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在50年代 > 第98章 探讨南边基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那天在办公室王汉林和指导员谈论了未来的危机,预感和基地明年的计划之后,指导员的脾气越来越不好。

王汉林知道指导员有些焦急,但目前的情况确实无法与他深入探讨和商量,只能劝他顺其自然。

让基地里的人感受到一些紧迫感,或许也是件好事。

王汉林的生活就像一台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一样,每天按部就班地重复着相同的事情。

他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后便出门上班,工作一整天后下班回家,偶尔会去河边钓钓鱼放松一下。

然而,这看似平凡的生活背后,王汉林却有着自己的计划和思考。

他深知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的弊端,因此他并不想将所有的权力都握在自己手里。

相反,他希望能够将权力下放,将其中的 90%分配给其他人,而自己只保留 10%。

这样一来,即使有一天他被调查或者调走,这个基地依然能够正常运转。

对于王汉林来说,他最关心的并不是个人的权力和地位,而是这个基地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

他明白,没有他的情况下,基地能够保持最基本的运行和维持现状,这已经让他非常满足了。

毕竟,未来的事情谁也无法预知,谁也不知道自己在未来会面临怎样的状况。

所以,王汉林现在选择让大家去尝试,去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

他会给予他们指导和建议,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尽管他自己也承认,很多时候他所做的决策都只是碰运气而已。

在很多事情上,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向前推进,并非一切都能得心应手地处理。

不过,王汉林并不是毫无头绪。

他有着先辈们总结下来的宝贵经验,还有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成果。

他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反推的方式来摸索前进的道路,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着过河一样,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找到正确的方向。

最近这几天,由于爷爷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所以他常常会来找王汉林。

他们两个人坐在一起,无所不谈,话题涵盖了社会、国家、生活以及发展等各个方面。

王汉林心里暗自思忖,他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奇怪。

因为在此之前,由爷爷从来没有主动找过他讨论这些问题。

他不禁想到,这很可能是指导员和由老爷子之间有过某种交流,所以由老爷子才会突然对他产生兴趣,并找他探讨这些问题。

王汉林对由老爷子的到来既感到荣幸,又有些紧张。

毕竟,由老爷子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他的见解和智慧无疑会给王汉林带来很多启发。

然而,王汉林也意识到,由老爷子可能并不是单纯地想要和他交流,而是在有意无意地“套路”他。

果然,在讨论的过程中,由老爷子开始询问王汉林一些关于应对突发状况的问题。

比如,如果发生了某些社会问题、国家问题或者生活问题,他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

这些问题让王汉林有些措手不及,但他还是尽力回答了由老爷子的问题。

通过与由老爷子的深入探讨,王汉林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各种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尽管他对由老爷子的“套路”有些无奈,但他也明白,这是一种宝贵的学习机会。

王汉林说:“由爷爷,这些事情我们只能做准备,国家也只能做准备,比如,现在开始储存粮食,调查各地的储粮状况,还有积极种植耐旱作物!”

现在看来,也就只有由老爷子能够这样跟王汉林深入探讨这些复杂的问题。

李爷爷最近身体状况不佳,大家都不敢将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急事情告知他,以免加重老爷子的病情。

“由爷爷,很多事情并不是我能去解决的,也不是您来解决的,我只能在我的能力范围内解决基地人,不挨饿。”

王汉林把自己能说的、能预测的一些事情,经过自己的语言加工和谨慎思考后,与由老爷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由老爷子根据王汉林的假设,开始思考如果真的发生这些事情,他们该如何应对,以及事情发生后,又该如何解决?

“由爷爷,怎么应对我都做完了,基地是怎么做的,您让指导员整理后交到上级就行了,至于做不做,那就不是我能解决的了。”

对于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王汉林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但老爷子似乎并不完全认同,认为王汉林在某些方面显得有些小家子气,缺乏更广阔的视野。

王汉林说爷爷我只能为这个基地负责,为我的家人付出了,难道你还让我为整个国家负责吗?

我也负责不了,我也没那个能力,我的能力是有限的。

我真的做不了太大的事,我没什么上进心。您别把我吹得太高,有一天我摔得会很惨。

当老爷子听到王汉林如此说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对王汉林要求过高了,这让他不禁感到有些愧疚。

于是,他决定不再逼迫王汉林往更高的位置发展。

王汉林接着说道:“从明年开始,这个基地将会按照既定的计划稳步推进,不再进行扩张。

目前,基地里还有五千多名员工尚未结婚,如果这些员工都成家立业,那么人口将会增加五千人。

而且,如果这五千个家庭再生育一个孩子,人口就会再增加一万。

如此一来,明年我们基地的人数将会达到七万五千至八万之间。

由爷爷,您想想看,我要为这八万人负责,这对我来说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王汉林的话语中透露出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他深知肩负如此重任的不易。

他继续说道:“如果您说我不需要为这八万人负责了,那么我就可以放心地出去做其他事情。

这样的话,我也会同意离开基地去外面闯荡一番。”

老爷子听完王汉林的这番话后,心中原本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顿时烟消云散。

他开始理解王汉林的处境和压力,也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些过于理想化。

此刻,房间里陷入了一片沉默,两人都没有再说话,似乎都在思考着彼此的话语以及未来的道路。

王汉林最近一直在养殖部,蹲点蹲守,让养殖部的员工,知道肉食的重要性!

视察仓储部所有人员的计划工作,和储存的物资的实际状况。

今年又增加了一批物资,也停止了酿酒项目,从今天起停止酿酒。

因此,酿酒坊的所有员工被调到仓库,准备协助粮库的人员工作,起到监督作用!

在监督物资存放问题时,王汉林发现现在攒的干菜已有10万斤,腊肉也有1万多斤,最多的是牛肉干和羊肉干,各有10万斤。

野猪的养殖的规模和去年比已经翻了10倍。

鸡鸭鹅也同样如此,现在的鸡鸭鹅主要下不了蛋的都被杀了,做成了腊鸡,腊鹅和腊鸭,变成了这种干货。

还以为你想以这种方式增加极地的凝聚力。

一个月之后,指导员找到王汉林,让他再去一趟南面的基地,上一次去南边的基地是咱解决了一小部分麻烦,但是大部分的麻烦还没有解决,

指导员问这是因为什么他们解决不了,我要换人和指导员说这是人的问题,管理的问题和心态的问题和态度的问题,这个人这些事情我管不了,我也解决不了。

如果不从不能种态度上去认真地对待很多问题,那他们失败是正常,我没想到他们失败的会这么快。

我原来的估计,他们要等到明年的秋天才能知道失败。

没想到他们提前一年就做到了,我也很佩服他。”

指导员说“那个基地具体是什么情况?我没去过,能给我讲讲吗?”

王汉林说“那个基地现在被他们搞得四不像,既不像种植园,也不像养殖场,连养鱼都不专业。更糟糕的是,还没见成果,他们就把那些所谓的粮食、动物、鱼都卖出去了。”

自己不留资本,自己也不留底蕴,总是一味地出成绩。

基地的建设需要长期地积攒,今天积攒一点,明天积攒一点,经过几年的努力才能让基地成型。

他们想的是一步登天,我管不了这些人,我说的他们也不听。

他们认为我就是什么,是命运好的一个小伙子。所以指导员,这些问题不是由我来能解决。

指导员说,“那这个基地如果有我们来接手能解决?”

王汉林说“想解决也很难,因为现在所有人的心态都出问题了。我不建议接这个基地,如果想再做一个基地,还不如重新建个基地,这个直接作废,所有人员该安排哪里就安排哪里去,如果真正让我们接收所有人员,我不准备接手。”

因为他们心里现况,上级应该把他们调到哪里就应该调到哪里去,不应该再回到咱们这个基地。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事情,我真的不想再遇到了。

指导员知道了王汉林这个想法之后就不再劝导了,说“那等上级命令我也决定不了,很多事情咱们都希望他好,”

可是那些不靠谱的人,最后做的事情也都不靠谱了。

王汉林说:‘您能不能帮我申请一下,今年年底去一趟东方之珠,再和合作伙伴沟通一下,研究一下粮食的问题’

指导员说,“你怎么还想出去呀?翠花肚子一天一天地增大,你能放心啊。”

你不在翠花心会不安的!

王汉林也知道翠花已经都8个月了,再有两个月可能就要生了,这两个月不在,也翠花是个大问题!

王汉林跟指导员说:‘那好吧,你不用给我申请了,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