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医河长路 > 第171章 《36 小时的共生疲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36 小时的共生疲劳》

《36 小时的共生疲劳》

2007 年 5 月 17 日,暴雨在急诊室的玻璃上砸出裂痕。顾承川的白大褂浸着三层汗渍,左手完成第 47 台清创术时,持针器突然从指缝滑落 —— 薄茧嵌进塑料纹路的瞬间,他看见自己的瞳孔在无影灯下短暂收缩成枣核状,虹膜边缘泛起极细的年轮纹。

“顾老师!” 沈星遥的红绳在治疗车把手上绷成死结,“您的瞳孔……”

他摇头,捡起持针器:“继续,下一台骨盆固定。” 护具边缘的血泡蹭过患者的皮肤,渗出的组织液在伤口显影出老枣树皮的纹理,与三天前少女的瘢痕如出一辙。

郑义的 AI 系统在此时发出蜂鸣,实习生抱着平板撞开手术室门,错题本上的生理曲线疯狂震荡:“顾老师,共生体疲劳指数突破临界值!白细胞出现年轮状核分裂,和老枣树遭遇虫害时的细胞反应一致!”

顾承川的喉结滚动,突然听见监护仪的心跳声变成老枣树的年轮生长波,68 次 \/ 分的节奏里混着杂音 —— 那是三天前 “枣香园” 废墟的电磁信号。他望向患者的瞳孔,发现对方虹膜边缘同样闪过极细的枣核状光斑。

“江主任,” 他的声音混着吸引器的轰鸣,“抽我的血,查树皮多糖代谢率。”

江凛的镊子在病理标本盘上顿住,镜片映着顾承川的眼白:“顾老师,您的巩膜出现树状充血,和 1998 年洪水区的共生体患者完全相同。”

第 62 台手术时,顾承川的左手突然不受控制地摆出 “暴雨固根式”,针体在患者的股动脉前悬停 —— 他看见血管壁上显影出老枣树根脉图,末端指向自己腕部的 38 号瘢痕。

“顾老师!” 沈星遥的红绳突然抽在他腕部,“您把静脉当成树根筛管了!”

刺痛让他猛然清醒,发现持针器距离动脉仅 0.1 毫米。患者的家属在手术室外观望,胸前别着 “枣香园” 的旧工牌,与三年前中毒者的配饰完全相同。

凌晨三点,第 72 名伤员推进急诊室时,顾承川的护具终于崩裂。枣木碎片扎进腕骨,渗出的组织液在地面画出老枣树枝桠,每道分叉都对应着他超速缝合的患者床号。

“顾老师,” 郑义的声音带着哭腔,“老枣树的年轮生长速率下降 80%,木质部出现大面积中空,和您的线粒体 dNA 突变率完全同步!”

顾承川望向窗外,发现老枣树的向阳面枝叶正以 135° 黄金角扭曲,像极了他缝合时的针脚轨迹。突然,他看见暴雨中的树冠里,父亲穿着 1998 年的血渍白大褂,袖口露出的枣木夹板刻着 “川” 字,正朝他比出 “慢” 的手势。

“爸?” 他的声音混着雨声,“您当年也是这样……”

幻觉中的父亲点头,指尖划过自己的瞳孔 —— 那里正收缩成枣核状,与顾承川此刻的症状完全相同。记忆突然涌来:1998 年洪水退去,父亲的白大褂下,藏着与他现在相同的、树皮状瘢痕。

“沈护士,” 他将崩裂的护具放进医疗废物箱,“启动‘断枝保护机制’,我需要…… 停下来。”

沈星遥的红绳在他腕部系紧新的平安结,绳尾缀着从老枣树上折下的嫩叶:“修平医生说过,再强的枝桠,也需要根系的休息。”

清晨五点,顾承川躺在值班室的床上,听见沈星遥和郑义在门外低语。江凛的病理报告传来,他的血液里,树皮多糖浓度比正常值高 200%,每个白细胞表面都嵌着极小的枣核状晶体。

“顾老师,” 沈星遥端来温热的枣茶,“姑娘的瘢痕开始愈合了,新皮的纹路,像您教她的、慢慢生长的老枣叶。”

他点头,薄茧触到茶杯的温度,突然想起父亲论文里的话:“当医者的手开始模仿树的枝桠,便要学会像树般,在暴雨中懂得低头。” 望向窗外,老枣树的背阴面,新枝正以 52 次 \/ 分的频率舒展 —— 那是自然的节奏,也是生命该有的速度。

这一夜,他在病程记录写下:“36 小时的共生疲劳,是老枣树用我的身体,写下的停止符。当瞳孔收缩成枣核,当白细胞长出年轮,我终于懂得,共生不是无尽的索取,而是像树与根般,彼此留出呼吸的间隙。沈护士的红绳、郑义的数据、父亲的幻觉,共同教会我:医者的手,不该是永不疲倦的刀,而该是懂得弯曲的枝 —— 在暴雨中低头,在疲惫时停顿,让每个生命,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时光的年轮里,慢慢愈合。”

消毒灯在值班室亮起时,顾承川看见沈星遥正在用红绳将他崩裂的护具绑在老枣树枝桠上,绳结的影子投在地面,形成 “休息” 的形状。他知道,这场关于身心共振的崩裂,远未结束 —— 就像老枣树的木质部仍在修复,而他的手,必须学会在共生的路上,走得更慢,却更坚定,让每个针脚,都成为生命与自然的、温柔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