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1914 > 第315章 北部突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达图们江口,是“瀛人军团”进入海参崴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江水混杂着冰碴与泥沙,在寒风中翻涌,发出沉闷的咆哮。对岸,沙俄的马克沁机枪阵地像是几只不知疲倦的恶犬,疯狂地向江面上喷吐着火舌。即便他们拿到了海上的支援,一时半会也无法突破达图们江。

而距离战役开打已经过去了快半年的时间——瀛人过不去,沙俄也过不来。

但乌克兰战场上的剧变让在达图们江口几乎已经固化的战线发生了变化,由于杜克拉山口这个交通要道的崩溃沙皇不得不将他在远东的部队调一部分到乌克兰驻扎,毕竟丢了远东沙俄顶多是国内舆论暴涨,而失去乌克兰俄国将不再能够称为一个大国。

达图们江口北岸的机枪阵地只剩下了原来的三分之一,大部分俄军连夜向内陆撤退,就连海边的海岸炮也不再朝着南边倾泻炮弹——俄国人开始撤军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奉天城破,明军拿回了这个丢失快三百年的城池,三百年前它的名字叫做沈阳中卫,三百年后它的名字叫做奉天。

瀛人军团的进攻在黎明时分开始。

没有号角,没有战鼓,只有脚步声和压抑的呼吸。一千五百名瀛人士兵像幽灵一样摸过了达图们江,他们的眼中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那是对死亡的渴望。在原本的历史中支配他们的是极民主义,在这个历史中支配他们的是共产主义。

他们所知道的,是长官告诉他们——他们的死亡是为了浇灌新世界的诞生,是为了推翻旧世界的统治。于是他们呐喊着,咆哮着在炮兵的掩护下,冲上了在那儿的俄军制高点,即便他们知道在某个暗处,也许有一个他们不知道名字的俄国士兵正将枪口对准了他们 。

一切都像是原本历史中苏芬战争的重现,只是在这没有雪,只有血。

******

应天府国家议会大楼内,郑清璿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聆听着“瀛人军团”在北部的巨大牺牲,“初步伤亡统计出来了。”慕容柔嘉的声音平静,“瀛人军团在第一波抢滩中损失了近六百人。”

郑清璿没有抬头仿佛死亡对于那些可怜的士兵来说就是最终的结局一样,“嗯,我只需要知道,达图们江属于我们了吗?”

慕容柔嘉的眼神依旧没有丝毫波动,就想个机器人在汇报自己的报告一样,“少爷,达图们江属于我们了,瀛人军团的先头部队正在向海参崴压去,只要我们拿下了海参崴俄国人的远东舰队就会成为一堆废铁。”她顿了顿将手里的报告翻了一页,“不过,俄国人的对策也很耐人寻味——他们的大使馆私下向大明提出了停战,他们表示愿意支持大明在远东的霸权。”

“霸权?”

闻言郑清璿终于是从满桌子的文件中抬起了头,“沙皇什么时候学会用这么温和的词了?我还以为他们的字典里,只有‘臣服’和‘毁灭’。还是说沙皇闻到了他们自己身上那道属于革命党的味道?呵......”

“少爷,总参谋部那边认为拿下海参崴的价值远远大于和沙皇停战的价值,”慕容柔嘉注意到了自家少爷那副不屑一顾的情绪,很明显他打算接着打下去。“议会和内阁那边也给出了提议:大明需要与沙俄停战,大明现在的战线太多,我们需要考虑民众的情绪——他们显然不愿意为了一块冻土流干大明的血。”

郑清璿的手指在一份长江发电站拨款的文件上敲击着,他在思索是否要与沙俄停战。

如果停战,那就相当于大明在远东的战争只剩下了印度方向——至于满清,即便是大明现在不继续打了他们自己也会把自己玩崩,除非他们那边也和大明一样来了一个穿越者力挽狂澜。

如果不停战,大明的龙旗阴影将笼罩从北海道到库页岛的每一道海平线,整个西伯利亚他郑清璿可不信沙皇在这儿放了五十万人的部队。

郑清璿的手指停止了敲击,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慕容柔嘉知道,每当少爷陷入这种沉思时,就意味着某个重大决定即将出炉。

“告诉总参谋部,”郑清璿语气冰冷,“我不在乎死了多少瀛人,我只在乎海参崴的归属权。沙皇想要停战那是因为德国人,奥地利人、土耳其人一起将尖刀抵在了他的脖颈,而革命党人又收缩了在他脖颈上的绳索,既然他决定了开战,那么失败的结局他就要接受,大明在整个同盟国结束战争之前不会和任何协约国成员谈和平。”

“至于江南工厂工人的薪资和工时问题,”郑清璿从桌子上抽出一份文件,“告诉江南商会,尽一切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和保证福利制度的执行,哪怕是割他们自己的肉也要喂饱这群工人的胃口,他们如果不愿意,我不介意仔细查一查他们的手上有没有沾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