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错撩清冷郎君后 > 第55章 有心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年前宋辙刚入仕,那时先皇病重如枯槁,经年求仙问卜炼制丹药,本就让他亏损的身子元气大伤,后来又大修宫殿道台还叫国库空虚的厉害。

那年整个玉京的臣子都过的胆颤心惊。户部更是如此,老尚书自知劝不动先皇,便什么银子都敢应下,一时可为难了下头办事的人。

宋辙那时跟在李侍郎身边做事,常常被他带回家中议事,偶有两三次还在李府过夜。

他记得有次在书房为李侍郎誊录奏疏时,李芫娘送过点心来。后来似乎还见过几次面,不过都是在李府偶然遇到罢了。

“李小姐真好看,叫人见之难忘,大人为何不记得?”佑儿边说着,边将手上的糕点匀了一半给宋辙。

话虽如此说,可当年宋辙负责修缮宫殿的开支,每日为了银钱魂不守舍,哪里记得住只见里面的女子。

宋辙回想那两年眉目疏淡,睨了她一眼:“的确不记得,我是去上峰府中议事,不是去议亲。”

如今已全然想起当初,李侍郎总让自己去他府上,必然是存了结亲的意思。后来或许看出他并非留恋儿女情长的,这才打住了心思。

这些事宋辙且撂到一边,只因没过几日都察院就传了话来,说是请他去问话。

王同知写的罪状里有一条就是撺掇郑大杀妻,上头写的见证人是宋辙的名字,他刚好回了玉京,这才被叫去。

刚要上马车,佑儿就抱着斗篷跑上前来:“大人,这事与你无关的。”

宋辙弯下身子,由得她为自己系上带子,眼底笑意分明道:“你放心。”

眼看着入冬,玉京整日里灰蒙蒙的,都察院漆黑的大门敞开,书吏引着宋辙进了间公房,门窗紧闭只用烛火照亮,看得人心里空落落的。

问他话的人是左都御史刘景樾,这人是彻头彻尾的公孙党,因而看着宋辙进来倒是不客气。

“宋主事请坐,本官按程序问你几个问题,答得好自然就能离开。”

他这语气颇为不善,汤玉出了这样的事,按着皇上的话就是天怒人怨,五马分尸!公孙贺早将他从朋党中剪了出去,可这并不代表宋辙就能被他和善以待。

见刘景樾这般态度,宋辙淡笑坐下:“不知叫下官来所谓何事?”

记录的书吏在暗处,宋辙只看得到他借着烛火垂头书写。

“自然是你在汝州杀人的案件!”

这句话倒是说得巧,竟想将他也牵连进去。

宋辙双眸骤然深沉,阴鸷冷意攀爬在他的脸上,声色不怒自威:“看来刘大人还不知道这来龙去脉,不如请大理寺交细节交由大人看看,以免闹笑话。”

刘景樾察觉他无形的压迫感,心头不知为何有些惧怕,但他好歹是二品大员,稳住心神道:“细节如何,本官自然知晓,你且将你知道的如实讲述。”

佑儿在家中也是难安,偏巧这是李芫娘又上门来。

李伯一时没了主意,佑儿只得亲自到门口迎她:“真是对不住李小姐,我家大人今日去都察院了。”

李芫娘举止得体,说起话来也是轻柔:“是我突然来叨扰你们了,不过我今日并非来找宋郎君。”

佑儿见她欲盖弥彰看着自己,有些生涩的笑道:“姑娘不是来找我家大人的,难不成是……”

“正是来找郑姑娘的。”李芫娘抢白了她的话,径直往游廊里头走去。

佑儿微哂,她本来是要说来游园的呢。不过见李芫娘还晓得自己的名字,看来是费心了。

主人家不在,佑儿只得请她去花厅小坐,上过茶后见她只低头品茶,反到让佑儿坐也不是,站着也累。

她气定神闲,佑儿便朗声问道:“不知李小姐找奴婢是为何事?”

李芫娘虽为坐在上首,可上下打量佑儿,却带着上位的姿态。

本来如幽兰的美人,平添了几分俗气。

“宋郎君身边是姑娘在伺候?”李芫娘看似随意发问,可藏在袖里的手却掐得泛白。

佑儿若是此时还不知她是何意,那真是这么多年白混了。

“都是挼风在大人身边伺候,奴婢只是随行帮衬吃食撒扫。”

李芫娘心头一喜,脸上僵持的笑意自然了些,笑着让佑儿陪她坐下说话。忍着羞意道:“既如此,想必宋郎君在山东并未纳妾收通房?”

“大人一心扑在公务上,这些自是没有的。”佑儿不敢坐下,只站在原处答话。

李芫娘笑意清浅,却如春风化雨,见佑儿并不坐下,心里满意她是守规矩的。

“听闻郑姑娘是汝州府人?往年宋郎君在我家中与父亲议事时,还提到过汝州漕运支流交错,是经商往来之重地,想必郑姑娘的见识也是广阔的。”

在这些贵女眼中,商贾之地必然是下等州府,见识学问当属诗书礼教。

佑儿只当她是与自己说闲话家常,倒也不在意她话里的深意:“奴婢是汝州人,不过小姐说的漕运这些,奴婢是全然不懂。”

李芫娘今日来,一是因为那日瞧见宋辙对自己冷淡,又见他与佑儿之间举止来往亲近,心头就起了些酸意。二是晓得今日宋辙去了都察院,便想着算准时辰与他遇见。

“你跟在宋郎君身边,必然也学的几分本事的。”李芫娘提起宋辙,眼里就泛着温柔笑意:“我父亲常说,如今户部里的后生,就看着宋郎君是最有能力的,料想他今后必有造化作为。”

几个相好的手帕交都陆续定好了公子少爷,可她偏偏不愿婚嫁之事草草了之。

五年前她虽年纪小,但无意间瞧着进士游街,当即就看到了人群前头的宋辙。

少年郎君却是沉稳如竹,冠上簪花也毫无俗气,姐妹们私下都说沈家三爷是俊俏的,可在她看来,宋辙五官冷峻更胜一筹。

眼瞧着天色渐暗,李芫娘的婢女也忍不住附耳提醒她。

瞧着宋辙还未归来,只得起身告辞:“今日耽搁郑姑娘了,你我相谈甚欢,过几日我请你到家中玩可好?”

佑儿不敢答应,只说要征得宋辙应允。

李芫娘因她的小心规矩,露了和善笑意。她是奴婢,一切听从主子,自然理应如此。

送走了不速之客,佑儿只觉得腰腿酸痛,随意坐在门槛上眯着眼歇息。

再睁眼时,听得耳边马蹄声响,而后是宋辙的声音吵得她脑仁疼。

秀眉蹙成一团,睁开眼道:“大人回来了?”

“你这是做甚?难不成还想生病吃药?”宋辙就将身上的斗篷脱下来给她穿上。

怕他生气唠叨,佑儿只得撒谎道:“当然是在等大人!去了这么久,奴婢甚是担心。”

宋辙出了都察院就被高品的随从拦下,这番才从高府回来,万千愁绪听得她这话,顿时豁然开朗。

虽是严肃刻板踱步走去,脸上却带着几分红晕:“看来你还是有些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