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请领略宿主的变态美学 > 第14章 【伊甸港】执政官x反叛军首领1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章 【伊甸港】执政官x反叛军首领14

意识如同被迷雾笼罩,沉重而模糊,脑海中只记住一句话。

“相信我,纪明温。”

喉间灼烧感愈发鲜明,如逆水之人挣扎着向水面探出手,终于触碰到那人的掌心时,紫色眼眸猛地睁开,看着明晃晃的白炽灯恍若隔世。

视线模糊不清,过了半晌才聚焦,纪明温用胳膊支撑着自己微微起身,映入眼帘的是腹部白色的绷带层层叠叠,上面还隐隐有着斑驳的血迹。

一旁的托盘中,染血的电子芯片核心明晃晃暴露在空气之中,早已被碾碎。

纪明温脸上些许错愕的神色也在转瞬间消失,变回原本冷漠的模样。

离开手术床,纪明温看向窗边的沙发。

日光掀起一层薄纱笼在沙发边缘,靳时栖蜷在抱枕之中,深色毛毯滑落堆积在腰际的位置,胸膛微微起伏。

睡时,那副安静的模样模糊了几分平日里带有攻击性的轮廓,呼吸轻柔而均匀。

喉结无意识滚动两下,纪明温赤脚踩过地板的动作比窗帘被风吹起的弧度更轻。

直到阴影完全将靳时栖的身影笼罩时,纪明温才惊觉自己的视线一直停留在他的脸上。

下意识眼神闪躲,身体却不受控制蹲下,眼神落至唇上的细小纹路时,脸颊骤然发烫。

昨夜,靳时栖说,我也喜欢您,二人薄唇相接,虽只有短短一瞬。

纪明温从小就被当做执政官培养,根本没接触过情爱,才会如此手忙脚乱。

但靳时栖又是如何想的?

二人分明......只见过区区几面。

他做的这些都是因为喜欢吗?

纪明温从未想过“情爱”这个词,才会有一瞬间的慌乱。

倏然,沙发上的人轻哼一声,被放在膝弯旁的水杯晃动,纪明温本能探出手掌稳稳拖住杯底,已经冷掉的水顺着指缝滴在毛毯上。

纪明温松了一口气,缓缓抬头,恰好与靳时栖忽地睁开的眸子对视,纪明温看清对方瞳孔里映着的自己:

耳骨上蔓延的绯红已经烧至锁骨,也不知是从何时起,整个人失了神,双眸中清清楚楚透着动情的神色。

字典之中,所有述及春天的词页,尽皆自燃。

他听到某种陌生的东西在胸腔里无声漫开。

置身局外的是他,最先沦陷的也是他。

手指一松,水杯掉落,将地毯打湿。

靳时栖的手指悬停在纪明温额前三公分处,似是想要摸摸他的头发。

下一秒,靳时栖微微用力,手指弹在纪明温的额头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脸怎么这么红?难道是术后不良反应?”

靳时栖皱眉,看着纪明温发烫的脸,绯红隐隐有扩大的趋势。

“发烧?好像不是简单的发烧,那就是排斥反应,路以,别睡了,药在哪?”

长发有些凌乱地翘起,靳时栖简单用手抓了抓,便起身去找药,只剩下纪明温一人留在原地。

“啊...”

喉咙里溢出一声轻响,纪明温抬手摸了摸额头,紫瞳轻颤,又瞬间恢复如常。

——

赌场内,俞恨寒盯着靳时栖咬牙切齿地笑,驱车前来的甘仪一脸老实巴交地蹲在房间的角落。

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前任执政官忽然出现在这里。

两个前些天还打得你死我活的宿敌,就这么坐在同一张沙发上了?

还有,你俩是不是挨得太近了一点!

纪明温冷着一张脸坐在靳时栖身旁,虽然没了执政官制服的压迫感,但同样让房间的温度骤降。

被三道视线注视的靳时栖握拳在嘴边轻咳——

“咳咳,总之,他身上的市民编号已经被消除,不会暴露我们的,放心吧。”

靳时栖原本以为纪明温苏醒之后也要大闹一番,但情况似乎和他料想的截然相反...

或许只有靳时栖觉得他变得温和了一些。

难道是意识里的洗脑程序,在完全破解后导致的本性暴露?

靳时栖天生反骨,若纪明温还与他对着干,他还能再折腾个天翻地覆,如今这模样倒让他不好意思再动手。

躲避三道灼热的视线,靳时栖将话题转移,取出那本字迹歪扭的笔记本看向纪明温。

“新纪元十五年的事,你知道多少?”

如今是新纪元六十五年,五十年前,那时的纪明温还没有出生,但在他成为“执政官预备役”培养时,曾意外接触到这件事。

为了确保纪明温的洗脑程序成功,真理部提前尝试过数次意识封锁,其中新纪元十五年发生的大事,就曾被当成实验数据。

如今洗脑程序被破解,纪明温自然而然回想起来。

令靳时栖与俞恨寒错愕的是,委员会在那时竟制定过出海的计划,日记中所写被抓起来的人,就是出海的人员!

而纪明温记得,确实有一位姓郑的人也在名单之中。

之所以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他比起其余人的年纪要更大,是名单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已有九十多岁,身体状况也并不好。

就算在人均寿命一百二十多岁的伊甸港,郑柏的爷爷也不算年轻。

当时距离大灾变只过去十五年,又或者要更久一点,毕竟在没有历史的伊甸港,想要抹除或捏造一些什么再简单不过。

当时的委员会想要试探伊甸港之外是否安全,这才将一些不安分的人抓起来,强行让他们来到边界。

委员们想要确定,伊甸港之外的生活是否安全,防护屏障之外的空气能否呼吸,以及是否有未知的存在威胁人类。

大灾变之前,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防护屏障,原本是为了保护即将灭绝的动物,谁料成为一部分人类的诺亚方舟。

打开防护屏障需要多道程序,层层开关,并且只能打开一个极小的缝隙,避免外面可能存在的毒气进入。

这些被当成炮灰的人,都有妻子儿女被关在监狱之中,如果他们能活着回来,即可无罪释放,根本不需要担心他们会一去不返。

戴上特制的防护头盔,其上配备有录影机,大灾变之后,防护屏障第一次开启,也是第一次有人离开。

防护屏障所剩的能量并不足以挥霍,每一次开关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因此,委员会一致决定在一年后重新将屏障打开。

七十三人,推着三十多艘小船,带着七十三本日历和足够的压缩食物离开伊甸港。

这次行动代号为“方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