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的庄子上一片繁忙景象,大家都正忙碌地贴着春联,宰杀鸡鸭,打扫院落,为年三十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就在这时,庄子的大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和人声。
清风神色慌张地从庄门口跑进来,人还没到跟前,就叫嚷起来:
“夫人,小姐,外面有一队人马正朝咱们这边走来,不知道他们来此有何事!”
清风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让原本喧闹的院子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活计,惊愕地转过头,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清风身上。
沈星瑶的母亲沈氏同样面露惊讶之色,她与女儿对视一眼,心中都充满了疑惑。
“娘,这大过年的,会是谁来咱们这儿呢?”沈星瑶好奇地问道。
沈氏心中虽然也有诸多疑问,但还是决定亲自去门口一探究竟。她点点头,对女儿说:“不管是谁,咱们出去看看再说。”
沈氏解开身上的围裙,动作轻柔地拍了拍身上那本就不存在的灰尘,仿佛这样做能让她看起来更加整洁一些。
然后,她牵着女儿沈星瑶的手,一同缓缓地朝着门口走去。
当她们走到大门口时,那一队人马恰好也抵达了跟前。
这队人马声势浩大,车马仪仗颇为壮观,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而且把庄子周边的农户都给吸引了过来。
大家都在议论纷纷,猜测这队人马到底是来干嘛的?
是好事还是坏事?甚至有许多人还在看笑话。
“看这架势,似乎是往沈家去的。也不知道这沈家母女俩到底干了啥缺德事?
让人年三十一大早的就过来抓人。”
几个穿着缝着补丁衣裳的妇人,站在不远处,笑意盈盈的看着笑话。
“呵呵,谁知道啊,这娘俩长的细皮嫩肉的,一看就像个狐狸精似的。
这一大早的肯定不会是去她们家吃饭的。都年三十了,谁家还会出门泡澡和吃饭呢?”
沈星瑶好奇地打量着这队人马,心中暗自嘀咕:
“娘,这看着怎么像皇宫里的车辇呢?”
沈氏同样对这队人马感到疑惑,她点了点头,附和道:
“嗯,确实有点像。但我看这车辇的规模和装饰,应该不是长公主和贤妃娘娘的车架啊。”
母女俩低声议论着,试图猜测这队人马的来意。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华丽宫服的公公从车辇上走了下来。
他面带微笑,步履稳健地走到沈氏母女面前,然后高声喊道:
“请问沈星瑶可在?赶快前来接旨!”
沈星瑶闻言,如遭雷击般愣住了。
她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她茫然地回头看向母亲,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惶恐和不解。
怎么会给她下圣旨呢?沈星瑶摸不清头脑。
沈氏见状,连忙一把拉住沈星瑶的手,毫不犹豫地朝着地上跪了下去。
她深知皇命不可违,虽然不知道这圣旨意味着什么?此刻必须以最恭敬的姿态迎接圣旨。
“民女沈星瑶接旨!”
沈星瑶跪在地上,声音清晰而坚定,透露出一种对皇权的敬畏。
公公点了点头,然后把拿在手里的圣旨拉开,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膺天命,统御万方,夙夜兢兢,以安社稷。
今有沈氏之女星瑶,年方十三,淑质贞静,德容兼备,实为闺中之秀,堪配宗室之英。
睿王周睿渊,朕之爱子,才德兼优,文武双全,为国之栋梁,朕心甚慰。
兹特赐婚,以沈星瑶为睿王正妃,以示朕之厚爱。
然星瑶年幼,未及笄年,故命其待年满十七,再择吉日良辰,行成婚大礼。
在此期间,沈氏女应勤修妇德,睿王亦当修身养性,以待佳期。
钦此。
大周皇帝御笔”
宣读完圣旨后,沈氏母女俩都被震惊得目瞪口呆,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都凝固了。
沈星瑶更是难以置信,她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看着公公,脱口而出:
“啊?赐婚?公公,您不会弄错了吧?怎么会给民女赐婚呢?”
公公可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大总管吴公公,他面带微笑,缓缓上前,轻声说道:
“沈姑娘,快接旨吧,您没听错呢,这可是皇上特意为您和睿王殿下下的赐婚圣旨。”
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让人无法质疑这道圣旨的真实性。
沈氏见状,她用胳膊轻轻地碰了碰沈星瑶,眼神交汇间,透露出一种暗示,仿佛在催促她赶紧接圣旨。
毕竟,这可是皇上的圣旨啊!一旦圣旨下达,那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容不得丝毫的反驳和推脱。
除了乖乖地接下圣旨,别无他法。
然而,此时此刻,沈氏的内心却充满了喜悦。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能够如此顺利地进入皇室,并且得到睿王的庇护。
要知道,他们沈家虽然家境殷实,但终究只是一个商贾之家。
在这个时代,商贾的地位是相当低下的,常常被人瞧不起。
可如今,皇上竟然将女儿赐婚给了他最为器重的儿子,这无疑是对星儿的一种认可,也是对沈家的一种抬举。
沈星瑶的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不安,但还是强作镇定。
她缓缓地伸出双手,接过那道象征着无上荣耀的圣旨,然后恭恭敬敬地俯身叩头谢恩道: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氏见状,心中稍安,连忙让身旁的嬷嬷去取来一个精致的红色荷包。
这荷包做工精细,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一看就知道是用了上等的材料制成。
嬷嬷将荷包递到沈氏手中,这个荷包里装了整整五十两银子。
沈氏面带微笑,起身快步走到前来宣旨的吴公公面前,将荷包恭敬地递给他,说道:
“多谢公公一路辛苦前来宣旨,这些银子您拿着,权当给公公买些茶点吃吃。”
吴公公见状,连忙接过荷包,用手掂了掂,只觉得沉甸甸的,心中顿时一喜。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那就多谢沈夫人了,咱家今日也讨个喜,就不跟您客气了。”
沈氏见状,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连忙说道:
“对对,这可是讨喜的银子。要不大家进来喝杯茶,暖和暖和?”
吴公公摆了摆手,笑着回答道:
“不了,咱家这还要赶着回宫复命去,就不叨扰你们了。”
说罢,吴公公抱拳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沿着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