸上可是登州郡王杨元嗣?”

张顺对着杨元嗣眨了眨眼睛,杨元嗣会意,知道这里面还有自己的戏份。

他踏步向前,朗声道:

“杨元嗣在此,不知道老神仙有何吩咐?”

那老神仙装模作样道:“贫道吕洞宾,和道友们云游四海,见大宋国力鼎盛,政通人和,特到此停留。”

杨元嗣举手行礼,恭敬道:

“道长如此神通广大,可否指点迷津?”

吕洞宾稽首道:

“久闻郡王勤政爱民,未来不可限量,贫道听闻皇帝要泰山封禅,有一物相赠。”

吕洞宾说完将拂尘往空中一挥,只见一道白光往杨元嗣方向飞去。

众人都被吕洞宾的动作吸引,张顺从杨元嗣身旁冲过来。

等杨元嗣和众人看过去的时候,张顺手里捧着一座三尺高的金人。

张顺将金人高高举起,献在杨元嗣面前。

“感谢上仙所赐!”

杨元嗣对着仙岛下拜,所有的百姓也都跪在地上叩拜不已。

吕洞宾颔首微笑道:“郡王善待百姓,勤修德政,必然能成正果,有缘再会!”

他将拂尘又一挥,其他的仙人也站起身来向着岸上回礼。

仙岛慢慢向后退去,仙人和仙乐也慢慢隐入雾中……

岸上民众这才回过神来,又一起朝着杨元嗣跪拜。

杨元嗣将金人接在手中,高高举起,民众齐声高喊“万岁!”

这种把戏当然骗不过杨元嗣,不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蛊惑力就太大了。

总的来说,表演相当完美。

张顺有些沮丧,杨元嗣居然不问他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

反而李重山拉着他问东问西,实在有些烦人。

他又不敢不认真解释,毕竟李衙内的脾气可不太好。

吕洞宾的容貌扮演者是安道全,此时也是浑身是汗,

声优是军中一个嗓门巨大的军卒,此时正搀扶着安道全下“岛”。

整个仙岛不过是用十多艘船拼接起来的浮岛,等仙人们下岛后很快就拆卸完毕。

登州的百姓当然不知道内幕四处都在传说蓬莱仙人显灵。

这可是秦始皇都求而不得的大事,是最大的祥瑞。

杨元嗣亲自上书给官家报告祥瑞,并且派花荣率领二百亲卫护送金人进京。

徽宗见了上书大喜,各地虽然有各种祥瑞,什么白色老虎黑色乌龟等等。

这些都比不上蓬莱的神仙来的惊人,况且这是在千万人的亲眼目睹之下发生的,做不得假。

徽宗本来就是个深信道教的人,他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现在有了神仙的指引,岂不是天意如此?

杨元嗣真是个妙人,他现在如此安分懂事,也不能太寒了人心。

徽宗下旨赏赐杨元嗣玉如意两柄,金银珠宝无数。

他还特意下旨杨元嗣和公主陪同一起登上岱岳,参加封禅大典,这可是莫大的荣誉。

梁师成和高俅童贯蔡京等宠臣也没有得到如此的殊荣,只能陪到半山腰。

杨元嗣却没有这种觉悟,他实在是不愿意参加这种活动。

赵金儿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过父亲,有些思念。

赵纬纶也认为杨元嗣应该去,还应该表现的对徽宗更加恭顺。

此时距离登州三里之外的一处山林中,陈达正烧烤着一只野兔。

罗太岁则在不远处挥舞着长枪一次次去刺击已经千疮百孔的人形靶子。

朱武则皱着眉头在读一封信,脸色阴晴不定。

他们三个人本来是登州的山贼,在杨元嗣刚回登州的时候刺杀过他。

朱武这个人有识人之明,他觉得杨元嗣胸有大志,跟着他肯定比做一辈子山贼强。

最主要的是杨元嗣待人真诚,不是卢进义那样靠着利益引诱和强势控制来压人。

他们三人情同兄弟,本来打算一起投靠杨元嗣。

杨元嗣那时候刚认识卢进义,不好夺人所爱。

再者杨元嗣总觉得这几个人留在卢进义那边以后会有其他作用。

不是他信不过卢进义,而是一种直觉。

朱武三兄弟倒是对杨元嗣死心塌地,他们都娶了妻室,在登州安了家。

明面上当然还是卢进义的下属,他们的势力本来不大,武艺也算不上高强,并没有引起卢进义的足够重视。

山东东路的绿林好汉,有十分本事的都被卢进义编进了神武军到了齐州。

杨元嗣将登州完全稳定以后,山贼和土匪都没有了生存空间。

卢进义将朱武他们安排到了历城以南的一处山寨中。

朱武潜心经营,居然将山寨打造的十分兴旺,有了两千多人的规模。

这种规模的山寨,在整个绿林中也能够排的上名号了。

要说没有登州的帮助当然是不可能的,山寨中就有登州的探子来回往来。

这些卢进义当然不会知道,他还以为朱武依然是那个忠心耿耿的下属。

毕竟卢进义认为三人曾经刺杀过杨元嗣,要说是心中毫无芥蒂是不可能的。

此时朱武手中正是卢进义的亲笔信,信中嘱咐他们接待两个重要人物。

朱武心中疑惑,这几年很少没有接到卢进义的亲笔信,这两个人肯定事关重大。

陈达听完朱武的话说道:“阿哥且不要忧愁,见了不就知道是什么人了?”

罗太岁也收了长枪,他这几年苦练武艺,手段精进很多,只是改不了好色的毛病。

“我看还是先派探子给登州传个消息吧。”

罗太岁一边往脸上捧着凉水,一边说道。

朱武将信收了起来,缓缓道:

“还不知道是什么人,贸然送信回去也没有什么意义,还是等等看。”

“你们两个一定要少说话,我看这次来的人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