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傻媳有傻福,种田养娃两不误 > 第65章 商队出发遇山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修葺兵寨需要用到大量木材,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是,承重柱子需要巨木,这就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他们认为那些生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不死的老树是有山神依附的神木、圣树。

说白了,那是山神的居所!

如果砍伐这样的神树,就是对山神的冒犯,必然招致灾祸。

林雨竹本觉得这些家伙实在是无稽之谈,没想到系统竟然给出了解释:“宿主,他们顾虑的其实有道理。”

“山林砍伐太过会导致水土流失、动物迁徙,确实会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之类的灾害。他们这是根据祖辈的经验教训,得出的信仰。”

“你要是单纯认为是愚昧的迷信,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很多奇怪的风俗、忌讳,实际上都有血淋淋的教训存在。”

经过系统一番说教,林雨竹也就理解了。

但是,木材还是要用的,她便提出两个弥补方法:

一是举行盛大的祭祀山神仪式,恭恭敬敬的请山神爷移居山顶,推倒原来的哨所盖了个山神庙。

二是每砍伐一棵百年老树,就补种十棵幼苗。而砍伐千年老树,就在砍伐前取枝插土,念颂“借木还林”咒。

既然他们信仰山神,林雨竹也从信仰入手安抚人心。

至于说水土流失,现在还不怕,林凰堡用的这点木材,相对山林不过九牛一毛。

随着林凰堡内部这些问题解决,林雨竹得到所有人认可,渐渐以妇人之身,俨然成了堡主。

林大湖、梅老三也在这期间,赶着两头骡子跑了数十趟,运送了上万斤,数十种山外物资过来。

除了林凰堡自用,另有大半富裕的物资,便由商队运往山中各处流民聚落。

李原擅交际,熟悉千里深山各处流民点、山寨、关隘、河流、险地等,众人推为商队长主持一切。

刘千斤如今不再狩猎,带着儿子刘聪、石虎、王洪加入林凰堡,他被推为商队总镖头,负责商队安全。

石和尚又推荐了刘长子,这人做事细致,为人精明,便被林雨竹委任为商队管事,处理商队内部的各种杂事、琐事。

除了这六人,还有十二名来投的普通流民,都是无家口拖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青壮汉子,充为商队驼夫。

林雨竹自孙家要了银子后,又添置了两头骡子、三头驴子,再加上刘千斤带来的七头梅头鹿,便是林凰堡小商队的全部运力。

商队中的牲口总共能驮运一千斤货物,十二名驼夫除了每人负责一头牲口,还随身背着口粮、草料等物。

刘千斤等四人做为商队护卫,背挎弓箭,手提齐眉棍随行。除此之外,每人腰间斜插着平头平刃厚背砍柴刀。

林雨竹觉得他们带的这点器具,遇到猛兽容易出现伤亡,又将她自用的炮钉枪给了李原。

别人还罢了,曾被这东西伤到的苗虎,每次看到李原便绕道走。

没别的,这看似人畜无害的“短拐棍”,当初可是差点要了他的小命!

刘千斤在知道林雨竹的担忧后,也不多说,微微笑着将砍柴刀套进齐眉棍,组装之后俨然一柄长刀!

林雨竹瞬间明白,这跟苗虎用的朴刀差不多。

朴刀实际也是农具,同样可以拆开,前面是柄刀头内弯的反弯刃柴刀,装上短木柄便是朴刀。

一米六长的杆棒,装上尺长的柴刀,挥舞起来可不比官兵的长枪大刀差。

一行十八人驱赶牲口北上,一路搜索山中流民聚落。

因着横跨五省,连接十个州府数十县城,山林绵亘千里。上万个聚落、山寨藏在深山,还经常迁徙,李原等人接触过的也只有数十个。

行了数日后,还没找到流民,倒先碰上了山贼!

山道转弯处,九个衣衫褴褛的汉子、三个年轻妇人,一个老妇,各举着锄头、镰刀跳将出来。

为首的是个跛脚老汉,看年纪五十来岁,干瘦干瘦的脸上,皱纹堆垒,颇有愁苦之色。

李原和刘千斤当先探路,自然早瞧见了这伙人。

李原左手掏出炮钉枪,右手举高向后一挥,商队顿时停了下来。

两人互看一眼,都瞧见对方惊讶的眼神。

深山老林遇到些贼匪稀松平常。

只是,眼前这伙人显然不是积年老匪,他们身上的衣着打扮,手中的器械更不像真正的山贼。

果然,这老贼头手中攥着把豁了口的柴刀,声音都有些发颤,“此山是我开,那个——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呃,留下买路财。牙崩……”

李原见他脸憋的通红,似乎忘词儿了,忍不住嘴角微翘,“牙崩半个不,你来瞧,我是管杀不管埋!”

“哈哈,老丈,您这切口背得不太熟啊!”

前面老贼头呆愣愣的都听傻了,回头看向身后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他、他咋知道俺要说啥?他——难道他们也是山贼?”

那汉子见李原商队人手比他们还多,尤其李原那言语、作派可不像好人啊!不由得也脸上着慌,哪里说得出话来?

李原闻言憋着笑,故意粗着嗓子喊,“老丈,您这‘开山立柜’的买卖,可曾拜过‘山头’?”

“山……山头?”老贼听得挠头,“俺们就住在后山,不用拜……”

李原将炮钉枪往刘千斤怀里一丢,空手上前抱拳,“敢问老丈,贵宝地‘香头’几炷?‘水头’几尺?”

“香头?水头?”老贼头彻底懵了,“俺们村儿立了土地庙,烧了三炷香。平时吃溪水,没打井。”

旁边那汉子忍不住插嘴,“二大爷,他好像是在问咱们有多少人。”

李原忍俊不禁,“这位兄弟倒是机灵,不过在下问的是贵宝地有多少‘瓢把子’,多少‘草鞋’。”

他这话一出,那汉子也听不懂了。

“瓢……把子?”老贼头见自家侄子也不瞠目结舌,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豁口柴刀,嗫嚅道:“俺们就这些家什,没瓢。草鞋那是人人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