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转眼间,8 月已悄然流逝。
这个月份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庞一样,说变就变,让人难以捉摸。
连续四天的倾盆大雨,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场洗礼,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王汉林被困在基地里,无法回到市内。
他每天都忙碌地奔波于各个地方,先是前往种植基地查看作物的生长情况,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养殖基地,关心那些动物们的状况。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去水库视察,看看大坝是否有任何问题,以及大坝两侧的山体是否有坍塌或形成泥石流的危险。
此外,他还会仔细观察鱼儿的养殖情况,以及鱼苗的成活率。
就这样,王汉林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连轴转了整整一周。
在这一周里,他几乎没有片刻的休息时间,但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当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他发现所有的建设项目都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顺利通过了这一关。
王汉林疲惫地坐在办公室里,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
他心想,明天再待一天,后天就是周六了,正好可以回家休息一下。
于是,他决定周六上午回家,和家人团聚,晚上回四合院。
至于周天,他打算让翠花请一天假,好好休息一下,然后一起在四合院里做些美味的食物,享受温馨的家庭时光,也不用出门。
王汉林坐在办公室正琢磨着自己的这点儿闲事儿
就在这时,指导员推开门走了进来,他面带微笑地对王汉林说道:“汉林,第三批棉花已经顺利入库啦!你觉得咱们是不是可以开始制作棉大衣了呢?”
王汉林略加思索后回答道:“嗯,我觉得可以先按照5000人的标准做一批,第二批的情况到时候再看。”
指导员接着说:“不过,现在咱们这里可不止5000人哦,已经超过5000人了!我担心这5000件棉大衣可能不够分啊。”
王汉林想了想,提议道:“那要不就做7000件吧,7000件棉大衣应该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了。”
指导员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又说:“好的,那就先做7000件棉大衣。等这批完成后,我们再考虑第被褥。做被褥相对简单一些,把棉花抬上去,再缝上被单和褥单就行了。”
王汉林回应道:“嗯,这样安排挺合理。”
最后,指导员总结道:“行,那这些事情就先这么定下来吧。汉林,我跟你说一个事情,谁管你想换取这批棉花,你都要叫让他们跟我谈,你不需要答应,得罪人的事情我来做,你不需要做得罪人的事情。”
“我今年50了,我不怕得罪任何人,你还年轻,得罪人太多,以后你的路会不好走的。”
王汉林没说话眼睛一直看着指导员儿,屋子里突然就静了!
王汉林想到:这是有事儿了,这是有人来打秋风了,估计明天的电话就会来了,也不知道李局长和干妈能不能顶得住?
现在棉花确实是重要物资,各个单位都急缺。
都想解决过冬的问题,现在是8月份,马上就到9月了,10月一过,这过冬的物资要是解决不了,这当领导的可就有的愁了。
那么多人啊!
王汉林坐在那里说:“指导员儿这个事儿我知道了,你放心吧,咱们这里还不够用呢,如果他们想要,我就让他们去来找您。”
“如果有说不通,就让他们来和基地的员工们说吧,看看咱们员工都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好意思就!”
指导员听见王汉林这么说就非常高兴,也放心了。
王汉林接着跟指导说:“咱们的虎骨酒估计今年够呛能卖出去了,所以今年的物资一定要多存一些。”
“您知道吗?市内开始闹粮荒了,这些商人们不知道是赚钱赚疯了还是心里没数,还以为这是建国前的民国吗?
指导员说:“这个问题你不要参与,这是个大问题,这大是大非的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人很多。很多城市的人都参与了进来,所以说这件事情上面已经有决策了,你不要需要管,也别往里掺和,这个月能不回去就不回去,回去之后哪里也不要去,记住了吗?”
王汉林点头说:“是,好的,指导员,我明白了。”
王汉林又和指导员讲到,“我看咱们的员工现在养伤,养好了的得有两三千人了吧!”
指导人员说:“何止两三千人呢,这要我不是拦着都要出院干活儿了。”
王汉林问:“咱们的运输队现在组建多少辆?”
指导员说:“咱们现在的运输车队原来有200辆大车,现在估计能有到400辆,400辆大车了。”
王汉林说:“指导员,运输队不要扩张了,这些已经很庞大了。400辆大车,那就是需要1200人的队伍,这队伍就不小了。”
“下一步手工作坊,我想将这个作坊变成手工厂,主要是做衣服,还有手套儿,还有一些简单的工具,比如套袖、鞋垫儿啊,这些咱们都能做的。”
“慢,不要紧,只要能做就可以。这些产品我们都可以卖出去,如果卖不出去也可以作为咱们的福利发放。”
“下一步,我们的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都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我打算明年多种植一些蔬菜,如果能顺利卖出去当然最好,如果卖不出去的话,我们就把它们晾晒成干菜,作为我们的储备物资。”说话的人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似乎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了未来的景象。
他接着说道:“我仔细查看了一下我们的仓库区域,发现我们的粮食储备还是有些不足。最近,我又联系到了一批稻谷,都是还没有研磨的。这种未研磨的水稻更易于储存,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他停顿了一下,稍稍提高了声音,“我估计这些稻谷足够我们这些人吃上半年了。”
听到这里,指导员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然后他郑重地说道:“这些稻谷一定要妥善保管好,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同时,我们也要保守好这个秘密,只能上报给上面的大领导。如果让其他人知道了,恐怕会有人来打我们的秋风。”
指导员的语气严肃而认真,他深知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期,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继续说道:“现在粮食短缺的情况非常严重,我们必须要确保这些稻谷的安全。”
最后,指导员安慰道:“放心吧,很多事情我只会向上面的人汇报,对于那些试图打探消息的人,我都已经成功地扛过去了。所以,大家什么都不要跟他们说,我们只对国务院负责。”
王汉林又说:“那指导员你看,你下一步还有什么需要解决和需要安排的工作!”
指导员说:“也没有什么了,我想的是今年咱们的架构和这几个分基地,现在就像这样往前推着看,工作期间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咱们再改变吧。”
“那好吧指导员,我明天再待一天,周六我想回市内看看翠花去,翠花家大嫂怀孕了,我得要给他们带点儿营养品!”
指导员说:“都准备好了吗?”
王汉林说:“都准备好了,你就放心吧,不用您操心了。”
“对了,您家我婶儿什么时候来呀?”
“估计这月底和几位老爷子一起来到吧!”
指导员接着说道:“哦,对了,还有件事要跟你讲一下。咱们现在的办公区域要拆除啦,然后大家都要统一搬到前几天刚刚建好的那个新办公区域去哦。”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你的房子和我的房子都已经安排好了,就在老爷子们那边。你呢,在最东头,我呢,在最西头,咱们俩就稍微辛苦点啦,毕竟在两边嘛。”
“不过呢,两边的房子都挺冷的哦,不过这样也好,咱们住在两边,对保卫工作也能起到一点点作用呢!”
王汉林听后,连忙笑着回答道:“哈哈,没问题的啦,指导员,我住哪里都可以的呀,反正我在基地也就住一晚而已,不在基地的时候我就回市内啦。”
指导员听了王汉林的话,摇了摇头,笑着说:“你呀,也就是最近还能回市内,再过个一两年,你恐怕就回不了市内咯,到时候你可得常住在这里啦。”
王汉林有些惊讶地问:“啊?为什么呀?”
指导员解释道:“因为以后基地的工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可能就需要你长期驻守在这里啦。”
王汉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说:“哦,这样啊,那也没关系啦,我都听组织安排。”
指导员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说:“先跟你打个招呼哦,等你结完婚之后呢,我打算把翠花调到咱们基地来,这样你们俩就不用常年分居啦,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嘛。”
王汉林跟指导员说:“那可以,指导员您看着办吧,我还想跟您提这件事情,但是没好意思啊。”
俩人继续讨论这基地的一些琐碎的事情怎么样安排,什么样的人放在什么样的地方。
这一天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