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系统之敌 > 第291章 首届摸底测试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公里长的赛道像一条被剖开的巨蟒,盘踞在龙雀武道大学的后山训练场。

清晨的寒霜还没褪尽,铁丝网的尖刺上凝着冰晶,阳光斜斜掠过,在两米高的网面上投下斑驳的阴影,像极了实战中敌人设下的封锁线。

发令枪响的瞬间,温晓几乎是贴着地面窜出去的。

藏青色校服的下摆被风掀起,露出脚踝处绑着的负重沙袋——这是他偷偷加的“私刑”,此刻正随着他的步频轻响,反倒成了节奏的鼓点。

第一个障碍是铁丝网,他没有丝毫停顿,左脚在网柱上轻点,身体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腾空,右手抓住网顶的横杆,借着惯性翻身而过,落地时膝盖微屈卸力,整个动作流畅得像水流过岩石,甚至没碰响网面的铃铛。

赛道中段突然传来“砰”的闷响,周雪前方三米处弹出个橡胶假人,怀里还抱着模拟炸药的红色包裹。

她瞳孔微缩,脚步却没乱,侧身滑步的同时伸手在假人关节处一推,利用反作用力旋身绕开,指尖擦过假人肩头时,已经看清了它胸前的压力传感器位置。

最棘手的是第五段路面。

浅灰色的塑胶下藏着密密麻麻的压力传感器,踩错一步就会喷出橙黄色的烟雾,那是模拟新神会迷幻药剂的刺激性气体,吸入一口就能让人头晕目眩。

温晓跑到这里时,突然放慢速度,脚尖在地面快速点动,像在跳一支精准的踢踏舞。

他记得战术课上教过的传感器分布规律,每一步都落在两块传感器的缝隙处,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得像打字机,身后的烟雾只在他脚跟后半寸处炸开,形成一道追逐他的橙黄雾带。

周雪的处理则截然不同。她跑到这段路时,突然矮身滑行,校服裤腿在地面蹭出白烟,右手同时抽出腰间的训练短棍,精准地敲在几个凸起的传感器按钮上。

她此前观察了前几批考生触发烟雾的情况,并迅速总结出了关闭机关的办法。

滑行到末端时,她猛地挺腰,借势翻滚起身,恰好避开侧面弹出的假人,动作衔接得像教科书里的分解图。

终点线前的计时器跳得飞快,当温晓的身影冲破红线时,周雪紧随其后,两人的时间只差 0.3秒。

场边的裁判放下望远镜,在记录表上重重画了两个星号。

温晓的速度打破了上个月特勤九科的测试纪录,而周雪全程零触发烟雾的精准度,连教官都忍不住吹了声口哨。

冷风卷着残余的烟雾掠过赛道,温晓弯腰解负重袋时,看见周雪正用手帕擦着裤腿的灰痕,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火光。

那是属于年轻武者的锋芒,比朝阳更烈,比寒霜更锐。

-----------------

清晨五点的龙雀武道大学校园,寒气像无数细针钻进骨髓。

指定的三十公里测试路线被一层薄冰覆盖,路面在路灯下泛着青白色的冷光,踩上去咯吱作响,稍不留神就会打滑。

每百名学员组成的队伍依次出发,藏青色校服的队列在冰路上蜿蜒成流动的长蛇,呼出的白气刚散开就被更冷的风撕碎。

温磊冲在队伍最前端,他刻意保持着匀速,厚重的作战靴碾过冰面时带着精准的力道,鞋底防滑纹刮起的冰碴溅在身后的雪地上。

他不时侧头看一眼身旁的周明——对方呼吸节奏稳得像钟表,即使在这种路面上,步伐依旧没有丝毫紊乱,校服袖口露出的小臂肌肉线条紧绷,显然还留着余量。

“第一波突袭,还有五百米。”周明突然开口,声音里听不出丝毫喘息。

温磊点头,视线扫向道路右侧的废弃公交站。

果然,当队伍前锋刚过站牌,五道黑影突然从广告牌后窜出,特勤九科的队员穿着黑色作训服,手中橡胶棍带着风声砸来。

“铛!”温磊抬手格挡,橡胶棍撞在护臂上发出闷响,震得他手臂发麻。

他借势侧身,脚下勾出一道弧线,将一名突袭者绊倒在冰面上,动作干净得没有一丝多余。

周明则直接矮身滑铲,避开横扫的棍影,同时伸手拽住身后差点摔倒的女生,将她推回队列。

混乱中,模拟毒烟罐“嘭”地炸开,灰白色烟雾瞬间弥漫开来。

不少学员被呛得咳嗽,队形顿时散乱。

有人脚下打滑摔在冰上,立刻被后续队员扶起——测试规则里,放弃者会被直接标记,但互助不算违规。

五公里补给站的红色帐篷在雾中若隐若现,温磊和周明几乎同时抵达,拿起桌上的能量棒撕开包装。

远处传来一阵骚动,他们回头时,看见杨浩正被两名同学架着走来,他的左裤腿渗出血迹,结冰的布料粘在小腿上,显然是刚才摔倒时被冰棱划破了皮肉。

“别停。”杨浩甩开同学的手,额头冷汗混着冰珠滚落,“这点伤不算什么。”

他撕下衣角草草包扎,咬着牙跟上队伍,步伐虽有些踉跄,却始终没有落在队尾。

接下来的十五公里,冰路渐渐转为冻土。

每五公里一次的突袭愈发密集,橡胶棍的击打、毒烟的封锁、甚至有特勤队员故意冲撞队列,试图打乱节奏。

队伍不断有人掉队,原本百人一组的队列,过半路程后已稀稀拉拉。

温磊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他发现周明开始有意放慢速度,不时回头清点人数,还顺手将一名被橡胶棍砸中后背的男生拉起来。

而杨浩的身影几次出现在视野边缘,每次都像是要倒下,却总能凭着一股狠劲重新站稳,包扎伤口的布条早已被血浸透,在寒风中冻成硬壳。

最后三公里的陡坡像一头巨兽横在面前。

路面全是冻土和碎石,坡度接近四十五度,更要命的是,每个学员必须扛起二十公斤的沙袋。

“我来。”温磊刚要去拿杨浩的沙袋,却被对方按住手。

杨浩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弯腰扛起沙袋,动作牵扯到伤口,疼得他龇牙咧嘴:“说了,我自己来。”

他深吸一口气,迈出第一步,每向上挪半米,脚下就会滑下几片碎石。

温磊和周明对视一眼,没有再坚持。

他们扛起沙袋率先向上攀爬,却刻意放慢了速度,始终将杨浩的身影保持在视线范围内。

陡坡中段,不少学员瘫坐在地上,有人把沙袋扔在一旁,对着天空大口喘气;

有人试图站起,却腿一软又摔回去,冻土上很快布满了凌乱的脚印和散落的沙袋。

杨浩的动作越来越慢,每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

他的嘴唇冻得发紫,伤口渗出的血在裤腿上凝成暗红的冰碴,但他始终没有停下,嘴里反复念叨着什么,声音轻得被风声吞没。

距离坡顶还有五十米时,温磊突然听见身后传来闷响。

他回头看见杨浩跪在地上,双手死死抠着冻土,指节泛白,正试图用膝盖撑起身体。

“加油!”周明突然喊了一声,声音穿透风声。

杨浩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狠劲。

他扔掉一直攥在手里的能量棒包装,像野兽般低吼一声,竟用肩膀顶着沙袋,手脚并用地向上爬去。

冻土划破了他的手掌,渗出血珠,很快又被冻住。

当温磊和周明抵达坡顶时,朝阳正好刺破云层,金色的光洒在结冰的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他们转身望向坡下,看见杨浩的身影正一点点靠近,每一步都带着血迹,却异常坚定。

“他快到了。”周明轻声说。

温磊点头,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掌不知何时也被磨破了皮。

远处,特勤九科的计时器正滴答作响,但此刻,那些数字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坡下那个踉跄却倔强的身影,在晨光中拉出的长长影子,比任何成绩都更像这场测试的答案。

-----------------

七天时间如指间流沙,在杠铃碰撞的铿锵、靶机嗡鸣的锐响与冰道踏碎的脆响中悄然流逝。

当最后一组学员拖着带血的绷带冲过三十公里陡坡终点线时,龙雀武道大学的操场已被暮色染成藏青色。

管御风校长站在操场的高台上,银白的胡须上还凝着未化的霜花。

他猛地扬起右臂,那柄伴随半生的飞鹰双爪带着破空之势砸在讲台红木桌面上。

“哐当!”铁链撞击的脆响惊得周遭瞬间寂静,连盘旋的寒风都似被震得停滞。

“七天!五千人!”老人的声音像从铸铁炉里捞出来的,带着灼人的温度,“没有一个孬种!”

他粗糙的指节捏着一叠厚厚的成绩单,纸张边缘因用力而蜷起,墨迹未干的“合格”二字在暮色里泛着红光,那是用特勤九科专用印泥盖下的戳记。

当他将成绩单高高扬起时,风卷着纸页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如同无数面微型旌旗在呐喊。

“百分之九十八!”管御风的吼声穿透人群,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寒鸦,“个个都带着冰碴子和血印子!你们……是好样的!”

台下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五千名学员的呐喊汇成洪流,撞在操场四周的铁丝网上升起回音。

有人扔掉磨破的手套,露出缠着绷带的手掌;

有人互相搀扶着跳起来,冰碴从藏青色校服上簌簌掉落;

杨新站在人群中,望着高台上那抹挺拔的身影,突然想起测试时戴云华袖扣反射的微光,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口袋里那张理论测试满分的答卷。

温磊和周明并肩站在第一排,汗水浸透的校服后背印着深色的盐渍,却依旧挺直如松。

当管御风的飞鹰双爪再次顿地时,他们几乎同时抬手,对着高台敬了个标准的武者礼。

那是特勤九科教材里记载的古法礼节,拇指扣着食指成拳,其余三指并拢如剑,象征着“握刃不手抖,见义不敢后”。

风突然转向,卷着远处龙雀武道大学的校徽在暮色里闪光。

管御风望着台下那些年轻的面孔,突然觉得眼角有些发潮,抬手抹了把脸,却摸到一手冰凉的霜花。

他将成绩单交给身旁的陈墨,转身时飞鹰双爪的铁链轻轻晃动,在暮色中划出一道冷冽的弧线。

“记住今天的疼。”老人的声音终于放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下次再拿成绩单,老子要看到你们的名字,出现在新神会的黑名单上!”

欢呼声再次炸开,比刚才更烈,仿佛要将整个寒冬都点燃。

铁丝网外,温羽凡靠在巡逻车旁,破邪刀的刀柄在掌心微微发烫。

夜色渐浓,操场的灯光次第亮起,将五千张年轻的面孔照得格外清晰。

管御风的飞鹰双爪被陈墨小心收起,而那张印着百分之九十八合格的成绩单,正被风托着,缓缓飘向夜空,如同一片承载着希望的羽毛,在星光下泛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