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知其全貌,方能洞悉一二”。
“武道之途,路远而崎岖,剑道更是要始终守心如一,方能剑出法随,一旦心守崩溃,剑道将崩塌”。
“剑道,为武道之君。修剑道,可破万千,然锋利的东西往往有致命的缺陷,强大的力量让人能够脱颖而出,同时也能让人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欲修剑道,先修剑心”。
“心若如利剑,剑将无往不利;心若犹豫不决,剑将顿挫不前”。
“身为剑者,无论你想要的是什么,或高尚、或低贱这些都无关要紧,重要的是矢志不移,剑心不改”。
说到此处,落雨晴颇有深意的看了墨语一眼,在他眼里,对于这件事墨语已经做的已经极好。
这也是为什么他刚才要问墨语为何还要坚持做那件事的原因所在。
身为剑体武者,所认定的事,只有一条路可走。
向前。
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挫折,经受怎样的磨难,都要去完成。
如果身为一名剑体武者,朝三暮四,遇事则退,如此这般这名剑者无论如何修行剑道,也终将无法磨炼出利剑。
剑者,宁折不弯。一旦选定了远大志向,将会矢志不移。
这也是为什么每名剑体武者强大的所在,身为剑体武者或恶、或善、或邪、或正都有着自己坚守的信念,也正是这份信念使得剑体武者变得强大。
收墨语为弟子,正因是他看中了墨语始终不变的心。在迎武峰面对武道宗弟子离开,同道帮面临着留下的一堆烂摊子时,对方依旧没有任何的退缩,而是选择继续做自己所能做的,这正是剑心的体现。
有着这份坚守不退之心,才是修行剑道的一切基础所在。
现在的墨语,有资格接受这份传承。
“剑术是手段,而剑道是真意,想要铸剑道,就要从基础的基础开始”。
落雨晴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两卷竹简之上,看了这些以墨语的悟性自然能够明白一切。
正如自己所言,知其全貌才能洞悉一二。
如今的墨语虽然是武域境武者,且为多属性,但对于真正的武道、剑道知之甚少,这一点从他们两人第一次谈话可以清楚看出。
墨语修为虽然突飞猛进,但对于剑道从没有正统的接触过,当对于自己所要修行的东西不甚了解时,修行进度自然差强人意。
随着落雨晴的离开,墨语这才再次缓缓坐了下来,拿起了桌上的书简,仔细的研读起来。
书卷为二,一为武道卷,另一为剑道卷。
这虽然是两卷最为基础的东西,但却是墨语从未涉及的。
墨语自进入柳家,以灵草修补全身经脉之后就开始修行,但从修行的一刻到现在为止从未接触过真正核心的东西。
一路走来,除了提升修为就是提升手段,而每次的突破所依靠的不过是一些书籍借鉴修行,这也导致他如同一个瞎子般,一路都是摸黑过河。
然而眼前的这两本书简正是落雨晴以自身修行外加所知、所悉而完成,这让墨语如获明灯指路。
武道一简,细述武者修行的一路,其总纲是以武道境界划分为界,阐述武道大局之修;分纲则是细述每个境界的细枝末微,大到修为提升带来的直观所显,小到每个境界所配合的拳谱、武技、功法论述。
武元境,为武者入门之修,以气贯穿全身,炼体凝气,此一境之人算不得武者,而所修行的也尽是入门的准备。
武破境,九阳朝元,开脉,凝真,是以内修为主,为修行武道之基础。
武域境,九脉开域,以内变引外变,由凝气变借气,借助外界天地之气内外兼达,为外修气,踏入武域境,仅仅是走出了武者的第一步。
武师境,也称为武术境,其内气外气兼具,攻守于身,入法,初登门径,为武者小成之境。
武夫境,法融于身,内外之气不露于外,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此为法成境。
武王境,武道为王,法外引道,勘破道之初,是入道之始。
武象境,引道入身,道显象形,身道合一,道之初成。
武神境,心神合道,道凝法相,破武入神,从此立武者之巅,入神境之列。
神人境,人神合一,凡躯合道,肉身随道而成,达道者,肉体不衰、不老。
“兮……”
墨语看到此处,不禁长吸一口气,自书简而言,入神境之列后,肉身合道,经天地之力淬成,从此肉身可不衰老。
但想要成就此身,最重要的还是要天地淬炼,这无疑是完全不同与武者的修行。
武者修行是以配合天地环境,所谓的融合天地之力。
而入神之后,武者从天地之下成为天地同齐的存在,借助天地之力淬炼,这就是将天地之力当做自身修行的工具,而不再是配合天地之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
在神人境之后,又有诸般神境划分,然而之后的路一步更比一步凶险,与天地同齐,自身又是入道,而后所抗衡的并不是天地,而是天道。
所谓的天道,乃是武界之中的道源本法,武界是以天道而运转,抗衡天道,无疑于每一步都是逆天而行。
诸道万法,一人修一道,争夺天道之机。
而之后的一些境界已经不是墨语所能够细读得了,以自身现在的修为也仅能够理解到武道之巅,之后的天道之事不是自己不能看,是看了也根本理解不了。
因为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整个武道修行,是以总分总,不断交替上升的过程,修为在提升,从气到法,从法至道,从道入神。
这更是从一种所感知的气,再到无法感知的法,最后到自身所领悟的道,再深入到自身的神,一步步精进,同时纵观而来是越分越细。
实力越来越强,则是越来越向内寻找力量,无论是法还是道,或者是神,都是内求。
看到此处,墨语也方才明白师父刚才所说守心如一是何等关键。
这宛如自身有万般思绪,你却是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思绪前行,道法万千实则是思绪万千,找到自己始终坚守的一条思绪,向前而行。
这也是因为武道之途越往后走越精细,就如同五行属性一般,只能选择其中一条属性修行,否则贪多不满。
身为武者,生命有限,这一生能够选择一道而贯穿始终已经是不易,无数武者折损在半途之中,更何况是求多。
一人修一道,万道入圣,方为本真。
值得一提的是,守心如一的修道途和自身的多属性并没有什么关系,道途是自身唯一的信念,也是坚守的信念只有一个,可并不是说不能修行多属性。
此为二者,不可为一谈。一个是信念,一个是实打实的修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