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2日晚,浓稠的夜色如墨般笼罩着沼泽地,四周弥漫着腐朽的气息。
陈学文,这位坚毅果敢的连长,身姿挺拔如松,目光深邃而坚定,他将全连64人分成3个小队,准备从不同方向脱离这片危机四伏的沼泽。
“连长!”鬼子巡逻小队刚离开十分钟,一小队的侦察兵压低声音,神色紧张地汇报着,“鬼子一个小时巡逻一次!”
陈学文抬腕看了看手表,此时正是凌晨2点10分,他低声却沉稳地说道:“再过10分钟,按计划行动,记住,动静一定要小!”
“是!”通讯员和侦察兵领命后,迅速而无声地消失在黑暗中。
黄旭宁靠近陈学文,同样小声问道:“学文!你说六根推断得准吗?他怎么就知道天亮后会下雨?”
陈学文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解释道:“这是经验,六根最初是山里的猎户,他们能根据空气的湿润程度判断天气,老百姓在生活中总结出了很多实用的知识!”
接下来的十分钟,每一秒都过得无比漫长。
陈学文不停地看手表,时间仿佛故意与他们作对,走得格外缓慢,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谨慎,深知此刻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全连战士的生死。
终于,陈学文再次看表后,将萧鸿志叫到身边,神情严肃,语气坚定:“鸿志!那两个炮兵的安全至关重要,我们就算都死了,也绝不能让他们出事,要是能夺下炮兵阵地,能不能把鬼子的炮弹砸回他们自己阵地上,可全靠这两位炮兵了!”
萧鸿志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地回答:“连长,您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三个人保护一个,大家都清楚这事儿的重要性!”
黄旭宁又疑惑地问道:“学文!你自己不是也懂用炮吗?”
陈学文无奈地摇了摇头,耐心解释:“操作远程火炮需要时间,在战场上,时间就是兄弟们的命,我一个人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把炮弹打出去!”说完,他再次看了看手表,随后朝着身边的众人摆了摆手。
收到信号,沼泽里瞬间响起几声逼真的野鸭子叫声,三个小队如同训练有素的猎豹,慢慢的,悄无声息地朝着鬼子的巡逻道摸去。
经过漫长而紧张的25分钟,连队所有人终于成功越过了鬼子的巡逻线,随即向着山里狂奔,又跑了一个小时,陈学文才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原地休息。
三个小队长和黄旭宁迅速围拢到陈学文面前,陈学文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有条不紊地安排道:“大家休息20分钟,20分钟后全体急行军,一小队安排侦察兵前出5公里侦查前进,六根,你带人去寻找营地,优先找山洞,接下来这几天,咱们昼伏夜出,二小队在后方周围5公里侦查跟进,主要留意是否有鬼子部队,萧鸿志,离开的时候,你们小队负责消除痕迹,大家有意见吗?”
众人齐声回答:“没有!”声音虽小,但充满了坚定与服从。
等其他人都去休息后,陈学文单独留下了杨六根,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指南针,郑重地递给杨六根,低声说道:“六根!从前几天鬼子的炮声判断,他们有两个炮兵阵地,最后面那个是重炮阵地,那就是我们的目标,你去找萧鸿志,带着炮兵过去,要是遇到鬼子的重要设施,都标记下来,炮兵知道该怎么做,按我们跑过的路程估算,鬼子的重炮阵地应该在3点钟方向,距离这里8公里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沿途一定要给兄弟们找一条撤退的路!”
杨六根看了看四周,明白连长交代的任务格外重要且隐秘,小声说道:“连长,您放心吧!其实,就算最后都战死了,大家也不会怪您的!”
陈学文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柔情,认真地说:“我可不想让兄弟们死在这里,留着有用之躯,才能为国家、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战场是生死场,也是考验场,我真心希望每一个兄弟都能活着从这里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