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在50年代 > 第71章 生活琐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光荏苒,转眼间王汉林已经在基地待了十多天。

本来想回市内来的,突然来了很多的工作,就没回去。

这段时间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忙碌而充实。

第四批棉花即将抵达基地,这让王汉林感到有些焦虑。实际上,为了迎接这批棉花,他早已停止了水稻种植,转而全部种植棉花。

他深知,棉花的到来对于基地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棉花不能及时运到,手工作坊的工人们就会无所事事,生产进度也会受到影响。

如今,工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套袖和员工工装,这虽然暂时缓解了部分压力,但并非长久之计。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紧接着就是 8 月底。王汉林意识到,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采取行动。

经过深思熟虑,王汉林决定明天就安排将棉花运回来。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手工作坊的正常运转,还能让工人们有足够的原材料进行生产。

同时,他也可以借此机会回市内看看翠花,毕竟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了,心中甚是想念。

主意已定,王汉林立刻找到指导员,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指导员听完后,对王汉林的决定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安慰他说:“你放心去忙这些事情吧,基地的事情有我呢,你不用分心。我会处理好一切问题,确保基地的工作顺利进行。”

得到指导员的肯定和鼓励,王汉林如释重负。他感激地向指导员道了谢,然后骑上摩托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路上,他心情愉悦,期待着与翠花的重逢。

你刚刚踏入王家村,一股浓烈的烧煤味便扑鼻而来,让你不禁皱起了眉头

顺着这股味道,你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砖窑,它高耸入云,仿佛是这片土地上的一座巨人。

走近一看,只见一摞摞、一排排的红砖整齐地码放在那里,犹如训练有素的士兵一般。这些红砖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红色光芒,显得格外醒目。

王汉林拐了个弯,径直走进了砖窑厂。

一进去,他就听到了一阵嘈杂的声音,原来是村长和二哥正在那里大声呼喊着,指挥着工人们忙碌地出砖。

王汉林快步走到村长面前,村长一见到他,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热情地说道:“汉林呐,你怎么有时间过来啦?你那里不忙吗?”

王汉林微笑着回答道:“我回家看一看,一会儿我就要回市内了,我得回去解决一些问题。”

王家村的村长感慨地说:“汉林呐,你这可真是够忙的啊!这一个月我都没见到你了,你这一个月都忙啥去了呢?咋这么忙呢?”

“我的亲二哥呀,你以为我哪里像咱们村儿呢。什么事情我都需要操心的。”

“很多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的,看着我们那里井井有条,那是因为我有一个好指导员儿把什么事情都处理了,很多细节如果由我来处理,早就乱套了,我哪有那个经验呢?”

王家村的村长看着王汉林说:“也是,有这位指导员儿来协助你做这些事情,也是上级大领导的一片苦心呐,要是单单要你一个人去管理这些问题也早就乱套了。”

“这个村长我当的都有点有些后悔了,没钱的时候大家都上我那里争着抢着要挣钱,现在有挣钱的渠道了,也挣了一部分钱了,就开始藏奸耍滑了,这些人呐,我还得收拾他。”

王汉林听见村长这样说在那儿哈哈大乐,但是也没有评论,因为王汉林知道都是宗族事情,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王汉林和村长说:“二哥我就不打扰你了,我回家去看一看,看看我爷爷。族长那里,我就不去了,你给族长老人家带个好吧,我就不去打扰他了。”

村长说:“那你去忙吧,回家看看。”

王汉林骑着摩托就到了家,看见爷爷奶奶在那里收拾菜园子,看着菜园子里种的那些蔬菜。

王汉林感觉这些菜是真正的绿色蔬菜。

进了菜园子里,黄瓜摘下一根儿,用手戳一戳就吃了起来。

吃着这甘甜的黄瓜,很满足,跟爷爷说:“爷爷奶奶最近有事情吗?我也很长时间没回来了,都挺想你的。”

爷爷说:“家里没事情,你该忙就忙你的去吧,不要管家里这些破事儿!”

王汉林一听爷爷这么说就知道这是有事儿啊,王汉林说:“爷爷有什么事儿您就说吧,跟我还瞒着吗?”

爷爷说:“能有什么事情?过几天好日子了,手里有俩钱儿了,就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我准备让你父亲分家了,这样省着今天打主意,明天打主意的。”

王汉林没有接话,因为这个话题没办法接,王汉林没有资格来分家产。

所以直接跟爷爷说:“那这爷爷这件事情就您定吧。看看给你带了一些东西,给你带了两袋儿大米。别的家里也不缺。我一会儿回市内了,基地的很多事情我需要去沟通,就不在家里吃饭了。”

爷爷看着王汉林想说一些话,但是没说出口,王汉林说:“家里的东西不需要给我分了,我什么也不要,我再分东西,哥哥们不会说什么,但是嫂子们会有意见的!”

爷爷点点头之后也没说什么,王汉林又跟奶奶唠了一会儿家常。

之后就骑着摩托回市内了。

王汉林到了市内之后直接去了街道办,也没回家,到街道办之后跟干妈聊了聊结婚的事情。

和干妈说:“干妈,我的事情你也知道,现在我那里人员太多了,就不准准备举办婚礼了,就在食堂安排人吃饭吧。准备做10来个菜,然后就像食堂一样打菜,但是在吃饭前举办一个仪式。您看这样安排可以吗?”

“干妈你说,我如果要是准备宴席,那得准备五六百桌,那有点儿铺张了,但是如果放在食堂内,大家各自打菜,这样是不是会好一些?”

干妈坐在那里想了想,“你这么想也对,那就这么办吧。”

“但是之前要举办一个仪式,跟和你老丈人老丈母娘家有一个交代,不然这些话有些说不出口啊。”

王汉林说:“我之前和翠花爸妈谈论了这些事情,他们也同意了,我这次来是想让您再去一趟,有时间的话跟他们正式的谈一下这样。”

“虽然他们家不会挑这些事情,但是我感觉做事情咱们还是要办的圆滑一些。”

干妈说:“可以,这个事情我让你干爹去做吧,毕竟男人出面比较正式一些。”

王汉林说:“可以,干妈你知道吗?李爷爷和由爷爷他们准备去我那里养老了”

干妈说:“这些都知道了,这上面都有安排,你不用想的太多,这些事情也都是好事情,毕竟到那里去养老,他们有地方和那些战士在一起,他们也能放开,天天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然后现在是非也多一些。”

王汉林说:“那干妈我就不打扰你了,我要去翠花家看一看。”

王汉林出了街道办就去了翠花家,到了翠花家看见大嫂正在正在院子里走动着,丈母娘在身后跟着,就怕大嫂摔倒,影响胎儿。

王汉林骑着摩托车就进了院儿。

拿下挎兜儿里的大米,鸡鸭,鸡蛋和两条鱼。

王汉林拿着这些东西就进了屋子里,把这些东西放到了厨房那里,之后出又出了屋和到了丈母,和大嫂边儿上就开始聊天儿了。

王汉林和丈母娘还有大嫂说着基地的事情和结婚前还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和丈母娘探讨,看看苗家还需要不需要棉花,丈母娘说这棉花确实不好买,我买了一部分结婚的够用了。

王汉林说:“需不需要我给你们带来一些。”

丈母娘说不用了,够了。

汉林又说:“那等我们基地发棉大衣的时候,我给你们申请几件吧。叔叔和大哥一人一件儿,大嫂一件儿,婶儿一件儿这就是4件儿了。”

“这个翠花不用申请了,婶儿跟您说一声儿,我们结婚之后,把翠花准备调到基地那里去上班儿了,这样我们就不用两地分居了。”

“然后您看翠花的工作岗位,你准备怎么办?您要提前商量一下,有人接翠花的班儿,翠花直接就去基地了。

还多一个人上班儿,丈母娘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跟王汉林说:“那翠花调到基地不会影响你吧?别让领导说出什么话来!”

王汉林说:“这不是我申请的,是由我们指导员安排的。申请已经递上去了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批下来了。这件事情不用有太多的太顾虑,自然一些就好。”

丈母娘说:“那挺好,你看我们家也没有人来接班这个工作。不行的话就把这个工作卖了吧?”

大嫂在一旁想到这个工作指标的问题,轻声跟着丈母娘说:“妈,这个指标我能替我弟弟买下来吗?”

丈母娘说:“你弟弟需要啊,多大了?能上班儿了吗?”

王汉林没说话,就听见大嫂回复道,“我弟弟今年16了,可以上班儿了,在家里也不知道干啥,天天游手好闲的。”

丈母娘想了想说:“可以,这个工作指标就给你弟弟吧。也不要钱了,都是家里人。”

丈母娘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王汉林的脸色。

王汉林想到这件事情我可不能参与,这是人家苗家的事情,我可不能参与这个事情,不然会让苗家反感的。

王汉林说:“那大嫂你们先坐着,我去收拾鱼。”

王汉林找了个借口,比如说要去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前往厨房。

一进厨房,他就看到了那条还在水桶里活蹦乱跳的鲤鱼。

小舅子不在家,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刚才竟然忘记问了。

王汉林一边系着围裙,一边在心里暗暗懊恼。

系好围裙后,王汉林深吸一口气,开始动手收拾起鲤鱼来。

他先把鱼从水池里捞出来,放在案板上,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刀刮去鱼鳞,再剪开鱼肚,取出内脏,清洗干净。

这一系列动作虽然有些生疏,但他还是尽力做得认真仔细。

收拾好鱼后,王汉林在鱼身上划了几刀,以便入味。

接着,他又切好了葱姜蒜等调料,准备开始烧鱼。

就在这时,翠花回来了。她一进门就闻到了厨房里传来的阵阵香气,好奇地走进厨房,看到王汉林正在忙碌着做菜,不禁笑了起来。

“哟,你还真会做菜呢!”翠花调侃道。

王汉林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也是现学现卖,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没关系,只要是你做的,我都喜欢吃。”翠花温柔地说。

就这样,王汉林在厨房里继续忙碌着,不一会儿,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红烧鲤鱼就出锅了。

晚饭的其他菜也都准备好了,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开始享用这顿丰盛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