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1914 > 第311章 佛兰德战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呼啸的炮弹从英军士兵的头顶飞过,最后落在对面德军的阵地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新兵们嘴皮颤抖着念叨着主保佑他们这样的话语,而老兵们则是紧张着抽着烟,运气好的手里还有些朗姆酒。这场炮击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周,英军长官向这群士兵保证:他们在前进的路上不会遇到任何抵抗,因为在这样的火力下德国人的战壕和堡垒中连一只老鼠也不会留下。

当时间缓慢来到七点三十分,炮击突然停止,紧随其后的是一声尖锐的哨响和苏格兰风笛的声音。

随后数万英军像蚂蚁一样爬出战壕——这是他们几个月以来第一次爬出战壕。但他们并没有见到德国佬的身影,映入他们眼中的是一片冒着白烟的广袤无人区和金黄色的麦田,似乎这儿不是战场而是米德塞克斯的乡间。随后天空中似乎传来了“嘶嘶”的声响,无数的英军士兵便倒在了麦田中彻底失去了生命。

这天是整个西线最接近地狱的一天,也是英法联军第一次汇集兵力向德军发动进攻的那一天,同样也是——佛兰德战役开打的那一天。

******

佛兰德平原,靠近比利时的铁路和运河网络,尤其是布鲁日和根特是属于德国人的潜艇基地,拿下来这儿德国人不但得放弃自己在海上的优势还将不得不收缩兵力,甚至是退出比利时。而该地区又临近英吉利海峡港口,英军能够更加便利的从港口获得物资补给,德国人能依靠的只有铁路网络。

鲁勒尔斯枢纽便是此次英军的进攻目标。

计划佛兰德战役的是法国总参谋长约瑟夫.霞飞,他原本是打算和英军南北共进,英军负责突破北边的比利时防线而法军则是负责德军在日孚山脉上的德军防线,只是由于英法两军缺少协调,南北共进变为了分头送死,在1915年开始到现在协约国已经在德国佬的防线上填进去了三十万条人命,而这些人命换来的只有指甲盖那么大的领土。

每次法军士兵在炮击后排成密集阵型冲击德国的水泥堡垒,德国人甚至不需要瞄准——他们只需要朝着射击孔外摁下扳机,便会有一名法军士兵倒地不起。而英国人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在小毛奇接手的比利时的比法边境上的莫伯日要塞便成为了德军驻守的重要据点之一,英国人便一头撞在了这条防线之上。

如此难堪的战绩使霞飞在法国政坛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为了法兰西也是为了他自己,他精心为英法联军选择了一块“墓地”——佛兰德平原。

霞飞的计划是法军出四十个师。,英军出二十个师,合兵一处在佛兰德平原上的德军防线上撕开一条缺口,只要能够做到,那么德国人在西线的整条防线都将土崩瓦解。

只是霞飞没有想到的是,德国人早已察觉到了他们的意图。

当英法联军还在为这场\"决定性战役\"做着最后准备时,德军第四集团军司令官西克斯特·冯·阿尔明正站在一处混凝土观察哨中,透过潜望镜冷冷地注视着远方那些忙碌的身影。

德国人早就截获了法国人和英国人的电报,他们甚至将英国人在防线上的进攻时间推测的一秒不差,那么这样的影响是什么?那便是当英国远征军浩浩荡荡的闯入德军防线前那块广袤的无人区时,德军像老鼠一样重新从地底下爬出来,他们只需要将马可沁的枪口往上抬高摁下扳机,英国人便会像是麦田内的麦子被镰刀割倒一样,成批成批的倒下。

英国军官们向这群英格兰和爱尔兰小伙子们保证:在持续了一个星期的炮击以后,德国人的战壕与堡垒中将不会有一只老鼠。老鼠是没有了,因为德国人在战壕内养了哈基米。甚至在英军进攻的前一天,德国人又在第一道堑壕前重新拉了一道铁丝网。

正是这道铁丝网宣布了英国远征军的死刑。

进攻一直持续到了下午。英国远征军的六万人损失过半,佛兰德平原上的泥土被这群来自英伦三岛的小伙子的鲜血染得血红,英国前线将领请示集团司令罗宾森——是否要投入预备队?

罗宾森用颤抖的手签下了“继续进攻”,正如他的战后回忆录中写的那样:我签署的不是一道进攻指令,而是上万人的死亡通知书。

就这样英军几乎是用人命将德军的马可沁机枪的枪管打没,用战友的血肉堆出来了一条前往德军堑壕的道路。

就这样,英军在第一日用六万条人命换来了德军的第一道堑壕。这个纪录刷新了英国陆军史上的单日伤亡最高纪录,也是最黑暗的一天,而他们的指挥官道德拉斯.黑格只是在当日报告中留下一句——我军顺利了首日作战的全部目标,只是伤亡情况不容乐观。

只是英国人由于人数不够始终无法占领住德国人的第一道堑壕,他们只能在接下来德国人的进攻下再次退回,随后又是英国人像之前那样发起进攻,在这儿付出的只有人命和永远也打不完的炮弹,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