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青春靓丽2020:5:28 > 第9章 峨眉佛影:心香九品照尘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章 峨眉佛影:心香九品照尘寰

峨眉佛影:心香九品照尘寰

峨眉山的雪落在普贤菩萨的莲花座上时,我正用鹅毛帚清扫佛堂。供桌上的琉璃灯映着香客新供的橙子,表皮还带着新鲜的枝叶,像极了师傅说的“带着露水的真心”。

一、香客百态:叩首时的心思

冬至法会,佛堂里挤满了祈福的人。有年轻人对着观音像许愿“考研必过”,手里却攥着手机刷考题;有中年夫妻争着往功德箱塞钱,嘴里念叨“谁投得多谁福报大”;最动人的是位老奶奶,拄着拐杖一步一拜,每叩首一次就轻声说:“求菩萨让我多活两年,等孙子娶上媳妇。”

师傅生前说过:“香客的心思,就像香炉里的香灰——有的沉底,有的飘在空中,有的粘在炉壁上。”我望着缭绕的香火,忽然明白:沉底的是执念,飘着的是浮躁,粘壁的是挂碍,而真正的“心香”,该是一缕清烟,不滞不执,直上青天。

二、佛前供品:什么是最好的供养

清晨整理供桌,见有人供了包拆开的巧克力,锡纸在晨光里泛着俗艳的光;有人供了束塑料花,花瓣上落着香灰;最特别的是个小姑娘,供了颗捡来的鹅卵石,上面用蜡笔写着“菩萨笑”。

我想起师傅教我的“供品三则”:

- 供时鲜:他曾让我把寺里自种的青菜洗得滴翠,供在佛前:“菜根带土,方见真诚。就像人带着烟火气求佛,佛才欢喜。”

- 供手工:有年中秋,他用寺里的桂花腌了糖,装在粗陶罐里供佛:“机器做的点心,少了手温;这罐糖里,有晒桂花的日头,有揉糖的力道,佛尝得出。”

- 供真心:那个写“菩萨笑”的小姑娘再来时,我给她换了个干净的瓷盘装石头。她走后,师傅说:“这石头比任何供品都珍贵,因为它没被‘求’字污染,干干净净,就是佛心。”

三、拜佛不如修心:师傅的“方便法门”

有香客问师傅:“我每天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还是烦恼多?”师傅递给他一串佛珠:“你握着佛珠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完一颗拨一颗。”香客照做,念到第18颗时,师傅突然抽走佛珠:“现在烦恼还在吗?”香客一愣:“好像忘了。”

“这就对了。”师傅捡起地上的落叶,“念佛不是求佛帮你赶烦恼,而是用佛号当扫帚,把心里的杂念扫开。就像你刚才拨佛珠,心专注在‘念’上,烦恼自然没地方待。”

他曾带我去看寺后荒废的菜园:“从前这里长满杂草,我每天锄地时念《心经》,念一句锄一垄。等杂草除尽,菜苗长出来,再看《心经》,句句都在菜叶上。”我弯腰摸了摸菜地里的泥土,果然还留着锄头划过的痕迹,像极了经文里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四、佛在人间:最好的道场是烟火

暮春时节,山下的樱桃熟了。师傅带着我挑着竹筐去市集卖果子,有人问:“和尚也卖东西?”他笑着递上樱桃:“菩萨还化身商人呢,我卖樱桃,你尝甜头,这不就是‘菩萨行’?”

有次暴雨冲垮了山路,师傅带着僧众冒雨修路。浑身泥泞的他坐在石头上休息,望着气喘吁吁的香客说:“你们来峨眉山拜佛,我们在这里修路,其实都是在‘拜’——你们拜的是殿里的佛,我们拜的是心里的佛。”

他圆寂前,指着寺门对联“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说:“别小看这‘笑’字,能真心笑对众生的人,就是活菩萨。”如今我站在寺门前,看山民背着竹篓经过,看香客捧着香烛上山,忽然明白:佛不在大雄宝殿的莲花座上,而在山民滴落的汗珠里,在香客合十的掌心里,在每句“小心路滑”的提醒里。

五、心香一瓣:礼佛的终极秘密

深秋的某个清晨,我在佛堂里发现了张纸条,字迹是师傅的:“礼佛无他,唯‘敬’与‘净’。敬者,敬万物如佛;净者,净自心无垢。”旁边画着个香炉,三根香分别写着“慈”“悲”“喜”。

现在每逢初一十五,我会在供桌上摆三杯水:一杯敬天地万物,一杯敬过往众生,一杯敬未来因缘。香客们见了,也纷纷效仿,有人开始供野花,有人供自己烤的饼,有人供手写的祝福卡。

昨夜梦见师傅在扫落叶,我问:“何时才能真正懂佛?”他把扫帚递给我:“当你扫地时不再想着‘扫完去休息’,而是想着‘这一帚能扫净多少人的心’,你就懂了。”梦醒时,佛堂的琉璃灯还亮着,灯芯结了个花,像极了供桌上那瓣带着露水的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