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傻媳有傻福,种田养娃两不误 > 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千斤看出她的疑惑,笑着补充,“林娘子,这些山货中,有一部分是各处聚落预付的货物,他们列了采买清单,托商队换回山中所需之物。”

“另外,因为货物比预计中更多、更重、更杂,不得已之下,我们与山民租借了四匹山地马、十八头骡子、二十八头驴子。”

“这些牲畜,除了八头骡子,原主不愿意兑卖,其余的都可以用山外货物相抵。这是刘兄弟整理过的清单,林娘子过目。”

刘千斤这么一说,林雨竹才恍然,接过账簿大致扫了两眼,“原来如此。实在是咱们本钱小,影响了商队贩运的数量。”

“既然有了这个清单,山里山外货物的差价便容易计算了。关键是,这批牲畜兑换下来,倒比在镇上采买更觉便宜些。”

李原大咧咧的嚷道,“那自然便宜,这些牲畜大半都是山寨中人,下山做那没本钱买卖顺手掳走的。这些大牲口在山中没太大价值。”

林雨竹疑惑的抬头,刘千斤连忙解释,“山中虽然能开荒种地,但是产量极为有限,反不如采集野果野菜收获大。”

“而且这些驮马、骡子、驴子也不适合耕地,还没有相配的犁、耙使用,自然也就派不上用场,反要耗费本就不多的粮草。”

“也就是采集、狩猎之时用来驮运,或者每有大型集市才用得上。当然了,有几处山谷中,倒有些上好耕地,他们缺少耕牛使用。”

林雨竹默了默,脸上有些为难,“耕牛的话,别说山民需要了,山外百姓也需要呢。”

“我们向阳村三十余户人家,笼共五头耕牛,其中向里正家族两头,阳老太爷家族三头,其他村民要用只能租借。”

“按这清单,五处聚落,要求至少采买十头耕牛,我哪里去搞?刘大哥可能也知道,本朝限制交易耕牛,我就是有银子也搞不来啊!”

刘千斤眉头微皱,边听边点头,“嗯,我也知道。因此,也和他们讲好,需要些时日。事情虽难,但我相信林娘子能办到。”

“这——呃……”林雨竹苦笑不已,然而脑中灵光闪过,又改了口,“那我再想想办法,山货咱都收了,也不好反悔。”

李原闻言大乐,“你看看,我说着了吧?什么事到林娘子这儿,都能解决。当时我要换,刘大哥还劝我嘞!”

林雨竹瞥了他一眼暗骂,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她也是忽然间有些眉目而已,又不见得当真弄得到。

几人又议了小半个时辰,这才散会,各自歇息去了。

翌日,林雨竹先将货物类目、数量整理成册,又将流民所需采办物资整理成册,只等林大湖、梅老三等进山时交给他们去采买。

商队一路上碰到不少采药人、养蜂人、竹匠、铁匠、猎户以及没什么特长的流民,带了五百三十六人回来。

他们纷纷要求加入林凰堡。

林雨竹是来者不拒,有一技之长的便分配给专门的任务,普通流民起码会种地,会采集野菜,也都收留下来。

就是性情疲赖,好勇斗狠的混混之流,她也物尽其用,派去护卫商队,负责与各处聚落以及山匪打交道,或者加下巡逻队。

这些家伙自然不是良善之辈,开始时并不安分。然而,遇到刘千斤等人算他们倒霉了。

刘千斤为人厚道,但脑子可不笨,他以力伏人、以德服人、以义抚人,很快便获得众人钦佩爱戴。

李原一身好功夫,又是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性情,与各处山匪头子称兄道弟,交情莫逆。

石虎角力无双,王洪狠辣敏捷,就连十五岁的刘聪,轻剽机敏,那也不是简单的角色。

有这五人镇压,只要加入,不管是什么狠角色,很快便被收服,融入商队。

不过三、五日间,商队扩大规模,招募到六十四名驮夫。护卫镖师则增加到三十六人。商队单次运力接近万斤,已经算是中型商队了。

换回来的山货,由林大湖、梅老三组织人手运到镇上售卖。不过十余日时间,便有二千七百两的大银子赚到手!

谢东家需要的山百合,林雨竹也打发梅老三先给他送去,谢东家千恩万谢,便用这药材抵了铺子、院子的钱。

欠契拿回来时,林雨竹微微一笑,心中感觉一松。这香烛铺子连带宅院,还有两头骡子真正姓林了。

除此之外,又有部分山货以物易物,换成了大批物资运到林凰堡。山民需要采办的物资,以及下次贩卖的物资,也在这期间基本凑齐。

林雨竹又拿出五百两银子,让梅老三在镇里、县城购买了六万斤粮食,生生把本地粮价抬高了两文钱!

商队第一次进山,去了不到一个月,寻了十七、八处聚落而已,竟然纯赚了近三千两银子!

而成本前后加起来,包括扣除山民预付的,也不过二、三百两银子。

足足十倍大利!

山中流民何止百万,这样的聚落起码有上万处。

这要是长期做下来,商队走得更远些,接触的人更多些,简直不敢想象能赚多少银子!

当然了,这银子倒不是林雨竹一人的,需要公平的分配下去。

不患寡而患不均!

艰难的时候,大家伙还能同甘苦,共患难。

如今有了大利,若是分得不公,说不定刚建起的林凰堡,没多久便要散了。

原本只是林家凑了二十两银子,准备与山民交易,赚点小钱花花,本来也没想弄多大。

随着刘千斤、李原、石虎、石龙、王洪、刘长子、苗家兄弟等人加入,林凰堡快速壮大,甚至鼓捣出商队来。

然而,前有牛家村众马户加入,后有商队带回来的五百余新人,自然要重新规划。

林雨竹采用了系统教的法子,整个林凰堡分配任务是工分制,分配收益则是股份制。

林家作为发起人,独占三成;李原、刘千斤等人负责的商队也占三成;前来入伙的苗家聚落青壮占了一成;最后的三成则是公款。